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如果人体铁摄入不足,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期妇女明显增高。那么,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呢?
1、铁需求增加和铁摄入量不足:多见于婴儿、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生长速度快,需要更多的铁。如果不及时补充辅食,很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青少年偏食,容易造成营养失衡,导致铁等营养素流失,长期易患缺铁性贫血。女性月经增多,怀孕或哺乳期,铁的需求量会增加,如果不及时补充高铁含量的食物,也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因此,对于以上人群要合理饮食,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体内的铁等营养物质,防止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的发生。
2、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食量减少,同时胃酸分泌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食后,食物在十二指肠停留时间过短,迅速进入空肠,影响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铁的吸收。此外,引起胃肠功能不全的原因很多,如腹泻、慢性肠炎等慢性病,会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久而久之,由于铁的吸收减少,会发生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3、过度缺铁:长期缺铁而不纠正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这主要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胃肠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月经量过多、咯血和肺泡出血、血红蛋白尿等因素。这些疾病导致人体对铁的吸收减少,甚至有缓慢失血发生铁性贫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