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汉七国之乱中,七国联军是否有翻盘的机会?

2020-11-23新闻9

七国之乱是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位较强诸侯,在削藩压力下联合对抗中央的作乱行为。七国之乱初期,联军的声势浩大,汇合了大约二十万作战部队,一度令景帝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上图——汉景帝像

不过仔细分析我们便会发现,其实七国联军的胜算并不大。汉朝在经过黄老之术数十年的滋养后,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军械军资,而且百姓也基本对这一政权产生了归属感,整体实力和叛军对比只强不弱,更重要的是汉军不仅有许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名将,比如周亚夫、窦婴等人,还具有正义之师的法理基础,这些优势足以令汉军对叛军形成碾压之势。

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于刘濞来说,既然决定反汉,那么要么战死,要么胜利,绝对没有和解一说,虽然七国联军在开战前的实力对比上先输一筹,但是仍然有两个险中求胜的出路。

在理解这两大出路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双方的战略目的。

首先来看汉朝。汉朝的核心区域位于长安,这次面对叛军来袭,算得上是在本土进行的防守战,长安位于关中,本身有函谷天险的庇护,只要汉军将远道而来的叛军堵在函谷关外,就算取得了最低程度的胜利。

上图——函谷关

不过这种程度的胜利也有隐患,那就是据关相持会切断汉朝和梁地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联系,继而瓦解之前辛苦建立的统治基础。

所以对于汉朝来说,最好的方案是主动进行决战,全歼叛军的有生力量才是上策。

再看叛军,只要他们出了东部地区,进入梁地作战并占领部分区域,就等于扩大了自己的封地面积,向前打得越远并建立有效控制,那么敌我双方的实力便会此消彼长,若是能直接进关消灭刘启,则称得上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了。

上图——汉朝疆域

当然了,上文曾经提到过,叛军的实力要明显弱于汉军,因此他们的推进计划有可能不会顺利,如果他们在西进的过程中遭到打击,还可以退回自己的原始地盘,从南到北,依托境内的核心城池进行防守,联动抵抗汉军的征讨部队,也可以达到退可守的战略目的。

所以对于叛军来说,最好的方案是尽可能地西进,攻占更多的土地,吸收更多的人口和资源才是上策:

接下来让我们对比双方的战略目的,不难看出,对于任何一方来说,犹豫不决、逡巡不前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只会在局势不可逆转的前提下消耗本方的作战物资和部队士气。这点对于叛军来说更为致命。

上图——今日的吴国豫章

如果叛军不胜,那么汉朝最多是遭受一次战争伤害,这种危害的程度相对有限,农耕文明强大的生产力可以使其快速恢复(七国之乱打得轰轰烈烈,之前刘濞寄予厚望的匈奴南越一个也没有参与)然对对于叛军来说,等待他们的后果或者是联盟瓦解陷入内斗,或者是王师前来清算逆贼,无论哪个后果,都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因此,对于叛军来说,他们必须要奋力作战,争取在汉朝完成有效布置前抢得先机。

吴地是西楚旧地,当年也是谋臣如云,将星如雨,虽然这几十年没有经过战争洗礼,但是刘濞手下还是有明白人的。

大将田禄伯曾经建议自领五万人,沿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然后打武关,两路出兵,双管齐下。

上图——刘濞影视形象

这个思路很有意思,当年高祖正是趁反秦义军主力和章邯在巨鹿鏖战时,沿着这条线进击武关。由于秦朝的全部兵力都在防守函谷关沿线,导致这条路线防守极其空虚,最终高祖反而先于兵强马壮的项羽入关。

秦末之后,由于函谷关沿线还有天下粮仓枢纽敖仓和荥阳城,所以每当中原出现混乱,关中政权都会在此处重点布防,比如七国之乱时大将军窦婴(军界第一人)便驻守此地。相比之下,西线的武关防守确实显得薄弱。

可惜的是,这条建议被吴国太子否定了,他认为起兵作乱风险太大,必须将兵权抓住,不能交由外人掌控,因此没有接受田禄伯的方案:

上图——今日武关

除了担心田禄伯不忠外,太子还有另外一个担心,那就是联军的数量相对较少。

要知道刘濞为了备战,征调了境内下至十四上至六十二的所有男丁,才勉强拼凑出二十万人,而像齐地的几位诸侯王,由于父亲刘肥的封国被拆得七零八落,他们的势力更加有限,拿出万把人的队伍都不容易,至于赵王刘遂,更是因为紧邻关中而无法建立自己的本部势力。

所以这些诸侯王的政治影响力要远大于他们的实际战斗力,这也导致刘濞连老人小孩都要应征入伍,还要寄希望于匈奴和南越的支持,才敢和汉朝开战。

眼下,田禄伯又提出要分兵,这一分起码带走了五分之一的战斗力甚至更多,而且还极大地拉长了补给线(男丁都上战场了,后勤压力巨大),这自然令吴国承受不起。再者,田禄伯选择的这条线上,虽然比起函谷一线防守压力较小,但是仍然也有淮南和长沙两大防守重镇,两者虽然比不上荥阳的城防能力,但是在有效布防后防守个区区五万人还是问题不大的。

田禄伯的方案被否定后,又一位姓桓的少年将军献策,他建议联军过城不入,千里奔袭,迅速占领洛阳的武库和敖仓的粮仓,然后在函谷关外御敌。

这个桓将军的思路非常清晰,他已然承认本方势弱,如果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那么便会拖到汉朝的大军来支援时,本方还在梁地东南部作战。

上图——双方鏖战区域

万一本方部队有如神助,自己推平了梁地,深入三晋地区和对方决战,可是吴国以步兵为主的部队完全不是汉朝以骑兵为主的部队的对手(骑兵本来就克步兵,在山地更是得到加成)。

既然胜算不大,那么联军不如一鼓作气,趁着本方声势浩大自己,赌一把沿途郡县在没有得到中央军的支援时,不敢组织有效的反抗,迅速奔袭,在洛阳武库和敖仓粮仓和当地有限的常驻部队展开决战,虽然胜算不大,但是万一胜利,就能达到不入关中却可以尽占山东的效果。

不过比起田禄伯的方案,桓将军的方案风险更大,后者的风险程度简直和前者不在同一维度上,这下别说是太子了,联军中的将领有一个算一个,悉数否定了桓将军的提议。

上图——联军后勤路线

联军诸将不约而同地否定桓将军的提议,并非是他们有什么协议或者是约定,而是因为其中有巨大的漏洞。

如果真的采取这个方案,姑且不论沿途百余个郡县的态度,就当他们都作了缩头乌龟,联军也不可能顺利奔袭,因为人和马可以短时间内拼命跑,可是沿泗水、睢水逆流而上的后勤部队却跟不上。

后勤跟不上,那么联军士兵的辛苦奔袭就失去了意义。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打仗其实拼得就是后勤,精神力量再加成,没饭吃的壮小伙子也拿不起刀枪。

当然了,桓将军的方案并非凭空想象,联军可以通过沿途劫掠短时间取代后勤,当年战国善于奔袭的白起就精通此道。只不过这种构想充满了不确定性,吴国的这些寻常将领的能力也不敢和武安君相提并论,这使得他们没有胆量施行如此激进的作战方案。

上图——汉军平定七国的路线

在两大奇计相继宣告破产后,联军最终选择了亦步亦趋的作战方案,率领大部队进入梁地作战,结果被梁王刘武以一己之力拖在了梁地,令联军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联军多次发起对刘武的总攻击,却屡屡被厚重的城墙拦住。

反观周亚夫带领的中央军,已经在梁地北边的昌邑悄悄完成了布置,局面对联军十分不利。随后,周亚夫断绝了联军的粮道,逼迫其和中央军进行决战,最终成功平叛。

回顾整个七国之乱的过程,从始至终,联军都没有展现出任何有胜算的可能,在这种局面下,传统的作战思路只会延迟联军的败局,而无法逆转局势,只有用巧用奇,或许能在汉朝想不到的地方破开一个缺口,给与对手出其不意的打击,从而起到奇效。

从这点上看,田禄伯和桓将军显然明白了此中的利害关系,努力寻找新的突破点,包括他们最终提出的方案,也并非空穴来风,从中可以看出其对前人的模仿、对全局的掌控和对战法的创新,是难能可贵的取胜之钥,虽然风险巨大,但是值得一试。联军以弱战强,本应不拘泥于形式,才有可能突破,可以军中的宿老们守旧思想严重,彻底断送了胜利之道。

参考文献:

【1】《八月六日书事·其一》

【2】《史记·七十列传·吴王濞列传》

#楚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