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数字科技,巨头们的“修罗场”

2020-11-23新闻24

原标题:数字科技,巨头们的“修罗场”

文/孟永辉

数字赋能,正在成为一个被越来越多提及的词汇。

所谓的数字赋能,其实就是要发挥数字在驱动行业发展和进化过程当中的作用,通过改变行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来实现提升行业效率,甚至达成行业蜕变的目的。

无论是头部的科技巨头,还是专注行业赋能的玩家,几乎都在将发展的重点从流量赋能转移到数字赋能的方向上。

不过,流量赋能的效果显现的速度较快,而数字赋能的效果似乎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具备更多的特质。

数字科技,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现阶段,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几乎都有涉足数字科技的业务,并且开始用数字科技的相关手段来改变那些在互联网时代无法解决的痛点和难题。

在很多情况下,数字科技是以金融科技的替代者的身份来出现的,人们对于数字科技的认知都经历了一个从金融科技时代向数字科技时代转移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数字科技与金融科技之间存在着莫大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数字科技衍生于金融科技,但是,我们并不能够仅仅只是把数字科技看成是金融科技的新形式,而是要把数字科技看成是一个与金融科技有本质区别的存在。

理顺了数字科技与金融科技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找到适合数字科技的发展路径,而不仅仅只是把数字科技看成是金融科技的代名词。

数字科技,并非金融科技的简单进化

现在,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360数科为代表的诸多数字科技玩家诞生于金融科技的现实会给人一种错觉,即,所谓的数字科技其实是诞生于金融科技的存在,甚至还有的玩家会把数字科技看成是金融科技的代名词来看待。

这其实是曲解了数字科技的内涵和意义的,一味地将数字科技与金融科技进行深度绑定,而不去发现数字科技本身的独特性,所谓的数字科技最终或许将会陷入到金融科技的怪圈之中,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事实上,数字科技,并非金融科技的简单进化,而是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与意义的。

数字科技超脱了金融的界限,更加具有普适性。所谓的金融科技,仅仅只是一种衍生于金融行业本身的,较为基础的物种,它存在的内涵和与意义在于对金融行业本身进行改造。

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是一个围绕着金融这个核心运作的存在,无论是对金融行业进行赋能,还是对金融行业进行改造,它都没有摆脱对于金融行业的依赖。

简单来讲,金融科技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解决那些互联网金融尚未解决的痛点和难题。

数字科技则与金融科技有着本质区别的。如果我们把金融科技看成是金融行业的一种新物种的话,那么,数字科技则是一个跳出了金融的限制,而将应用的场景更多地拓展到了金融以外的场景的全新存在。

换句话说,数字科技不仅仅适用于金融行业,同样还适用于金融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教育、零售、物流等诸多行业,我们都可以为数字科技的应用找到注脚。

可见,数字科技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金融科技的再进化,而是具有了更多的普适性。

这体现在它的应用场景的广泛和多元上,还有由此所衍生而来的更加普适的特征上。

认清了这一点,我们才会在落地和实践数字科技的时候,彻底摆脱数字科技对于金融科技的限制,从而进入到更加多元的范围内,更加普适和基础。

金融科技依然是流量思维,数字科技则是赋能思维。尽管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相比有了很多的进化,并且不再将平台模式作为主流的发展模式,但是,从本质上来看,金融科技的主流商业模式依然是流量模式,只不过是金融科技已经将流量的对象从互联网时代的C端用户转移到了B端。

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机构都是金融科技的改造对象,说到底,金融科技依然在做流量的买卖。

流量思维关注的不是对行业进行了多少改变,而是本身拥有了多少的流量,这是我们看到的很多金融科技的玩家依然将服务了多少的金融机构当成是自身发展衡量标准的具体原因。

同互联网金融一样,这种仅仅只是简单地收割流量,却无法从本质上塑造金融行业的做法,到最后依然会因为流量的见顶而退场,赋能行业,重塑行业的新模式必然要来临。

数字科技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同金融科技仅仅只是一味地收割流量不同,数字科技更加关注的是对行业进行深度的赋能和改造,通过这种赋能来改变传统行业的运行逻辑,从而把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挥在那阶段。

和金融科技仅仅只是关注流量的多少不同,数字科技关注的是对于行业进行了多少的赋能,还有在这些赋能的基础上对于行业进行了多少的改变。

从这个逻辑上来看,数字科技与金融科技之间同样是存在着本质区别的。

金融科技的运行机制由外而内的,数字科技的运行机制是由内而外的。何为金融科技?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就是将新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本身,从而去改变金融行业的痛点和难题。

金融科技的运行机制是由外而内运作的,这其实与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解决金融行业的痛点和难题存在着一定相似之处的。

因为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行业运行效率的提升,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去中间化的方式来实现的,这同样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运作过程。

当数字科技时代来临,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玩家其实是挖掘金融行业本身内在的潜能,在将它们与新技术结合,产生新的物种,利用这些新的物种再去赋能外部行业的过程。

可见,所谓的数字科技,其实是一个有内而外的运作过程。简单来讲,数字科技,其实就是新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与嬗变之后,然后再去外化的一个过程。

通过对于数字科技与金融科技的运行机制的分析,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其实是存在着根本区别的。

从这个角度,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数字科技与金融科技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区别。

基于这种运行机制的不同,我们同样不能仅仅只是简单地把金融科技与数字科技划等号,而是要区别看待。

数字科技,并非金融科技的简单进化,更不是金融科技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全新的、独立的存在。

它与当下的数字赋能的行业发展大方向其实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厘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让数字科技跳出金融科技的怪圈,从而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数字科技,巨头们的“修罗场”

数字科技的独特性,最终决定了它不是一个巨头们继续收割红利的工具和手段。

笔者认为,所谓的数字科技,其实更像是一个巨头们的“修罗场”。

在这个过程中,考验的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资本和流量的多寡,而是更多地考验的是巨头们的综合战斗力。

谁真正理解了数字科技的内涵和意义,谁真正找到了数字科技的正确方式和方法,谁才能成为数字科技时代的最后赢家。

赋能有效性,决定数字科技的成败。同互联网时代掌握了资本和流量就可以占据主动不同,在数字科技时代,你掌握了资本和流量并不代表就可以笑傲数字科技时代。

现在,很多的玩家依然将资本和流量看成是关键,甚至还因为掌握了海量的资本 和流量而沾沾自喜,实质上,在数字科技时代,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赋能的有效性。

所谓的赋能有效性并不仅仅只是说掌握了新的技术,而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所要赋能的行业当中,并且对这些行业带来新的改变。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玩家都在做新技术的研发,但是,这些新技术的研发仅仅只是开始,如何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行业当中,并且真正给行业带来改变,才是真正保证数字科技成败的关键所在。

角色的再定位,决定数字科技的未来。对于数字科技的玩家们来讲,特别是对于那些业已掌握了庞大资源的巨头们来讲,对于自身角色的再定位和再认识,将会直接决定着它们在数字科技时代的未来。

如果依然将自身看成是一个平台,如果依然仅仅只是做简单的撮合和中介,那么,它们必然无法适应数字科技的发展,必然无法享受到数字科技时代的发展红利,甚至还有可能被数字科技时代所淘汰。

在数字科技时代,以巨头为代表的大型平台其实更像是一种全新类型的“基础设施”,它们深入到了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们不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个行业的参与者。

对于那些想要在数字科技时代有所作为的巨头玩家们来讲,必然想要对自身进行再定位,从而开启有关数字科技的全新未来。

场景的多元化,决定数字科技时代的走向。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数字科技看成是一个金融科技的代名词,并且仅仅只是将数字科技应用到金融行业的话,那么,所谓的数字科技仅仅只是一个在金融行业的存在,它的未来的走向将会越来越窄。

对于巨头们来讲,它们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将自身的发展触角深入到了多元、生态化的场景当中。

以大型的电商平台为例,其实,很多的电商巨头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电商平台,而是变成了一个涵盖零售、金融、物流等诸多场景的“综合体”。

如果一个玩家想要在数字科技时代走得长远,我们就不能仅仅只是简单地把自己定位成为一个某个领域的巨头,而是要把自身看成是一个涵盖诸多领域,并且能够将这些领域建构起底层联系的存在。

当一个数字科技的玩家建立了多元化的场景,并且在不同的场景里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时,它们才能在数字科技时代走得长远,而不再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结语

以数字科技为代表的全新发展时代的来临,吸引了新旧势力关注的目光。

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深入到了数字科技的战役里,试图在数字科技时代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很多的玩家仅仅只是把数字科技看成是一个金融科技的衍生品,甚至将数字科技看成是金融科技的代名词,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正确地看待金融科技与数字科技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找到投身数字科技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才能成为数字科技“修罗场”里的胜者。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行业互联网#数字#科技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