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儿推拿 | 防治宝宝外感疾病

2020-11-22新闻37

一、抗生素滥用现状

1、抗生素滥用现状

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的状态,可能加重细菌耐药,从而威胁重要的临床治疗,也可能成为儿童生长发育与健康的潜在危害。

2、抗生素滥用的源头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人曾经在江浙一带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学龄期儿童中(大约8岁的儿童)将近60%的人尿检里面有抗生素,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其中很多抗生素是动物专用的抗生素。

可见抗生素滥用的源头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饮用的水、吃的食物,动物、家禽、畜类它们体内富含的或者沉积下来的抗生素,被我们吸收到人体。

所以说,抗生素滥用不仅存在于临床治疗中,环境和食品也是儿童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这张图的标题是“超级细菌究竟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图中有一位专家,他在鼓吹说抗生素能医治天下所有的病。他吹的牛太大了,导致抗生素与病菌不断的竞争,不断的更新换代,总有一天,抗生素会黔驴技穷,导致细菌无药可治,也就是所谓的超级细菌。超级细菌已经在全球各地蔓延开来,如果我们不加以控制,必将是一场灾难。

针对抗生素滥用现状,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今天我们推荐一种绿色疗法——小儿推拿。

三、小儿推拿的特点——不用药,不用针,见效快。

1、它具有方便易行,疗效显著的特点;

2、同时不受医疗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3、更主要是患儿可以免除吃药打针的痛苦;

4、如果说我们父母给孩子操作的话,能进一步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

5、小儿推拿作为绿色疗法,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成为中医儿科治疗保健一个颇具特色的常规疗法。

当然,有的病可以适合推拿,有的病不适合用推拿,所以我们要分辨清楚。这在中医上叫知常达变,知道正常的状态,去揣测变化的情况。那什么叫做正常呢?下面就以发烧为例,讲一讲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什么样的发烧是正常的。

四、知常达变

首先大家一定要清楚发热不是坏事,发热是自身免疫力不断完善的过程。身体里的细菌一旦超标,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奔赴前线,与病菌做剧烈战斗,这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就被调动了,它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体温不断上升,通俗的说就是我们机体的温度升高,就是为了杀灭病菌,就是为了烧死病菌。

一般来讲,孩子发热可以烧到39—40度,但是老年人发烧的时候,一般体温到不了那么高,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所以孩子发烧一般温度比较高。

当孩子发烧时,家长就会担心,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点,如果孩子发烧时精神状态很好,能吃能喝,大小便正常,这时候孩子发烧可能是件好事;如果孩子发烧起来,精神状态不好,那就需要及时就医了。所以说,烧一烧长个子,正是其中的道理。

五、变蒸

1、变蒸的概念

中医有一个术语叫变蒸,就是儿童在发育过程中,身体出现发烧、脉象紊乱、出汗等症状,但是身体没有大的疾病的现象,称之为变蒸。变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他的生命力比较旺盛,他的形体、神智(一个是物质方面,一个是功能方面)都在不断变异,蒸蒸日上,古人称之为变蒸。

2、变蒸的具体情况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里面详细介绍了变蒸的具体情况。孙思邈认为,三十二天为一变,两变为一蒸。每一变中相应的经脉是不一样的。

初变:孩子一个月时,气血是在足少阴肾经,这时肾主精生髓,孩子藏精的能力得到发育。

二变一蒸:两个月时,气血循行到足太阳膀胱经,这时孩子的耳朵、尾骨会微微发冷,也属于正常现象。

三变:气血运行到手少阴心经,心藏神,心在志为喜,所以这时孩子喜欢笑。

四变二蒸:气血运行到手太阳小肠经里面,这时孩子会出汗,会容易受到惊吓,这也属于正常。

五变:气血运行到足厥阴肝经,肝藏魂,这时孩子会喜欢哭,也属于正常。

六变三蒸:气血运行到足少阳胆经,这时孩子的眼睛会微微闭着,睡觉的时候眼睛不是完全闭着,半露半闭,有的时候眼睛发红,也属于正常,说明孩子脾虚。

七变:气血运行到足太阴肺经,肺藏魄,这时孩子会喜欢大声喊叫,也属于正常。

八变四蒸:气血运行到手阳明大肠经,这时孩子会发热,会出现出汗,或者不出汗都属于正常。

九变:气血运行到足太阴脾经,脾藏意,这时孩子的意和志得到发展。

十变五蒸:气血运行到足阳明胃经,这时孩子喜欢不吃饭,有时呕吐,也属于正常。

一大蒸:孩子十二个月,大概384天,这时气血运行到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孩子的脏腑基本形成,“长齐经脉”也就是经脉功能趋于完善,手中的气血充足,能拿握东西了,脚上的气血充足,能行走了。

两大蒸、三大蒸:经过两大蒸、三大蒸后,孩子的变蒸基本上结束,这时大概是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变蒸结束,孩子基本上就可以独立成人了。

六、小儿推拿概述

1、小儿推拿,又称为“推惊”、“摩惊”、“掐惊”

“推”、“摩”、“掐”都是我们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

“惊”是指惊风:孩子发热,高热,惊风抽搐。惊风是古代儿童四大症之一。

古代儿童四大症分别指“麻、痘、惊、疳”。麻,指麻风;痘,指天花,水痘;惊,指的是惊风;疳,指疳积,营养不良。

2、小儿推拿的概念

小儿推拿是以各种推拿手法为主要治疗手段,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的总称,属于祖国医学外治法范畴。

七、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1、生理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是需要大家熟记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好理解,形气未充指的是形体和功能还不够完善,气指的是功能;同时小孩子“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2、病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病理特点,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一旦感受外邪、外界的气候变化,容易引起正气不足,这时候孩子“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同时小孩子的生理特点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所以说孩子“脏气清灵”,一旦得到及时的干预,及时的救治,很快容易康复,称之为“易趋康复”,他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的病理特点。

八、小儿推拿治疗作用

1、中医角度

中医方面讲: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这三句话很简单,一个是经络,一个是阴阳,一个是正邪,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以小儿推拿为什么能治病,来解释这三句话。

我们体表有经络,有穴位,经络是连接我们体表的穴位与体内脏腑的,一旦我们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调,这时候我们通过刺激体表的穴位,从而达到治疗体内脏腑失调的作用,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

经络就好比人体身上的大河,穴位就像大河上的水库一样,水库的作用就是调节水流量的多少,穴位的作用就是调节经络中气血的多少,我们用补的手法,或者泻的手法,从而使气血归于平衡,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扶正驱邪,治理疾病,防病治病的目的。

2、西医角度

西医讲,小儿推拿具有物理性刺激,从而促进体内消化酶、各种催化剂的产生与分泌,从而提高小儿机体的免疫力,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九、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

脾胃疾病,如小儿泄泻、便秘、脱肛、呕吐、腹痛,效果特别好。

肺系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感冒;

泌尿系疾病,如说遗尿;

其他:惊风也属于肺系疾病,疳积是属于脾胃系统疾病。

2、防病保健

更多的时候小儿推拿可以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3、禁忌症:

如孩子皮肤破损、溃疡、出血、骨折、烧伤、烫伤,这些都不适合做小儿推拿;同时孩子过饥过饱时,也不适宜做小儿推拿。

十、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1、推拿介质

小儿推拿需要一定的介质,我们可以用痱子粉,爽身粉,或者婴幼儿按摩油,以及清水等都可以。

介质的作用就是防止孩子的皮肤受到损伤,因为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发红,容易破损。

2、推拿环境

需要在明亮、温暖适宜、没有噪音的环境里。

3、体位

我们在操作时的体位一定同时满足操作者操作方便,孩子感到舒服。

4、手法要求

轻快,柔和,均匀,持久。

如果双手指甲过长,或者有手部的饰物,需要及时的修剪指甲,去掉手上的装饰物,同时双手一定要保持温暖的状态。

5、补泻顺序

一般先做头面部、上肢手法;接下来做前胸后背的手法;最后再做下肢的手法。

一般先做手法轻的,后做手法重的。

之前我们讲,向心方向为补,离心方向为清,具体我会再讲到这些问题。

十一、小儿外感

1、小儿外感特点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是小孩子的生理特点。同时小孩子的肌腠(也就是肌肤)疏薄,抵御外邪的能力不是很强,称为“卫外不固”,抗病能力差,一旦外界气候出现变化,或冷或热都容易被外邪所侵袭,从而生病。得病的时候容易出现痰喘,我们称之为“夹痰”;或者是化热变喘,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积,我们称之为“夹滞”;容易出现高热惊风、抽搐我们称之为“夹惊”,这是小儿外感的特点。

“婴儿之病,伤于饱也。今人养稚子,不察肠胃所容几何,但闻一声哭,将谓饥号,急以潼乳纳之儿口,岂复知量,不吐不已。及稍能食,应口辄与。夫小儿初生,别无伎俩,惟善号泣为强良耳。此二者,乃百病之源也。”

这段话出自于《儒门事亲》,大概的意思就是“婴儿之病伤于饱”,这说出了很多孩子生病的原因,小孩子不会说一旦哭闹大人就喂,喂饱了孩子就睡去了,这其实对孩子很不利,孩子哭闹有多种原因,比如说渴了、饿了、或者想大小便了、或者是不舒服了、或者是睡眠睡得太多了,这都有可能。所以说在没有清楚地把握孩子到底是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一味的喂养孩子这是不负责任的,虽然是省时省力的。一旦孩子继续睡,他肚子中的食物不消化这时候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孩子本来脾胃就弱,脾胃就虚,这就是孩子的百病之源。

2、小儿外感分型

对于小儿外感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外感风寒、外感风热以及体虚外感。

(1)外感风寒:外感风寒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怕冷,小孩子一旦往你的怀里钻就说明孩子怕冷了。如果说孩子流清涕,如果会吐痰的话,痰是清稀的,舌苔是白的,说明孩子是外感风寒,是风寒感冒的早期。

(2)外感风热:如果孩子发热不是很怕冷,这说明孩子感受风热了,这时候如果流鼻涕,鼻涕是黄的,舌苔也是黄的,孩子高热、怕热,这说明孩子感受风热了,一般感冒是风寒感冒,过一段时间,风寒入里化热,就变成了风热感冒。所以我们要变化着看待孩子的感冒,中医称之为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方法。

(3)体虚外感:有的孩子平时体质比较差,经常反复感冒,我们称之为体虚外感。

十二、防治外感的儿推手法

1、头面部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拿风池

(1)开天门

第一个穴位称之为“开天门”,开天门的位置大家看图。手法是拇指交替向上推,一般推20-50次。具有醒脑、镇惊、安神的作用,醒脑可以治疗精神萎靡,镇惊可以治疗孩子受到惊吓,从而达到安神的目的。

因为这是在头面部的一个手法,所以可以治疗孩子发热感冒时头痛,也可以治疗孩子呕吐,这是头面部四大手法中的第一个手法。

(2)推坎宫

第二个手法“推坎宫”,也就是我们的眉毛,水对应八卦中的坎卦,它是以水制火的一个穴位。因为孩子哭闹的时候眉毛是红的,说明有火的征兆,这时候我们要用水去克制火。手法是从眉内梢向眉外梢推,一般推20-50次。具有疏散解表、除昏迷、提精神的作用,疏散解表,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同时可以除昏迷提精神,可以治疗头痛等症状。和开天门比较像,可以治疗头痛发热感冒,同时也可以治疗目赤痛,眼屎过多,这都是局部治疗,因为眉毛在局部,所以对局部有治疗作用,同时可以治疗惊风以及内伤诸症。

(3)运太阳

第三个手法,称之为“运太阳”,太阳穴在眉后凹陷处。一般用拇指桡侧自前向后推,亦称之为推太阳;或者按揉,一般推揉20-50次。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可以治疗头晕头痛,特指发热时的头晕头痛。

(4)拿风池

再看下一个就是发汗的要穴——风池穴。风池穴在耳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颅底的凹陷,大家可以摸自己的脖子,脖子发际线附近,从中间向两侧找,有两个深的凹陷,这两个凹陷就是风池穴。一般用拿法,拿法刺激力度比较大,所以它在头面部是最后做的。它的刺激力度比较大,所以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可以治疗感冒头痛发热,这和前三个手法是比较相似的。同时它在脖子部位,可以起到缓解颈项强痛的作用。拿风池对发汗的效果特别显著,往往立竿见影。

2、揉迎香

迎香穴在鼻翼旁0.5寸也就是半个手指的距离,在鼻唇沟内。一般用食、中二指去揉,我们称之为揉迎香。迎香顾名思义鼻子不透气了,闻不到香味了,突然间用了这个穴位鼻子透气了,闻到香味了,所以称之为迎香。按揉迎香具有通利鼻窍的作用,可以治疗鼻塞流涕。

3、风热发烧要穴——天河水

天河水之前讲过是补水的要穴,向心为补,从手腕到手肘,在手掌侧。一般用食、中指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称之为清天河水。这个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虽然清热但清热而不伤阴,所以这个手法可以作为常用手法,可以治疗发热感冒,发热时像潮水一样,定时而发,或按时体温增高现象,一会烧一会下降,这种现象称之为潮热,同时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口渴、吐弄舌、时惊风抽搐、痰喘类征象,而且这些征象必须是热证,这个时候可以用清天河水。

如果说孩子出现的是纯实无虚的实热证没有一点寒象这时可以用退六腑。

4、退六腑

退六腑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和清天河水的方向相反是从肘到腕,在小拇指侧,也就是尺侧这一条直线上,一般用推法,推一百次,推的时候用拇指面或者是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一切热症,比如说孩子高热、高烧不退、口渴、惊风、嗓子疼、咽痛、鹅口疮(口腔舌面上布满白色的点,形如鹅的口,所以称为鹅口疮),以及孩子出现腮腺炎、大便干燥等症状。

退六腑是治疗实热发烧的一个要穴,如果孩子受了风寒,这时退六腑就不适合了,需要用到上三关的穴位。

5、推三关

三关是补火的,补火也是向心的,它是从手腕到手肘呈一条直线,是在我们大拇指这一侧,也就是桡侧。一般用拇指桡侧面或者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推称为推三关,一般推一百次。这个穴穴性温热,能补气行气,具有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孩子出现气血虚弱,病后体虚、阳虚,手脚冰冷、寒性腹痛、腹泻、肠鸣以、四肢无力,以及孩子出疹子(幼儿急疹)疹出不透,也就是在出疹子之前,以及受寒引起的感冒等一些虚寒症状,这时候可以用到上三关。如果不是虚寒症状,一定要慎用或者禁用上三关,因为上三关是补火的。

另外我们再看一个发汗要穴,除了按揉风池、拿风池之外,还可以掐我们的二扇门。

6、二扇门

二扇门是在中指指根两旁的位置,一般用拇指掐,称为掐二扇门,或者用拇指揉二扇门。具有发汗解表、舒筋活血的作用,所以它可以治疗没有汗出的伤风感冒、无汗痰喘,同时可以治疗胸闷,因为整个手掌对应我们全身,二扇门的位置就对应我们胸部的位置。所以它可以治疗胸部的这些疾病,比如胸闷。

7、肩井

肩井穴位于肩膀的正中,也就是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大椎穴是在我们低头脖子下面最高那块骨头下面),肩井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循行的位置。一般用拇指和食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之为拿肩井,一般提拿五次,或者用指端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具有发汗解表、补益气血的作用。它可以治疗感冒风寒无汗,同时它可以作为急救的要穴,可以治疗孩子晕厥,它处于肩背部可以治疗上肢活动不利,这是属于局部治疗的作用。

8、四横纹

四横纹在我们手掌四指指根的位置,一般用拇指夹掐,掐一下四横纹,或者用我们拇指侧面去推,称之为推四横纹。具有开胸散郁、化痰涎的作用。因为它对应我们胸部,所以可以治疗感冒时咳嗽、百日咳、肺炎等一切呼吸系统疾患。

9、膻中

膻中穴在我们胸部正中间,也就是两个乳头的正中间,属于任脉上的穴位。一般用我们中指端去按揉膻中,或者是用两个拇指自穴位中间向两旁分推至两个乳头,称之为分推膻中。膻中为气之会穴,主一身之气,膻中居于胸中,胸背属肺,按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大家一定要记住这点。对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痰喘、咳嗽均有一定的效果。

10、肺俞穴

肺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我们找到大椎穴再往下数三块骨头,也就是第三胸椎棘突下这个点再旁开1.5寸,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用我们两拇指,或者用食中二指去按揉两侧肺俞,称之为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从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往下推一百次,称之为分推肺俞或者称之为分推肩胛骨。一般具有益肺理气、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治疗烦热、咳喘等一切呼吸系统的疾患。

11、补脾经

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它对应大拇指,它比较特殊,它是在拇指的桡侧缘,向心为补,一般用补法,或者是在我们的拇指螺纹面,用旋推的方法,一般推200—300次,具有健脾、壮气血、调和[1] 脾胃、活血顺气作用。健脾、调脾胃,可以治疗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腹胀腹痛、疳积、泄泻;壮气血,可以治疗自汗、盗汗、气虚无力以及脾胃虚寒等症状,一般均适合用补法去推。

12、补肺经

肺经的位置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除拇指外的四指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对应肝心肺肾,对应五行中的木火金水,所以第三个指头是肺经,一般向心为补,离心为[2] 退。一般推100-200次,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补法一般用于补肺益气,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症状。为什么补肺经能治疗脱肛呢?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补肺可以治疗脱肛。

另外,对于一些久咳的孩子,可以补补肾经。

13、补肾经

一般向心推为补肾经,一般推100-200次,补肾经具有滋肾壮阳、强健筋骨的作用。如果肾阳不足,出现小便赤涩、尿不净、尿多、尿频、尿急这些症状,可以补肾经,从而达到滋肾壮阳、强健筋骨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补肾纳气平喘的作用,从而治疗久咳的作用。

14、捏脊

捏脊的手法力气比较大,一般放到最后去做。是从大椎到长强(长强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一般从下往上捏,用捏法,捏3-5遍,同时每捏三下再将背脊皮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具有调理阴阳、调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的作用,是强健身体的保健要穴。它也可以治疗发热惊风,同时可以治疗一些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

为什么捏脊能治疗腹泻和便秘呢?因为我们讲经络是双向调节,用不同的手法,不同的补泻能达到相反的目的,所以气机通过一条经络也可以达到相反的作用。我们的督脉和任脉是相连的,一前一后,任脉在前,督脉在后,捏脊刺激在督脉,虽然激发的是背部的阳气,但是也能调节到脏腑脾胃的阳气,就可以治疗一些脾胃病,比如说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捏脊,分为两指捏和三指捏。

两指捏是右上角的图,拇指在前,食指在后;三指捏,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

15、足三里

足三里是强壮要穴,它在膝盖外膝眼下三寸,约一个手掌的距离处画一条横线,然后找到小腿上胫骨,胫骨往外一个大拇指的距离画一条竖线,这两条线的交叉点就是足三里的位置。一般用拇指按揉,称之为按揉三里,一般按揉50-300次。具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的作用。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可以用来治疗腹胀、腹痛、泄泻、呕吐,以及下肢痿软乏力等症状,因为足三里在下肢,所以可以治疗下肢痿软的症状。

十三、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时间要求

小儿推拿手法的时间也有要求,一般15-30分钟。

孩子年龄越小,体质越弱,病情越轻,时间越短。

相反,年龄越大,体质越强壮,病情越重,需要的时间越长。

一般常见病症,每天治疗一次,三到六次为一个疗程;发烧的孩子一般可以每天治疗3次。

十四、小儿推拿的适用范围

推拿的适用年龄在6个月到6岁,这个阶段治疗效果特别好。有时12岁以下的孩子,也作为小儿推拿治疗的范围之一。

#小儿健康#小儿推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