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求知》中说: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虽然很早就知道读史好的道理,但是最早接触的历史类书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每次尝试之后都没有读下来。最近这些年,以现代视角和现代语言写成的历史相关类书籍逐渐多了起来,降低了我们读史的门槛。
温伯陵所写的《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2》就是这样一本用现代人的视角所写 成的历史类书籍,不仅容易阅读,还能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玄武门之变:李渊的无奈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自己的亲兄弟,李渊想到自己的2个亲儿子和十几个孙子死在李世民的手下,心里非常的悲伤,可那时候根本没有人会在意李渊的心情,当李世民安排手下的人来到李渊的后花园时,李渊身边的大臣都站在李世民一边,反过来劝说李渊:老哥哥,秦王赢了,你就从了他吧,要不然咱们哥几个都没有命了啦。难道过去的教训,你都忘记了吗?
李渊顺水推舟说:世民干得好,这也是我一直想干的事啊,我们父子终究是一条心啊。
李渊说这话时该是多么地无奈,自己的亲儿子杀死了他的亲兄弟和亲侄子,然后逼父亲把权利交出来。他也只能顺着儿子的意思,从此成为一个摆设,没有自己的意志。
但李世民又何尝没有无奈,自己的父亲和亲兄弟私底下早就想要他的命,他走这一步也是权衡再三,为了活命只能这样了。
生在帝王家,真的是身不由己啊。所以很多事都有两面性,你享受了权利,就必然接受相应的代价,凡事没有完美的选择。
草根皇帝刘邦的妥协和荣耀
秦始皇靠法家统一六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凭着武力逼迫六国子民废除原来的大家庭生活方式,实行小家庭的生活方式,可是六国遗民都非常怀念他们过去的生活。他们不会在乎谁是实际的统治者,他们只在乎自己的生活是否舒心。在秦国统治时期,他们感觉非常不爽。人民怨声载道,实际上当时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不稳当了。
刘邦灭秦称帝后,因为战争年代的利益置换,刘邦把关东六国的故地封给了功臣,允许他们重新树立原来的国号,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愿意的方式去统治。
难道刘邦心里不想像秦王那样把权利握在自己手里吗,他当然想,可是实力不允许,他也是无奈之下做出了妥协,但恰恰是这种无奈,同时也成就了他。汉朝后来经过两代的发展,国力蒸蒸日上。
刘邦用妥协的方式平衡了各方的利益,换句话说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没有人喜欢妥协。
曹丕称帝 亲手葬送了曹操的江山
曹操掌权时,有称帝的心,却始终没有那样做,因为他一直没有找到能平衡各方利益的点。记得当初追三国电视剧时,看到荀彧始终不接受操作称帝,想起他们困难时的齐心协力,再想到如今的离心离德,心里有种深深的悲凉感。其实说白了,背后还是利益之争。
荀彧是士族的代表,只要曹操不称帝,尽管他手握大权,但是沿用的还是过去的晋升制度,这种制度能极大地保证士族的利益。一旦曹操称帝,按照曹操以往只重能力不看出身,这种招揽人才的标准, 他想要的是彻底能打破原来晋升通道的江山。可是他身边的士族代表荀彧不会答应,曹操没有找到平衡的办法,生前一直没有称帝。
可是曹丕上位后,局面很尴尬,说继续效忠汉朝,名不正言不顺,说做忠臣吧,明显就是谎言。正在曹丕不知所措时,陈群带着“关于九品中正制的方案”来了,只一会功夫,两人一拍即合。半年后,士族利益得到保证,曹丕称帝。
这个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的利益,在这种制度下,家世是考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晋升制度下,豪门永远是豪门,寒门永远是寒门。曹操打下的江山给了寒门希望,曹丕称帝后放弃了曹操的路线,既然如此,门阀、士族又何必死忠于曹家,为什么不选一个自己的人呢?
这种制度背离了曹操选拔人才的初衷,所以曹丕称帝,实际上也葬送了曹操的江山。
我之所以建议大家读点历史,就是想让大家明白连统治整个国家的皇帝都有无奈,更别说我们普通人,妥协和平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学会了妥协和平衡,也就明白了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