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静宁县政协河西移民调查小记之四

2020-11-22新闻14

从对静宁籍移民在河西地区生存状况的调查情况来看,当年“两西”移民作为开发式扶贫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无疑成效明显。这种异地搬迁的扶贫模式对当下的扶贫工作有重要的参考和启发意义,可从中吸取一些成功经验助益新时代。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对那些囿于困境的群众来说,移民是一步活棋。回想起来,虽然当初背井离乡的心酸不堪回首,其间种种艰辛犹在眼前,但终归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突破贫困藩篱,而谱写移民史诗的人民大众。

当年开展移民搬迁政策下发的相关文件

1982年12 月,国务院成立“三西”建设领导小组。从1983年开始,国家每年向甘肃和宁夏两个省下拨专款(约3亿元),专项支持“三西”地区农业建设,开启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政府主导的扶贫序幕。1983年12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两西”建设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战略,其中之一就是把河东地区甘肃中部20个县的部分贫困人口迁移到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河西地区,“两西移民”由此而来。

1996年11月被国家保护起来的骆驼城。骆驼镇是静宁移民的开荒治沙之地

常言道,故土难离,穷家难舍。当年,为顺利实施“两西移民”,省上在“国家扶持、移民自愿”的原则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鼓励优惠政策:对移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于补助;生产上给于农业专项贷款;减免当年应上交的集体提留和农业税;对生活困难群众由民政部门给于专项救助等。输出地和输入地根据各自的实际,也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政策。

乾隆时期静宁慕氏后裔慕国琠开浚三清湾(今高台县境)兴修的“三清渠”

敦煌、瓜州、玉门、金塔、高台、临泽等移民输入地,除执行省上有关移民政策外,还实行了《移民安置扶持政策》包括“补助政策”“扶持政策”“集体提留和农业税减免政策”“救济政策”“专项经费补助政策”“移民接收安置办法”等惠民政策。在基础设施、文化教育、住房建设和农林牧投入等方面向移民地(村)倾斜。移民安置地的各级组织和干部,都想方设法为移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自愿分散安置的,在土地和宅基地划分上,尽可能做到宜近就近,当地干部发动老住户群众借给移民住房、籽种、化肥、牲畜和农具;集中安置的户,由安置单位提供周转用房,借给生产生活资料。长期从事旱作农业的静宁移民,不懂河西的灌溉农业,当地的干部群众主动向他们传授灌溉农业知识和技术,帮助发展农业生产。

疏勒河流域的瓜州双塔水库

静宁县是“两西移民”输出县。1986年8月,县上成立以县政府副县长钱彰炎为组长、政协主席李文清、农业办主任安静修、农村工作部部长杨成堂为副组长的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县上由各局(室)抽调了8名同志,组成专门工作小组,由农工部杨成堂同志带队,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分片包干,宣传国家移民政策,介绍迁入地的情况,逐级审查筛选申报人员,“任移民自己选择,愿到什么地方去就到什么地方去”,并按照省“两西”农业指挥部通知:“到河西移民地后,每人补助不得低于250元。”静宁县也出台了相应政策:“移民户口迁出后,原承包地可保留2年;办了户口迁出手续又返回的允许落户”等优惠措施。

1987年以后,时任静宁县农办主任祁治国、干部吴敬忠等移民工作干部常年蹲守在河西移民地,“钻地窝,住羊圈,睡百姓炕,吃百家饭”,有时在戈壁滩上一跑几十里,吃不上一顿热饭。1988年,时任静宁县人民政府县长的金福存和农办主任祁治国,在张掖开完会后,曾亲自到移民点看望过静宁籍移民。现年75岁的金福存,新近谈起当年移民给他说的那些话时,竟然一再哽咽,落泪难言……

当今的河西地区金塔县胡杨林风景如画

此次,静宁县政协河西移民调研组成员通过对当年移民档案资料的查阅和研究发现, 1986年 5月,静宁县共有1663户6274人报名,1992年之前静宁县移民到河西的有602户2546人。我们经过这次实地走访发现,于1993年之后又有大部分人靠投亲访友插队,移居到河西地区的移民大约有1000余户5000余人。这些移民多分布在临泽县(明水村)、高台县(南华农场、正远乡)、金塔县(天仓乡、古城乡)、玉门市(黄闸湾乡、下西号乡)、瓜州县(瓜州乡)、敦煌县(黄渠乡、南湖乡)和宁夏地区(红寺堡、石嘴山)等地区。

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迁移到河西的静宁籍移民,秉承了静宁人“忠厚老实、吃苦能干”的精神,通过辛勤努力,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吃饱肚子——穿上裤子——盖上被子——住上房子——娶上儿媳”的巨大转变,摆脱了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魔咒,一部分人很快跨进了富裕户行列。

在敦煌市召开的移民座谈会

此次在调查组召集的座谈会上,移民回首当年时说:“老家的土地瘠薄,那时候最缺的是粮食,我们就没有饱饱吃过一顿饭,时常断顿的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了!为了吃上饱饭,我们不得不离开老家来到这里。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住在地窝子里很不适应。加上风呜呜地吹,老婆娃娃都嚷着要回老家!坚持在地窝子里住了一段时间以后,政府给我们开始发补助,当时的1000多元相当于一个干部两年的工资。拿上这些钱啥都舍不得买,赶紧备木料、做门窗、打土块,在大家伙的帮助下修起了房子,住在新修的房子里一下觉得有心劲了!”

在高台县明水村召开移民座谈会

“这里的土地平坦,全部都能机械化作业,比老家的耕种条件好,一个人耕种几十亩地也不成问题。刚来的时候政府允许我们开荒,移民户们都私自开荒增加了一些耕地。只要能浇上水,一亩小麦能产500公斤,一亩玉米能产1000公斤。我们种的粮食吃不完,都上缴给国家领了钱。我们来的第一年,家家都达到了温饱目标。”

……

宣读中共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的慰问信

调查组在玉门市黄闸湾梁子沟与移民们交谈

以上座谈内容,调查组成员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的情形对于“吃着统销粮、穿着黄衣裳”的静宁籍移民来说,其变化之大,可谓是天壤之别。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是河西地区静宁籍移民经常说的一句话。30年前河东地区老百姓的生存现状,困扰着不甘于贫穷者的心志,他们为了实现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年轻力壮者们背井离乡移民到了河西发展。河西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荒地和弃耕地比较多,随着移民的迁入,这部分土地被利用起来。他们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减轻了移民输出地的社会承载力和扶贫压力。调查组走访的移民村(点),大都遍布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移民们经过多年艰苦创业,各村(点)已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通畅”的景象。

移民后的二代和三代住房对比

今天,移民实现了吃饱肚子、住上房子、娶上媳妇的巨大转变

在谈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时,移民们不断重复说着:“我们一直在扶贫政策的照顾下”“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和支持”“现在的社会好,现在的政府好”“老家静宁今非昔比,是我们河西移民的光荣,一直期盼能有机会回老家看看,与家乡人说说家乡话,拉拉家乡事!”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