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罗贯中对姜维的褒扬,也是古代许多人的毕生追求。对封建时代的帝王而言,治理天下必然要用文臣,因此孔夫子和儒家学说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国家需要,甚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先用以治国的黄老思想也被一并抛弃。此后的历朝历代,凡是欲开创大一统的政权,无不延续文治的基调。纵观各朝各代,文治最盛当以宋朝为最,宋朝也是公认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
但是宋朝也有它的天生不足:重文轻武太过,军队战斗力远不如汉唐。究其原因是因为开国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武将夺权,导致了包括赵匡胤本人在内的统治者都不信任武将,于是杯酒释兵权。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没有敢打仗、会打仗的将军,士兵再怎么训练有素也是一盘散沙。终北宋一朝,武将始终处于被压制的状态,除了早期的杨家将以及中期的狄青,北宋几乎再没有后事大多数人都能够随口说出的名将了。
事实上,赵匡胤本人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公元948年,21岁的赵匡胤投身时任后汉枢密使郭威的帐下,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赵匡胤武艺高强,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郭威称帝后赵匡胤也当上了东西班行首、滑州副指挥使。由于郭威的家人子嗣为后汉昏君所害,所以他唯一可以选择的接班人就是养子柴荣,因此赵匡胤早早地便开始追随柴荣。在长期的相处中,赵匡胤获得了柴荣的信任,并且在他即位后开始执掌禁军。
在柴荣手下的赵匡胤作战勇敢,经常身先士卒,因此也凭借军功一步步成为了后周的高级将领,也为他在陈桥兵变中被众将拥立为帝攒下了足够的声望。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还沉浸在新年喜庆之中的后周朝廷收到了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的消息,宰相惊慌之间竟不辨真假,催促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次日傍晚,大军行至陈桥驿时发生哗变,众将为赵匡胤披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兵不血刃就夺取了后周政权。原本是柴荣心腹大将的赵匡胤,摇身一变背叛老板成了宋朝的太祖皇帝。
有一次赵匡胤参观供奉历代名将的武庙,发现战国时期的秦国武安君白起居然也位列十哲之中,顿时大怒道:“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白起与李牧、廉颇和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根据后来梁启超先生的统计,整个战国时期各国阵亡士兵加起来大约两百万人,而死在白起刀下的就达到了一百多万,占了一半可能还不止,因此白起也被后世称为“人屠”。白起最著名的一战,当属秦赵之间的终极对决——长平之战。
当时南边的楚国和东边的齐国这两个老牌强国已经无力与秦国抗衡,列国之中唯一有实力可以与秦国硬碰硬的唯有赵国。在军事实力上,赵国经历了赵武灵王的改革之后,迅速成为了北方的强国。秦国要想一统天下,就一定要与赵国来一场决定天下归属和历史走向的大决战。在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国力支撑不起数十万大军长期固守不出,因此提倡主动出击的少壮派将领赵括成为了新的赵军统帅。结果秦军以20万伤亡的代价,赢得了决战的胜利。
但是战争胜利后,白起却做了一件并不光彩的事——将投降的赵军士兵活埋。兵法所推崇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像白起这样坑杀投降的俘虏,的确有所争议。在赵匡胤看来,兵不血刃才能算名将,所以他黄袍加身之后下令不许侵扰百姓和后周皇室,在剥夺武将兵权时也采用了最温和的手段避免流血。白起的军事思想虽然和赵匡胤不同,但他“战必求歼”的打法,在尚未有大一统思想的战国时期,也的确是有合理性的。虽然赵匡胤本人不太喜欢白起,但他的功绩也是不容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