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上学路上 一个也不能少

2020-11-22新闻9

那过(左一)在教室里认真学习。

11月3日下午,勐海县布朗山曼囡小学五年级教室内书声琅琅,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来自曼班三队的那过、那提和扎然3名孩子走出教室,无拘无束地和同学们玩耍。感受到这融洽的气氛,班主任玉香叫很欣慰。

2016年,为了让曼班三队的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当地党委、政府决定由位于村委会的曼囡小学接收3名年满7岁的孩子,每周由老师负责接送。

“说是去接,其实每次进村和‘抓壮丁’差不多,必须赶在孩子还没睡醒的时候抓个正着,要是孩子醒过来我们还没赶到,那么这一天就别再想找到他们了。”校长李根说,孩子们起床后要先教他们洗脸、穿衣和梳头,为使他们开心,上车后就赶快放音乐给他们听。

正好之前从学校派到曼班三队驻村扶贫的拉祜族老师李伙保回到学校,学校就安排他专门负责和3个孩子的沟通工作。除了星期一早上接到学校,星期五下午送回村寨外,平时李伙保就和3个孩子住在一间宿舍里面同吃同住,24小时贴身服务。

从学校到曼班三队有7公里的距离,当时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砂石路,每个星期一早上把3个孩子接下来后,老师先带着他们去早点摊买早点吃,吃好以后再买点小零食哄着他们到教室上课。

“进了教室后,老师还要防止他们逃跑。”李根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忍不住笑了起来,只要老师一不留神,3个孩子就会突然起身夺门而逃。有时任课老师一节课要追出去把他们抱回来两三回,因此3个孩子的座位被安排在第一排最靠近老师的中间位置。

最让老师难受的是,在他们逃跑时,老师追出去抱他们回来,一不小心手臂还会被孩子咬。

3个孩子不但白天会“逃跑”,夜间只要和他们同住的李伙保老师睡得很沉,3人还会偷偷摸出宿舍翻出围墙往村寨跑。

李根回忆,2016年11月中旬的一天晚上10点左右,老师查宿舍时发现3个孩子又不见了,便立刻召集大家骑着摩托车一路寻找,直到凌晨两点找到曼班三队,都不见他们的身影。第二天一早,放心不下的他又带着老师骑摩托车四处寻找,最终发现3个孩子就在曼班三队村寨下方那条小河的桥洞下面烤火。

原来3个孩子逃出学校后,为了不让追来的老师找到,竟然不从路上走,而是钻进杂草和灌木丛生的沟谷,蹚着水沿河一直走到村寨附近。害怕老师找到家里,他们就躲在桥洞下面呆了一个晚上。

后来,随着3名孩子逐渐减少了逃跑的频率,学校开始抽调10名老师组成一个接送团队,以2人为一组,每周轮一班的方式进行接送。

为消除3人对学校的抵触情绪,学校安排师生和他们一起玩拉祜族喜爱的民俗游戏,陪他们跳绳、打弹珠、跳皮筋。

“慢慢的他们也感觉出来老师和周围的同学对他们是善意的,就一步一步开始接受大家了。”玉香叫说。一年时间过去,通往曼班三队的砂石路也硬化成了水泥路,3名孩子也在师生们潜默移化的关爱中,思想发生了质变。

2018年4月底的一个星期五下午,李根像往常一样开车送3名孩子回家。“老师,你等一下!”在他把平时最为淘气的小女孩那提送到家门口,转身准备上车时,小女孩突然开口说,迟疑之际,只见那提从家里抱来一把竹笋,朝他手中一塞,就转身跑了。

“孩子懂得感恩了。”愣了一下的李根瞬间明白过来,眼角不禁有些湿润。

“以后周一的早上,孩子们开始自己按时走出家门,不用老师从睡梦中‘抓’去学校了。”李根说,有时候负责接送的老师稍微晚到一会,3个孩子就会齐刷刷地站在篮球场上等着老师的到来。

“哪怕他们思想观念还一下子跟不上,但作为民族兄弟,我们再难也不能有放弃他们的念头。”看着窗外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李根说,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毅力,曼班三队的孩子也同样可以改变,也可以拥有美好的明天。

云报全媒体记者 戴振华 浦美玲

赵雨桐 郑海燕 陈飞 普建彬

来源: 云南日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