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更年期女性为啥会出现全身疼痛?该如何缓解?

2020-11-22新闻19

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约49.5岁,在这个时间节点以前,女性会经过数年围绝经期,可能会被月经紊乱、潮热等症状所困扰;在这个时间节点以后,由于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可能会被心血管疾病、全身痛等所困扰。

那么,

更年期女性为啥会出现全身疼痛呢?该如何缓解呢?

更年期即医学上的围绝经期,这个时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引起各种生理不适症状,全身痛属于其一。由于80%的女性围绝经期发生于44至54岁之间,而这一年龄阶段肿瘤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因此部分女性朋友出现全身痛以后,开始担心是不是患上了肿瘤性疾病。

在此,各位女性朋友不必过分担忧,不仅仅是围绝经期,甚至在绝经以后,不少女性均可能出现全身痛,引起全身痛的主要原因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雌激素水平大幅降低,雌激素具有促进骨骼生长与成熟的作用,显著降低后骨分解大于骨生成,造成骨量丢失从而引起骨质疏松,而

全身痛就是骨质疏松常见表现。

部分女性听及全身痛为骨质疏松引起时,算是松了一口气,毕竟骨质疏松属于良性疾病,伤害远低于恶性肿瘤。与肿瘤性疾病相比,骨质疏松确实不算大病,可防也可治,但骨质疏松也会显著影响生活质量,轻者可出现腰背痛、乏力,稍重者可出现全身骨痛,严重者稍受外力作用即可发生骨折,因此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后也应引起重视。

统计发现,50岁以上的女性中约有半数人群会发生骨质疏松,部分女性可长期无症状,此时骨量丢失通常不重,若出现全身骨痛,说明骨量丢失已较为严重,建议测定骨密度,了解骨量丢失的严重程度,并给予合理治疗,

否则骨量继续丢失将增加骨折风险。

测定骨密度以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为准,该检查中T值代表骨密度,正常情况下T值≥-1.0,无骨量丢失;若T值位于-1.0至-2.5之间,此时需引起重视,说明身体已经丢失了部分骨量,当前处于低骨量状态;若T值≤-2.5,需要提高警惕,当前已达到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若骨质疏松诊断明确,全身痛症状又发生在围绝经期及绝经以后,那么全身痛应考虑由绝经后骨质疏松引起,虽然全身痛症状对生活影响较大,但通过合理治疗可减轻症状。

那么,该如何缓解疼痛呢?

关键在于缓解骨质疏松,具体方法如下:

在生活方式上,应注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体力活动较少会加速骨量丢失,因此建议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骨密度,维持骨结构,可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也可选择抗阻运动如负重练习,但不建议过度负重,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选择合适重量,有骨折的女性朋友则不适宜负重运动,还可选择体操、跳绳、太极拳、舞蹈等。其次日照不足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钙吸收障碍,因此建议每日晒晒太阳,有利于病情的改善。

在饮食方面,建议适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鱼肉、鸡蛋等,同时建议增加大豆摄入,大豆不仅富含蛋白,还含有异黄酮,有助于保存骨量;应减少咖啡、含酒饮料、碳酸饮料的摄入,这些饮品可能会加速骨质疏松,建议戒烟;与此同时,可增加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诸如牛奶每日可饮用300ml,豆类、坚果、虾皮等每日均可适量摄入,有助于改善骨矿化,减缓骨量丢失从而维持骨骼健康。

在药物治疗方面,适量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在摄入高钙食物、充分日照的情况下,可再补充600mg钙剂与适量的维生素D;由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由雌激素下降引起,因此补充雌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可缓解全身痛的症状,但使用雌激素前应注意排除乳腺癌、性激素依耐性肿瘤、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在止痛方面,疼痛显著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痛药,降钙素也是也可有效缓解骨痛,但均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女性健康#骨质疏松#更年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