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朝代的更替中体现出来的商人的政治地位的变化

2020-11-22新闻10

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一下商业占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普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还是人们对商业的需求和重视,都导致了商业以及商人在现在社会中的地位的情况。同样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拥有更为开放和多元的语言环境,对于各个行业的认知也相较来说更为平等,所以很少有一整个社会或者是一整个国家对某一种职业有一种不平等的眼光的现象。

但是我们可以从各种的历史教材上知道重农抑商在古代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跟商人在现在的地位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一样,古代所特有的社会政治文化条件,让我们在现代所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古代可以拥有实施完成的条件。因此商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对等也就显得格外的对立了起来。

商人阶层的崛起实际上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是为了更好的讨论,秦朝作为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他所实施的政策却要更为完整的影响范围和实施措施,所以笔者认为从秦朝开始讨论更有利于我们今天的整体对比。

众所周知秦朝所使用的是法家的政策,而法家对于商业也正是一个抑商的政策,在秦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就是把商人和商人的活动认为是最为低等的职业和人民的等级。甚至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有记载,秦朝发放商人和放逐的罪人一起到边地和军台戍守。

(图一:秦朝商业情况)

汉朝对商人的政策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波动的。但国家统治者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维护他们的封建政权。所以在西汉初年这么一个整体社会都处在一个非常动荡不安,非常贫乏的情况下,国家是不会允许商人独自拥有巨额的财富。来动荡社会的。

但是到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汉朝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商人的政策稍显宽松,而在这一时期商人也确实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所以不出所料的是,在这个时候商人甚至勾结地方政权,对整个封建王朝的统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到汉武帝时期,虽然商人有很多的财富,但是不愿意给国家物质的帮助。这样一个行为让统治阶级的内部产生了对商人阶级的忌惮,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实行了非常严重的抑商的政策,通过国家的手段来剥削商人的财富,以维持社会治安的稳定。

(图二:汉朝商业石刻)

其实通过这样的很显著的国家和商人这一阶层的对立就可以推断出商人在名分上和实际上所拥有的地位都不相称的情况。因为商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会去广泛的结交政治上的官员,但同时因为整个国家对商人又采取了一种抑制和不信任的态度,导致商人虽然在明面上拥有一个非常低贱的地位,但实际上还是拥有较强的实力。

其实从汉朝这样一个在整个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的历史中都算极为强盛的朝代中,统治者对于商人的警惕的程度,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在整个封建王朝的延续的时期,抑商政策应该是占了主流的。毕竟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商人在国家眼里就不应该拥有大量的财富。这不仅不利于去监管,同时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

或许是吸收了汉朝统治的教训,在唐朝的前期国家对于商人地位的抑制情况非常的严重。不仅规定商人不能拥有官职,同样对于商人的衣着、丧葬都表现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同时在税收方面也受到了和其他民众不同的待遇,显示出了一种极为苛刻的不公正性。

我们一般把唐朝时期的划分的节点在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我们可以称为是中唐以及之后。中唐之后商人的地位受到了一个极为显著的变化。简单来说可以就说是之前对商人的限制统统都取消了,商人逐渐有了和平民同样的待遇和地位。

(图三:唐朝商业情况)

这具有很强烈的国家政治的因素在里面。因为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势力逐渐兴起,而唐朝中央的军事力量却不断削弱,并且为了平反这些藩镇的叛乱,唐朝投入了很多资金在里面。但是因为均田制的破坏和官僚消费数量的日益增加。唐朝的财政收入十分告急。

并且因为在之前阻挡商人入朝做官的,在京师的门阀士族们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扫荡,这也就导致了他们自身的实力的破坏。因此阻挡商人入朝做官的一非常大的一个阻碍就得到了消解。而随着这样的门阀制度一起衰落的是士农工商这样的一个等级制度。因此商人在社会地位上的提升拥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前景。

虽然说在唐朝末期,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已经逐渐衰落下去,但是它作为一种社会观念仍然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在明朝的前期,更仔细一点,就是以嘉靖时期为转折点。在嘉靖时期之前,重农抑商仍然作为一种国家的政策而存在。但是在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让商人地位逐渐提升,社会对待商人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向平等化。

(图四:明朝商业情况)

而这种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市场的扩大和商品的流通容易化上,同样也体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变化上,而往往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才是主导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们从之前的小农社会中的崇尚节俭的行为模式转向追求生活的富足和品质,这同样也助推了商业的发展和商人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

而在明朝的中后期和晚清的时期都出现了国家重视商业的政策。比如明朝后期的,工商皆本思想以及晚清后期的重商主义。这二者实际上是出现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的,但都是商业在各个朝代发挥出了更大的重要性,并且被统治者更强的认识到的一个表现。尤其是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带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对商业发展影响很大。

实际上不管是从哪个朝代,我们都可以发现商人的地位是在一个波浪形的上升和下降的趋势当中的。而这种随着时代潮流而上升和下降的这种趋势,实际上从侧面体现出了在当时的社会下统治者对社会的控制程度的强度。用一个比较偏颇的说法就可以来说,统治者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商业农业等各个产业的生产发展水平或者说是地位。

(图五:清朝商业情况)

也就是说商业的发展实际上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这点,我们就可以从唐朝的统治者对商业扶持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国家为了弥补本国的经济缺陷,从而重用商人,让商人来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实际上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国家对于商业的重视和统治者实际上已经认识到了商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但是为什么在整个封建社会的持续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商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实际上是非常不相符的,虽然是商人拥有着极大的财富,但是他们却在大部分的时间内都被社会认为是一个低贱的群体。笔者认为这也跟当时的社会情况密切相关,因为统治者他需要的是一个易于统治的人民和国家,而商人在古代的社会观念里是一个逐利的一个群体不易于统治。

我们可以在古时候这种商人地位变化的情况看出,实际上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面,统治者对于社会的绝对话语权实际上是一种极为不公平的体现。但我们也不可否认,有很多商人群体确实是在追逐利益的道路上违背了人民的良心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庆幸的是,统治者并没有一味地遵循某种思想或者主张来统治这个社会。他们选择正确的认识到某个朝代的某个时间点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一点实际上也是有十分大的好处的。但是最主要的旋律仍然是商人被压制的一个状态,因为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权力结构之下,商人是没有办法拥有一个成体系、成气候的权力结构的。

#诸子百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