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赵红波的16年“乡土法官”生涯

2020-11-22新闻15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章宁旦

□ 通讯员 彭筠童

每天驱车一个多小时,从法院赶到派出法庭,常常忙到晚上10点;日常除了开庭、合议、写判决,他不仅要下乡送达法律文书,还要经常穿行在田间地头调查取证,走街串巷调解邻里纠纷……这就是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法院九龙法庭庭长赵红波近年来的工作常态。

自2016年4月任九龙法庭庭长以来,赵红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化解了一起起纠纷,使许多带着怨气而来的当事人满意而归。4年多来,他审结的1197件案件中,调撤结案近四成。常常一身尘土的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作“乡土法官”。

今年10月,这位年仅39岁的“乡土法官”,因过度劳累去世,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审判岗位。对于他的匆匆离去,同事们哽咽:“波哥太累了!”当地群众含泪:“赵法官走了,留下了公平正义的余香。”

赵红波生前到英德市青少年宫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一双水鞋

“小赵,聪明、勤奋!”英德法院西牛法庭副庭长蓝伟明介绍说,2004年,赵红波大学毕业考到英德法院,在望埠法庭任蓝伟明的书记员。

“刚开始,小赵听不懂广东话、客家话还有地方土话,开庭、调查都是我一句句翻译后他记录。”蓝伟明说,生于河南长于河南的赵红波,在粤北山区这个小县城里,名副其实地成了语言“外来郎”,“可没过多久,一次外出调查我又准备翻译让他记录时,他告诉我记录好了。我一看记录内容,居然准确无误。”

原来,赵红波深知,只有听懂当地群众的话语,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诉求,于是他工作之余就到村民家中唠家常,学习语言了解风俗。就这样,“外来郎”学会了一口地道的广东话、客家话,不少当事人还以为赵红波就是本地人。

凭着这股一丝不苟、事事较真的劲儿,赵红波一路从书记员干到庭长。

在赵红波办公室的角落里,放着一双沾满泥巴的水鞋。南方雨水多,农村烂泥路多,这是赵红波生前下乡的装备。为了厘清案件事实,赵红波经常走村串户,向村民了解情况,听取群众的意见。

石景河旅游公司在石灰铺镇某景区地下河修水坝,汛期时大水把农田淹没,农田承包户认为是新修建的水坝影响了排洪,遂诉至法院,要求旅游公司赔偿。赵红波带着同事到景区勘查现场,却发现景区早已停业,一片荒芜。“地下河早关了,洞里没有电源,地上都是青苔,进去很危险的。”景区留守人员提醒赵红波。

可赵红波还是决定进地下河看看。“我们在地下河里走了大概20分钟,脚下都是悬崖暗河,每一处都可能出现危险。赵庭长自己走过后确定安全,才让我们跟上去。”同事回忆起那天勘查的情景,脑海里赵红波举着手机在前探路的背影依旧清晰。

同事们说,他时常提醒我们:想要群众相信我们,就要多上山下田,多勘查现场,只有查清事实,司法的公平公正才有保证。为此,赵红波常常冒着高温酷暑,伴着泥浆雨水,上山下田调查案情,也不知跑烂了多少双水鞋。

2017年12月12日,赵红波到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家中为一起离婚案件进行调解。

“赵庭”上门

人民法庭是法院参与基层治理延伸的一个方式,但在赵红波眼里,这远远还不够。扛上法徽,带着卷宗,东奔西跑,“巡回审判”成了赵红波到九龙法庭工作后的一个常态。

“如果不是这位‘上门法官’给我调解,这案子真不知道何时才能解决。”廖某是赵红波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被告,因昔日向好友借钱未能及时偿还,被诉至法院。

赵红波得知廖某中风患病,行动不便,遂向原告做工作,最终将案件调解地点定在了廖某家中。“赵法官花了好多精力来处理我的案件,一次调解就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廖某回忆起调解的经过,对赵红波深感敬佩。

“赵庭长常说,要给予当事人多一些关怀,只要他们需要,我们都应该上门去解决问题。”书记员黄珊珊告诉记者,赵红波用实际行动最大限度方便老百姓诉讼。

8次到中风瘫痪、无法说话的被告家中看望,直至被告能准确进行意思表示才开庭审理;得知小孩残疾需要关爱,不厌其烦说服原告撤销离婚诉讼;积极引导起了鱼死网破报复心理的原告举证质证,平复原告情绪化解纠纷……

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再到庭长,赵红波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怀揣一颗司法为民之心,将坐堂办案变为上门办案,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传递法律温暖。

九龙司法所所长林建平告诉记者,“赵红波是村委、调解委员会的‘背后军师’。平时遇上难以处理的群众矛盾,我们都爱去找赵庭聊聊,他会给我们梳理案情,提供法律依据。”

据统计,赵红波当庭长期间,协助当地党政机关调处矛盾近120宗,实实在在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贡献自己的力量。

温情办案

乡镇法庭受理的案件大多数是婚姻家庭纠纷、财产纠纷、邻里矛盾,但每个案件往往关系着几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和睦相处,一旦处理不慎很容易造成更大的矛盾。

出生于农村的赵红波,深知调解好这些案件的重要性,总是从人情和法理不同层面入手,想方设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9月24日,九龙法庭来了两位因借款欠债闹到法院的当事人。原来,杨某在今年6月以资金周转为由,向陈某借款4万余元。直到8月,陈某多次催促无果后,遂将杨某诉至法院。

了解到陈某和杨某本是单位同事,赵红波优先考虑他们进行庭前调解。在得知两人上班不方便请假时,赵红波主动将调解时间改到了他们下班后。

赵红波在了解陈某诉求后,考虑到杨某主动告知的工资收入、生活水平以及其他情况,再结合两人的同事情谊,为双方提供了一个调解方案。最终,陈某同意免去杨某的欠款利息,杨某则保证逐月定额还款,两位几乎要挥拳相向的同事就此握手言欢。

“以前我以为法官只会机械审判,但赵法官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办案方式让我感动,他告诉我要珍惜情谊。”在陈某的眼里,赵红波的温情是调解的最大助力。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法律工作者,赵红波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村主任。面对各类鸡毛蒜皮的矛盾纠纷,赵红波更愿意以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喜欢的画面便是双方能够握手言和,这既是他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使命。

(本文图片由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法院提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