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七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回顾
11月12-13日
>>>第七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
The 7th National Young Scholar Forum of Film Studies
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由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中等放映厅举行。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论坛为电影学的青年才俊们提供了一个展现真我、碰撞交锋的舞台;溯源电影观看的历史,重提有关电影本体的理论问题,思考如何讲好真正的中国故事,论坛也是我校电影学学科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优质平台。本届论坛围绕着“中国故事:理论与实践”和“影院史/放映史:电影观看的历史与未来”两个相关议题展开了四场讨论,活动精彩纷呈,现场气氛热烈。本届论坛组委会分别邀请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皇甫宜川老师、李镇老师,北京电影学院的吴冠平老师、张献民老师作为现场评审嘉宾为青年学者们的发言进行点评。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的叶航老师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的刘洋老师担任本届论坛的学术主持人。
12日上午8点30分,论坛正式开幕。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教授致开幕辞。胡校长在开幕辞中指出,电影在国家发展和运行当中所担当的角色和承载的功能日益丰富,青年学者在今天应当说是大有所为、大有可为,希望参与论坛的青年学者们能够着眼于国家发展需求,着眼于电影行业、电影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电影学术、电影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注意洋和土的结合、破和立的结合、产和学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进步。接着,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教授(第七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评委会主席)为论坛致辞,他表示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自2014年创办以来,秉持着涉足学科前沿、鼓励创新思维的宗旨,深耕不断地吸引青年学者投稿、交流,拓展着电影学研究的视野与内涵,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够在此次论坛活动中探源溯流,展现真我,表达真知,有所收获。
12日上午,学者们就议题“中国故事:理论与实践”展开了发言与讨论。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学者孙力珍以《论新世纪前后中国“慢电影”的审美意蕴》为题展开主题发言,她基于新世纪前后中国电影中一批具有“慢感”体验的影像文本,尝试厘清“慢电影”的概念演变及其内涵与外延,概括其美学特质,进而阐释中国慢电影研究的必要性,并从“缓慢凝视”与“缓慢聆察”两方面切入分析“慢感”的由来。中国人民大学的苏涛老师对其发言做出学术回应,肯定了作者独到的观察视角和思辨能力,进而指出,论文可能还需厘清“慢电影”的定义及其界定标准,思考可否基于西方“慢电影”的框架对“慢电影”做出创新性的思考。
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阳宗原以《类型拓展中的叙事策略与身份想象——“德宝”城市喜剧研究》为题,首先梳理了香港喜剧片的脉络与变奏,由日常至功夫再至城市,香港喜剧片的整个流变趋势依循着城市化、去滑稽和重写情三个维度展开,继而在1980年代群雄并列的背景下对德宝公司的制片业务与作品展开追溯,分析其主题表达与情感意蕴;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学者杨歆迪以《“唐人街”意象的影像生成研究》为题,聚焦电影中有关唐人街及其相关元素的视觉化的表达,藉由唐人街“意象”探讨电影影像、唐人街空间、文化主体之间的想像性关系,以及中国电影的影像生产是如何借鉴和继承这些内容的;来自鲁迅美术学院的青年学者程远征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东北空间生产和文化想象》为题,探讨了在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中国电影里的东北叙事如何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更迭、分裂和矛盾,并通过对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部分东北影片的分析,尝试对其中的空间呈现和文化想象的背后性因素进行探讨。四位青年学者的发言结束后,现场的学者、同学们就这些论题与发言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李镇老师对这四篇论文及发言做了精彩的学术点评,李老师欣喜于青年学者的论文中呈现出的开阔的学术视野与优秀的文本读解能力,肯定了几位青年学者在建构中国理论的路径中所做的创新和开拓的尝试。
论坛开启了“中国故事:理论与实践”第二组的讨论发言。来自西安文理学院的青年学者张晋辉以《隐喻距离与概念共鸣:新时代中国电影声音吸引力解析》为题,以2015年之后出现的优秀的中国电影为例,论述了电影中的吸引力在声音方面是如何形成的,并将声音对影像的影响概括为影响影像的时间活力、赋予镜头线性感、使镜头向量化等几个方面,其核心观点是声音会改变观众的感知、情绪和对故事的接受,即“概念共鸣”;来自厦门大学的青年学者林筠以《新影乡:迁电影中的理想故乡与情感建构(2006-2020)》为题,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特有的大量人口迁移现象产生了一种以“迁”为主题及主要故事情节的电影类型,她将其命名为“迁电影”,聚焦迁徙与中国电影表现之间的关系;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学者秦笠源以《新时期以来云南电影中的风景:城市的隐匿与显现》为题,从云南电影中的自然风景切入,提出九十年代以来云南电影中呈现的大理、丽江等城市具有典型的乌托邦叙事的色彩,乡村风景则在时间推移中有着不同的意义;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澳门大学的青年学者张希文未能来到现场,北京电影学院的谢辛老师和李啸洋老师就其论文《从动画电影到当代艺术:中国水墨影像艺术的心与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第二组发言结束后,现场同学们各抒己见,与青年学者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随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皇甫宜川老师对这四篇论文及发言做了深入的学术点评,皇甫老师肯定了几位青年学者在论文中展现出的历史性的目光、横向借鉴的思维以及对文本丰富性的重视,继而指出,亟需进一步厘清“迁电影”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思考对理论的创新可否反哺创作。
12日下午,学者们就议题“影院史/放映史:电影观看的历史与未来”展开发言与讨论。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青年学者明朝以《观察者的部署——互动电影的媒介考古学》为题展开主题发言,从重新辨析互动电影的概念与历史切入,以媒介考古学反对“将媒体的历史发展同质化或普遍化”及否认“艺术生产和接受存在一个连贯实践”的前提出发,把分析重点放在三类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与互动电影存在明显关联的体制性装置与技术上,分别是19世纪末的光学玩具和前电影活动影像设备、1960年代的“延展电影”尤其是自动电影,以及1990年代的交互片和真人动作视频游戏。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的赵斌老师对其发言做出学术回应,肯定了作者对互动电影历史所做的细致清晰的梳理,进而提出,亟需思考如何运用媒介考古学的方法处理媒介与传统文学叙事之间的张力关系。
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学者刘乐以《电影如何溢出屏幕——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前卫艺术与电影的延展》为题,从“延展电影”与电影的延展切入,总结了“延展电影”实践的三个路径,继而指出,以激浪派、偶发艺术为代表的激烈的表演方式因为有了媒介艺术的渲染取得了较以往更加震惊的效果,艺术方面的变革导向了电影方向的变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探讨语境供我们思考和挖掘;来自多伦多大学的青年学者王储以《后电影时代的生态体验》为题,从“水上乐园”的观影实例出发,聚焦观众所能获得的生态体验以及“电影在哪里”的问题,认为对“电影在哪里”的回答直接切入了后电影时代的脉络之中,强调后电影场所的特殊性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生态体验;来自上海大学的青年学者刘婧以《纸上影史:早期影院说明书研究》为题,将早期影院说明书看作一部“纸上影史”,从《申报》上一则短讯切入,梳理了影院说明书的内涵与外延、指向与特征、形成原因与表现形态,以及它与影业之间的关联和影响;澳门科技大学的青年学者罗乐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未能来到现场,她的发言视频以《早期无声电影插入字幕考——兼论另一种中国性视觉美学》为题,在辨析“插入字幕”概念的基础上,考察了“插入字幕”的两个层级和四大功能;来自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赵寻以《连环戏与三十年代上海的电影娱乐体验——再探作为跨媒介电影实践的连环戏》为题,介绍了连环戏的由来、形态以及作品,继而对三十年代连环戏的演出情况、跨媒介特征及其流变做了详尽的阐述。六位青年学者的发言结束后,现场的学者、同学们就这些论题与发言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文学系的张献民老师对这六篇论文及发言做了精彩的学术点评,张老师肯定了几位青年学者在论文中展现出的细致的史料耙梳与丰厚的知识底蕴,就王储同学的论文中提及的中国国内乡村放映的问题,提出有必要对其技术格式、付费机制与放映形式等问题做更深入的调研。
紧接着,论坛开启了“影院史/放映史:电影观看的历史与未来”第二组的讨论发言。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青年学者李频以《技术、娱乐与政治宣导——1930年代中国的“家庭电影”想象》为题,从柯达家庭电影镜箱的广告切入,将想象“家庭电影”的三种路径概括为技术、娱乐与政治宣导,考察1930年代中国对于“家庭电影”存在哪些想象,继而指出,这些想象展现了不同群体对电影经验的不同理解,也为重新进入早期电影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电影学系的李九如老师对其发言做出学术回应,肯定了作者运用媒介考古学的方法对蒋社村、徐公美等人的材料所做的分析和运用,进而提出,亟需进一步思考媒介考古学中物质性如何塑造主体性的问题。
来自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顾佳绮以《影像如何行事:从再现范式走向展演范式》为题,从巴赞、波德维尔等学者对《公民凯恩》的分析切入,阐述了告别再现范式、走向展演范式下的影像观念的必要性、理论脉络和方法,探讨了展演范式下两种感受影像的方式;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青年学者裴孟华以《娱乐的边界:近代的电影赈灾及其异化》为题,从《电影赈灾》切入,探讨了作为商业策略的电影赈灾活动是如何在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进行调和的尝试,使得电影逐渐被民众接受;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者黄天乐以《迁徙的电影:从黑箱到白立方》为题,回溯了电影与美术馆之间互动关系的历史,阐明了进入白立方的电影是如何恢复了往昔的理论化姿态,尤其是当电影的当代性涌现之际,美术馆电影是如何呈现出对于空间与身体间关系的一种介入性思考;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青年学者韩晓强以《从哈尔之旅、气氛影院到IMAX——媒介考古学视野下的影院史》为题,聚焦哈尔之旅、气氛影院等影院模式,将话题追溯到包豪斯时代的“总体剧场”与巴赞“完整电影”的神话,阐述了作为集成/兼容模式的影院变迁与互动体验之间的联系。五位青年学者的发言结束后,现场的学者、同学们对发言所涉及的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的吴冠平老师对这六篇论文及发言做了深入的学术点评,吴老师指出,在当今知识碎片化的时代,学者们的焦虑和渴望催生了重命名、再分类、再概念化的冲动,几位青年学者尝试在新的语境中尝试整合知识、建构全新的历史场景的努力值得肯定,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注重对论文的创新点的阐释。
论坛即将进入尾声之际,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教授为本届论坛发表学术总结,他感谢了各位学者、老师和同学们对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的支持,希望论坛能够为青年学者们脱颖而出和成长发展提供助力,为青年学者们提供一个争鸣与交锋的舞台。王教授指出,本届论坛聚焦热点话题,拓展了中国电影研究的视野和深度,为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青年学者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度和研究深度亟待加强,尚需进一步提高思辨能力与学术水平。
随后,论坛进入颁奖环节,由特邀嘉宾为学者们颁发论文入围奖以及金银铜奖。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学术科研机构青年学者的论文思路260余篇,入围投稿共计26篇。经评委会的无记名投票,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明朝凭借论文《观察者的部署——互动电影的媒介考古学》获得第七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金奖。香港中文大学的李频、香港城市大学的刘金平与北京大学的顾佳绮获得论文银奖。西南政法大学的韩晓强、中国传媒大学的黄天乐和澳门大学的张希文获得论文铜奖。
11月12日晚19点,北京电影学院中型放映厅为参会嘉宾及校内师生带来论坛招待放映《春江水暖》(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该片于2019年5月22日在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第58届影评人周闭幕式首映,并于第十三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单元夺得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的奖项,收获如潮好评。
11月13日下午,青年导演魏书钧、制片人柳青伶及摄影指导王阶宏携《延边少年》和《野马分鬃》,为参会学者及学校师生带来放映与交流。魏书钧执导的短片作品《延边少年》曾入围第71届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获短片特别荣誉奖;其长片处女作《野马分鬃》曾入围戛纳、伦敦、釜山、平遥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单元,更是在前不久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收获了绝佳的口碑。
影片结束后,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沙丹老师、北京电影学院的王垚老师与影片的主创团队展开映后交流。魏书钧导演首先讲述了自己从电影演员、电影录音再到电影导演的转型之路,分享了自己得知作品入围戛纳时的喜悦之情。他继而提到,《野马分鬃》既是他对于自身生活经历的一种回顾,也是他对于所处生活环境的一种回应,北京的杂乱与“快”节奏不断堆积达到一个量级时,就会呈现出荒诞的基调,他由衷地希望能为观众与电影带来属于自身的特殊印记。沙丹老师指出,两部影片对于“边界”意象的运用耐人寻味,其主题关涉边界和突破边界的问题,令人回想起影史杰作《无因的反叛》;影片的声音调度、镜头分割设计、造型和情感的处理以及人物关系的表现都独具匠心,引发了观众极大的共鸣。接着,魏书钧导演就王垚老师提出的时代元素运用问题做出了回应,他表示,影片运用直播、诺基亚手机等元素主要基于一种回忆的不确定性,在编导层面更多地希望把时间建筑于过去而非当下,没有过多地考虑时间的具体坐标点的问题,确实可能引发一定的歧义。谈及“车的视点”这一问题,魏书钧导演表示,车在影片中作为一个角色存在,好似主人公的一个朋友,有时陪伴着他,有时注视着他,有时甚至给他带来挑衅一般的感受。沙丹老师表示,影片的闲笔耐人琢磨,对声音的处理,尤其是对声画对位的运用极具特点,某些角色几乎完全没有出镜,观众只能通过声音感受其存在,如影片中的爸爸一角就不曾露脸。作为回应,魏书钧导演提到,声画对位可以提供多维度欣赏电影的方式,创作者并非要将信息挤压给观众,而是提供一个丰富的空间供观众探索,在此,声音成为引导观众发现信息以及加强信息之间关联性的手段。
最后,沙丹老师问及影片宣发、推广与销售的情况,制片人柳青伶表示,影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的荣誉一方面是对影片艺术的认可,另一方面则是对导演本身的认可,这点在推广作者电影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大的加持。就影片的销售而言,首要的是基于影片的内容和形态进行宣传,思考采取何种宣传方式有助于使得影片在更大程度上引发观众的共鸣,计划在明年毕业季时让影片与观众见面。
至此,第七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文 /武希钰
图 /喻文之 崔丹盈
责任编辑 /蔡东妮
第七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组委会 /高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