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习以为常的事。
事业顺利时,庆祝要喝酒;遭遇挫折时,解忧要喝酒......不能想象没有了酒,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1
无论宴席还是小聚,气氛没了。
想象一下,婚宴上如果没有酒,当司仪在台上说“在场来宾,让我们敬这对幸福的情侣一杯!”的时候,台下清一色举起手中的果汁。
虽说不用担心喝了酒怎么把车开回家,但气氛总归是没了。
没有酒精的助兴,就不能相互敬酒来引起话题了。诺大的一个宴会,坐在一起的人也不一定熟,如果不想强行尬聊,那就只好各吃各的。这种沉默而微妙的氛围,简直一言难尽......
如果没有酒,约朋友吃饭的借口也不能是“喝几杯”了,只能单单纯纯“吃个饭”。
没有酒精的掺和,掏心窝的话也不好意思开口,最后只好多吃几口菜,聊的内容也跟这菜一样,不咸不淡。
没有酒,就不能独自小酌了;没有酒,聚会也只能喝饮料了,那世界肯定会变得无聊一点吧?花生米不再好吃了,烧烤也只显得更加油腻。再美味的食物,都会因为没有美酒的点缀,而显得孤芳自赏。
如果没有酒,开心的时候得不到美酒助兴,难过的时候也不能借酒精排遣。
当我们喝着普普通通的水或饮料的时候,永远也想不到,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一种饮品,能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放下平日的矜持,做回真实的自己。
2
自读书起,最怕看到的四个字是“背诵全文”。
如果没有酒,或许我们就不会被逼着背那么多古诗了,也难以穿越千年感受古人的乐趣。因为没有酒来助兴,那些诗人就写不出这么多好诗了。
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若他没了酒,可能稿费都很忧愁吧。据统计显示,李白一生写了1010首诗,其中跟“酒”、“醉”有关的约有240篇,占五分之一。
这我们还没算上虽然没直接写酒,但却是因酒助兴而写的那些个诗,不然估计李白早就失业了……
再说李清照,若她若不喝酒,我们也不会知道她少女时那娇柔妩媚的一面: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讲了李清照出门与同伴们玩耍,喝多了几杯略有晕乎乎,日落了也该回家了,但醉酒驾船不小心错进一片藕花深处,惊起了几只夜宿的大白鸟。
想想看这画面,两腮微红,朱唇微启,夜色微蒙……
古时的生活自然不如今天多姿多彩,闲来无事喝点小酒,吟吟诗,或解愁、或释情,满足矣!
如果没有酒,很多经典的诗也会少了很多味道,我们蘸着诗的童年时光也变得灰白了。
3
有了酒,人也多了一份胆识和魄气。
试想,如果没有酒,在叵测中大宴群臣的赵匡胤,该是一副怎样的尴尬情景?
杯酒释兵权换成杯水释兵权,故事就没有办法继续了,唯有酒,才可激发情感,一展示自己的胸襟,征服对方的灵魂。
宋太祖举起的酒杯,虽然装满了情意抑或无奈,但是在政治的角逐中,他的这一杯酒,无疑是最成功的敬劝:兄弟们,回家吧?安享你应该得到的荣华,何必在这风口浪尖中给我压力?以一杯酒,释掉各方兵权,宋太祖赋予了酒最高的政治境界。
如果没有酒,在梅子熟了的时候,树下的曹操和刘备该是怎样的寡然无味,或者是无聊透顶?
哪里还有曹操煮酒论英雄?酒都没了,难道要他煮茶或是煮粥论英雄吗?
没有酒助兴,曹操也看不穿刘备这个人了,就凭他多疑的性格,刘备估计很快就被除掉,从此没有三国鼎立了,我们也玩不了“三国杀”了。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从未能有一种饮品和酒一样,能和人产生如此奇妙的化学反应,历经千年魅力不减。
作为中国人表达情感的媒介,少了它,生活将缺少很多情调:开心时无法饮酒作乐,难过时不能借酒消愁,独处时没法自斟自饮,团聚时不可把酒言欢......
酒之味道,且品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