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双手劳动慰藉心灵,杭州一位75岁老太太在农科院种麦为乐,年轻人都比不过她

2020-07-22新闻1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七八月份,是一年中的农闲季节。

不用下地干活时,周水花就和小姐妹一起整理秋天要种的麦子种子。

75岁的她,是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杨家村2组村民。几年前,村里拆迁,她和老伴一起住进老年公寓过渡。

一个月退休工资2700多元,加上村里每年4万元的分红,周阿姨说,我年龄大,分红高,是全村收入最高的老太太。

然而,这位有钱的老太太却完全闲不下来,每天打工去干农活,才是她人生最大的乐趣。

1】地里农活样样行,75岁老太临时工人人夸

第一次见周阿姨,是在省农科院的麦子地里。

她个子高挑,动作麻利,人看起来很精神,笑起来脸上还有对可爱的小酒窝。

院里老师介绍她:“喏,周阿姨很能干的,她什么活都会干!”

周阿姨住的老年公寓,步行去农科院只要15分钟。

每天吃好早饭,她准时8点到单位开始干活,村里还有两位老太和她一起做临时工。

5月下旬,地里开始收麦子的时候是最忙的,专家试验田里的育种材料都需要手工收割。

一份材料会种二三十株麦子,周阿姨要挑长得最壮的几株留种,而麦子课题组每年种的育种材料就不下千份。

收种子的工作,要持续忙碌1个月才能完成。

采下来的种子,每一种都要编号,再用纱网和牛皮纸袋先分装好,吊在大棚里晾干。

干燥的麦穗要变成下半年播种的种子,一样需要手工揉捻、分袋包装,这个过程也得近一个月时间。

好在7-8月烤种的活,基本都在室内完成,刚好可以避暑。

9月课题组要做分子实验,10月要整理种子,11月要播种,一年到头地里总有忙不完的活。

不过,6月收麦子的时候,刚好水稻课题组要插秧,地里会缺人手。

在农科院干活的工人里,很多比周阿姨年轻二三十岁,但插起秧来,还是阿姨更利索,插得又快又好。

作为全院第一的插秧能手,6月周阿姨会跑去水稻课题组打零工。

插一条水稻试验田的工钱是40-50元。下班后,阿姨再加点小班,多的时候,一天能再挣100元。

在农科院做临时工,周阿姨每月工资2300多元。

比起她其它项的收入,这份占用她时间最多的工作,收入却是最低的。

2】12岁开始种地,所有的苦只为挣下一口粮

老伴今年79岁,周阿姨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是50多岁的年纪,连孙子也已经参加工作。

全家三代人,没有一个人支持阿姨出来打临工。

大家都劝她别却打工,周阿姨已经不记得,自己和家人争执过多少次。

“如果不下地干活,每天家里吃吃喝喝的,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意思!”边理种子边念叨的周阿姨,是从12岁就开始种地的。

早年,杨家村只是杭州北郊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里人过着早出晚归的农耕生活。

周家四个姐妹,阿姨排行老二,家里全是女孩子,种地真的很缺人手。

12岁起,周阿姨就去村生产大队种水稻、种苎麻,这插秧的本事是从小练就的。

比种稻更苦的是种麻,苎麻割下来,晒干后要手工剥皮,经常双手被割得满是血口子。

当年,杨家村真的是个穷地方。

周家的条件也不好,小时候,家里粮食经常不够吃,四个姐妹也都没钱读书。

种水稻对如今的村里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但对周阿姨来说,这几乎是她生存的最大意义。

那时,杨家村的姑娘都嫌本村男人穷,纷纷外嫁。

大家最喜欢嫁的是附近杭钢一带的工人,因为嫁过去就不用继续务农了。

周家其他三个姐妹,也都嫁到杭州其它经济好些的地方,只有周阿姨一个留在家里,招了上门女婿。

说是上门女婿,其实就是她在萧山的表哥。

表哥家有五个兄弟,家里种地不缺人手。

于是,两家人商量好,17岁的表哥过来给周家帮忙干农活,之后他再没离开过这个家。

3】田野里的沙沙声,这就是老人们青春的歌

上世纪80年代,杨家村分产到户。

周阿姨家分得6亩田地,家里依旧种着水稻和苎麻。

只是姐妹们那时都出嫁了,家里主要劳动力就剩下周阿姨和丈夫两个人。

水稻只种了2亩地,是自家人的口粮。

苎麻种起来卖给国家,虽然收入不高,但也可以补贴家用。

另外,家里房前屋后还养了些鸡、鸭、鹅,还有猪和羊。

牲口自家舍不得吃,都是拿去市场上卖的,一头猪可以卖50元。

当年,杨家村有个社办企业,是生产电风扇的。

白天,周阿姨就去厂里做喷油漆的活,早晨和傍晚回家种地,这样一干就是15年。

早年,农科院也在杨家村种过地。现在,院里北面挨着铁路高架的地,过了高架,就是杨家村地界。

村里的地多年前征用了,但周阿姨老早听说,省农科院里还有人在种地,只是人家暂时不缺人。

周阿姨心想,自己种地这么多年,农活再熟悉不过,在厂里喷油漆不自在,倒不如去农科院干活来得爽快。

左等右等,院里终于放出要招工的消息。

周阿姨记得,那天自己和村里几个小姐妹兴冲冲跑去院里应聘,一晃已经13年过去了。

后来,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农科院在城里的田也越来越少。

农科院又去海宁建了新的基地,农忙的时候,周阿姨就跟着专家两头跑,春夏收麦,秋冬播种。

在院里当临时工的日子,虽然收入不高,但周阿姨过得忙碌而快乐。

阿姨不缺钱,但她想,只要自己还干得动,就要一直这样做下去。

干活时吹着风,听着麦田里的沙沙声,这仿佛就是周阿姨青春岁月的旋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