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常对你说谢谢吗?
自从成为了家长,成年人便被赋予了无穷的使命与动力,为了孩子要拼搏工作,为了孩子要多多赚钱!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式父母,培养一个孩子到本科毕业,费用支出需要65.7万(仅限于2、3线城市的平均水平),意味着每个月单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就至少3000元。
对于工薪家庭而言,想要正常供养孩子,自然需要父母紧衣缩食的生活,拼命地努力工作。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在家长努力付出的背后,反倒变为孩子的理所应当及变本加利的索取。
孩子在读高中时,班主任在开家长会时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家里没有千万以上资产,就不要告诉你的孩子家里有钱,因为你的那点钱根本养不起一个不知努力的孩子。
这话听着刺耳,但却是警钟之言。
一个没有感恩心的孩子,家长再怎么拼命工作,也供养不起!
一、感恩是一种人格教育
弗洛伊德说:“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
中国式父母往往以孩子为中心,为孩子付出了太多,习惯包办孩子的大小琐事,即使孩子已成年,仍然乐此不疲。这种没有界限的付出,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非但不会给予孩子幸福的人生,反而会成为人格问题的导火索。养成了“想当然”的“富二代”
当今的许多的家庭,家长不懂或不注重感恩的本质教育,把孩子养育成了“想当然”的“富二代”。
这个“想当然”,是指想要什么就得满足什么的索要心态。
“想当然”的“富二代”往往产生于普通家庭,有的父母只是工薪层员工或农民工,却由于不当的教育方式,而致使孩子养成了享乐及攀比心态。
家长们常常叹气,一边说着现在的孩子都是些“自私的神兽”,一边却甘愿自己省吃俭用,拼命工作,也要尽量满足孩子,口中却还说:别人家孩子有的,咱孩子也不能没有啊!
这种教育,把孩子养成了想要什么都得有,不用工作,也照样活得舒服的错误认知。试问,孩子还会努力吗?因为别的同学有,我就要有,父母就会满足,孩子还会有感恩吗?
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性格
家长常认为现在的孩子自私,认为好的东西都应该是他们的,不懂得分享。喜欢追求完美,总想要刻意展示自己更好的一面给别人看,喜欢被夸奖,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喜欢用物质装点外在。
凡事以自我为出发点,用自己的观点去评论他人。追求所谓的“更好”,内心却不会有长久满足感及幸福感。
朋友家的女儿,由于丈夫做生意,家里有些钱,从小对女儿“富养”,想要什么给什么。高考时,孩子就要考艺术院校,本来女孩长的挺漂亮的,但她就是觉得自己不完美,于是整形、整容,最终却没能录取心中理想的艺术院校,自己又无法接受,选择了出国留学。
让孩子心怀“怨恨”前段时间,一个留学生杀害父母的案件在网络上沸沸扬扬,一对高知父母被儿子残忍的伤害,也正是由于父母过分的要求及满足,造成了孩子的怨恨及残酷孽行。
豆瓣上有一个讨论组。起个让所有父母感到心惊肉跳的名字:父母皆祸害。
小组中是一群深觉自己受到父母伤害,而选择站在父母对立面仇视父母的人。
小组里有些网友抱怨父母对自己的穷,有些人觉得自己因父母太穷,令自己无法进入上层社会。言语中对父母的怨恨,有些人甚至咬牙切齿,让旁人看了都深觉寒心。
不是孩子不懂感恩,不是孩子三观不正,而是我们为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错了方向,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努力争取的机会,没有给孩子激发斗智的引导,没有给孩子感恩父母的教育。这些并不是孩子的错,而错在父母的教育理念上。
试问:现在的家长有多少是在接孩子放学后,让他们自己背书包的?
学习好的学生家长,累并快乐着,继续无私奉献;学习不好的学生家长,累并痛苦着,却还是不屈不挠。
正是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无所不及的满足需求,让孩子产生了自私懒惰及欲望膨胀的行为习惯及思想,这种错误的教育在当今真不是少数,应该引起社会及家长的更多关注,再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就会由于父母的不能及时满足而心怀怨恨。到那时,父母不只是伤心,更是心痛,是一种付出后,得到的却是怨恨的心痛。二、感恩教育该怎么做?
感恩是综合的感知、评估及表达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人格品质。
还记得儿子在上中学、高中时,学校都曾举办过“亲子感恩教育活动”,伴随着心理教育专家感人激昂的话语,亲子间紧紧拥抱,眼泪汪汪,孩子回家给父母洗脚,父母美的不亦乐乎。
然而这样的感恩教育,正如心理学苏细清博士所说,由于缺少了后续的延伸,而让感恩成了一种形式。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孩子都感觉到这种活动就是“形式主义”,根本起不到教育作用。
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没了“感恩”心,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应该的?认为最好的东西就该都给他们?
培养感恩人格,应从小开始
为了避免这种道德的严重缺失及扭曲,家长应该从小注重对孩子积极心理的教育及引导,培养孩子感恩的人格。
做为父母,要懂得感恩的重要性及益处,才能更好地培育孩子的感恩心:
a.利于身体健康,提升免疫力
大家也许会问,感恩与身体健康有直接关系吗?感恩更多地是一种积极心理,也是一种接纳。学会接纳自己、接纳他人,不与他人为敌,不生气、不抱怨,这样的心态自然会对身体健康有益。
b.提升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感恩的人,常不与人攀比,容易满足。“知足者常乐”,自然人生幸福指数就高。
c.是抗逆力发展的催化剂,也是压力的缓冲剂
感恩是一种心理良性动力,压力大时可以凭借积极的心理面对困难,能从积极而非消极的角度对待。
d.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接纳、有自信,有自信的人,能够应对学习及工作中的问题,在各方面成为优秀。
既然感恩是人格品质,就该从小培养,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都会成为培养孩子感恩心的源泉。
一位心理学专家在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时,就提到了,从孩子刚刚会说话,就开始培养孩子在适当的场景下说“谢谢”,无论在哪、无论对谁。
你的孩子跟你说“谢谢”吗?
感恩教育,是一种“亲本投资”人类的一生都是在投资,包括家长把大量资源投入到孩子的头脑中,谁也不希望这种投资是无用、无效的。生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亲本投资”,人类就是豪华版的亲本投资者。
中国式家长绝大部分是自己甘愿付出,而不图孩子回报的无私父母,却不知这种“无私”导致了孩子不懂得“知恩图报”。
中国的感恩教育,大多是“谢谢”开始,用谢谢两上字表达了对他人的感激之情。而我们家长,却常常会认为,都是一家人,用不着说谢谢,但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是培育感恩心的最有效方式。反刍思维,培育孩子的感恩心
反刍思维,是指重复被动地思考。包括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前者是指被动地比较当前状态和不能实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后者是指有目的的,向内地解决认知问题。
用反刍思维培育感恩,关键点在于细细品味,由内而外地改变认知。
但是反刍思维并不是让我们反复关注那些不好的事情,而是要反过来应用,要刻意的去留心生活中的那些小确幸,给自己一个良性的心理暗示,默默的鼓励自己。
心理学家建议:每天做这样的练习,可以有效培育出感恩心。
每天全家人晚饭后让孩子分享自己当天遇到的幸福的事。比如,今天我的作文被老师表扬了,今天我认识了一个新同学,今天的午餐特别好吃……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变得幸福阳光,充满感恩。
感恩的建立,都是从小事开始渗入的。
三、培育感恩最有效的3个途径欣赏自己,相信自己有选择的能力
选择权,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行为的主载者,有权利选择做与不做、成为与不成为。
小明,15岁,初二的学生,因长期讨厌学习,出现了严重的厌学症状,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发现常用的一些方法都没什么效果,有一天医生对小明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你可以选择学习或不学习,你也可以选择快乐和痛苦,但你不要用逃避来面对现实,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你都还没去体验,而你宁愿选择让自己痛苦吗?医生的这番话,突然让小明的眼神变得不一样,自那以后,小明开始配合医生的治疗。
某些心理问题,是一个人自己内在的选择。对他人的欣赏力
有时我们总会不经意关注别人不好的一面,用挑剔的眼光评论他人。是因为,缺少了欣赏,不懂得欣赏。一个人如果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自己就会慢慢变得消极;而如果一个人经常看到他人的优点,自己也会变得更优秀。
让孩子多去发现周围人的优点,表达对他们的欣赏。心怀敬畏之心
建立孩子对父母的敬畏之心,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父母要跟孩子做“朋友”,这种朋友绝对不是替代了父母角色的“朋友”,只是父母要更多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但绝不是称兄道弟的那种。所以,父母的角色要建立好,可以是慈父严母,也可以是慈母严父。
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大为、王胜男与林妙妙这三口之家,就诠释出了“严母慈父”的关系。爸爸与女儿之间看似亲密如朋友,但爸爸却是在用一种慈父的关爱立场,对女儿的成长进行帮助引导。
培养感恩,要立足日常生活,培育感恩的习惯和生活态度。从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发现美好。
父母用尽一生的努力,是希望孩子能成人、成才。家长切莫铸就错误的教育,让一味地付出,最后变为孩子不知感恩、不知努力的回报!
感恩节送上我的祝福,愿我们都能心怀感恩,遇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