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白釉有玉壁底碗、注壶、瓶类;黄釉器有碗、注壶等)。但唐代定窑瓷器还较为粗糙简单,但在五代中后期定窑出现了一次本质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在施化妆土,胎釉呈现精和薄的特点。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以精细白瓷著称,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红色者为红定,珍稀传世极少。由于质量精良、风格淡雅,在北宋末年曾被选为宫廷用瓷。
定窑系,北宋及至金代时期北方著名窑口之一,其以烧制白瓷而驰名。定窑系瓷器以白釉为多,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多种釉色品种,皆十分珍贵,从收藏角度来说,及至今天其仍为宋瓷珍品。
就定窑系白瓷而言,其胎土细腻,胎质较薄而有光泽,釉色纯白而滋润。器形较为丰富,盘、碗、灯、炉、盒、瓶、枕等等,可谓多种多样。在遗存的诸多器形中,有的相对多见,有的则十分罕见。
此藏品为定窑系白釉大碗,撇口、斜腹、圈足,覆烧、口沿留有涩圈。其釉色纯正,温润有加,亮而不贼。包浆则是凸显滋润老道。其身满釉,足底部洒釉而可见白胎质地,细密而坚实。而且非常薄,显示出定窑工匠们高超的拉坯技艺。釉色不是典型的定窑牙白色而是稍有点泛黄,有明显的竹丝刷痕。垂釉(俗称流泪)集中在碗的一边。碗底足修胎不甚精细,留有指甲抓痕,这也是定窑覆烧器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