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0日,市委书记赖泽华率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安徽省合肥市,“打卡”这座创新型“网红”城市,学习合肥在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会见我市代表团一行,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陪同有关考察活动。
新能源汽车的佼佼者蔚来、领军智能语音产业的科大讯飞、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华米科技、打破平板显示国际垄断的京东方、引领动力能源发展的国轩高科……这一长串名单,象征着创新在一座城市的胜利。为领略创新顶流企业风采,探寻合肥现象级产业地标炼成背后的故事,我市代表团到合柴1972、安徽创新馆、蔚来汽车中国总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彩虹光伏有限公司、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滨湖科学城展馆、中国声谷、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地考察。
新世纪初期的合肥,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然而,过去15年,合肥GDP从2004年的全国第76名,跃居到2019年的第21名,在全国城市中经济增速排名第一,一路狂飙进入新一线城市行列。解释这种现象只有两句话:视创新如生命、抓创新像拼命。多年来,合肥把创新作为最大标识、最大动能和最大潜力,一批风口企业在这里根植,先后吸引了京东方、长鑫半导体、蔚来汽车等风口企业,孵化了科大讯飞等创新型企业,撑起“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现象级产业地标。
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之际,合肥在全市一年财政收入只有300亿的情况下,拿出百亿级的超大手笔引进显示屏龙头企业京东方。合肥政府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作用,以30亿元的国有资本撬动60亿元的社会资本,一举化解了资金难题,探索国有资本引领产业发展的“合肥模式”。京东方落户合肥,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集聚了7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千亿级的全产业链集群。由此,也拉开了合肥不断缔造产业“无中生有”奇迹的序幕。
回头来看,当初这一有点“豪赌”性质的行为,实质上是眼界、魄力与胆识的结合。在这方面,合肥总结了一条心得——对于创新的事,我们并不紧盯着“挣钱”,也不图一味“省钱”,只要是“值钱”的,我们都舍得“花钱”。
合肥还有一个常年驻外的强力招商团队,业界描述其为“像投行一样精密运行,一个项目只要谈一次,就知道这个项目有没有希望”。对12个重点行业实行“链长制”,“挨着上下游产业链挖,直到全产业链打通;市场需要什么企业,政府就去谈什么企业”。
没有城市不重视创新、大抓创新,要脱颖而出绝非易事。合肥提出,努力做最好的,不是最好就学习最好的。“对一切制约创新的藩篱,纵有千难万险也要力争推倒;对一切有利创新的事情,想尽千方百计也要力争做到;对一切勇于创新的人才,踏遍千山万水也要力争请到”。
人人讲创新、事事重创新、处处有创新。合肥之行,让中山代表团成员真切感受到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气息。
市科技局局长尹明说,合肥是国家的三大综合性科学创新中心之一,拥有全国22个大科学装置中的6个,同时在新规划建设的16个大科学装置里面,合肥又占了两个。下一步,中山要见贤思齐,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学习合肥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打造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这样一种奋斗精神。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像合肥一样下大力气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我们自己的优质创新型企业。
市财政局局长陈晖东说,这次考察调研有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市财政如何集中财力办大事、成大事。要准确把握重点方向,将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要切实加强前瞻谋划,秉承“先谋事再排钱”的预算编制方法,特别重视重大项目的前瞻谋划,将一些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项目谋划好,提高财政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要推动绩效预算深度融合,解决“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问题。
东凤镇党委书记罗绮冬说,这次考察的几个城市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挖掘、社会治理方面有很多先进经验。接下来将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抓住东凤镇“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升格为“中国小家电创新基地”的机遇,进一步做好转型升级大文章,推动小家电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依托东凤镇智慧城镇运营管理中心、智慧城镇创新研究院,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要全力推进低效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加快“工改工”步伐,试点先行,整体谋划,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在合肥期间,我市代表团还前往包公园,聆听宋代名臣包拯生平事迹,从“不持一砚归”等感人历史细节中,接受廉政主题教育。
市领导陈文锋、欧阳贵有、杨文龙、李长春、雷岳龙、叶红光参加有关活动。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郭锦润
◆图+5/记者 夏升权
◆编辑:袁凤云
◆二审:彭晓剑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