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换个角度看西湖② 杭州有朵智慧“云”云栖小镇写就的创业创新故事

2020-11-21新闻8

云栖大会、2050大会、空天信息大会、城市大脑峰会……说起这些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科技会议,总离不开它们的永久落户地——云栖小镇。从最初籍籍无名的西湖区转塘科技经济园区,转型成为第一个云计算产业园,成为特色小镇的发源地……无数的奇迹在云栖小镇迸发。

从最早布局云计算产业,成功研发“飞天5K”云操作系统,实现中国云计算从无到有的突破,到成功孕育城市大脑,云栖小镇正朝着“全国数字经济第一镇”不断迈进。这其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由杭州市数据资源局和西湖区人民政府两级合力共建的杭州城市大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正在全面承接城市大脑的产业创新,为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云栖小镇已集聚阿里云、数梦工场等企业2000余家,其中涉云企业占比超过70%,涵盖云智能、城市大脑、空天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板块。

触电云计算,构建云生态

谁曾想,如今闻名遐迩的云栖小镇,早在9年前只是西湖区一个城郊结合部的传统工业园区——转塘科技经济园区。那个时候,云计算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传统园区触电云计算,成为“敢吃螃蟹第一人”,更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2011年,转塘科技经济园区转变发展思路,主动寻求园区转型升级,逐渐锁定了云计算产业。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片土地的腾飞,正是云计算起了重要的引擎作用。

“‘云栖小镇’致力于做一个中国云计算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其中既有大中企业,也有仅几位员工的创业企业,是真正追求云计算技术的伙伴的联盟。”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栖小镇名誉镇长王坚曾谈到云栖小镇,如是说。

零云智控的CEO王孟秋在创立企业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云栖小镇作为“大本营”。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小镇具有创新的基因。”

作为一家专注无人机研发设计应用的企业,零云智控生产的“零云一号” 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到安防巡逻、国防、房屋建筑的侦察、远程看房等更多的领域。

他举例说,“要知道一个森林有多少棵树?我们通过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后,云栖小镇的生态企业可以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就可以高效地得出数据结果。”

“入驻小镇后,无论是配套服务,还是业务拓展、产业发展,云栖小镇都给予了很大支持。”王孟秋由衷地感叹。值得一提的是,零云智控还是杭州城市大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生态企业之一。

政产研协同,孕育城市大脑

让城市会思考,让治理更高效,开启杭州这座城市“幸福密码”的正是城市大脑。

2018年10月,杭州城市大脑开启百日攻坚。年底,杭州城市大脑的中枢体系基本建成,杭州城市大脑综合版发布,从治堵迈向治城。

2019年底,杭州城市大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落户云栖小镇。一方面,通过政府专班、科研机构、生态企业协同发展,共同服务于城市治理创新;另一方面,以杭州城市大脑实践为基础,打造城市大脑产业集群。

在基地孵化出的企业——云仰科技,在11天内设计研发“亲清在线”新型政商关系平台,为杭州“战疫情、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云仰科技CEO方彦彬看来,杭州城市大脑发源于云栖小镇,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城市大脑本身建立在云计算、大数据之上,这需要深厚的产业基础,云栖小镇有这个先天性的优势。小镇深知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会更有针对性地给予一系列政策扶持。”

基地协同城市大脑生态企业不断探索,致力于用市场化的方式把杭州城市大脑的建设经验带到世界各个城市。

无论是成功研发了“亲清在线”,还是成功将杭州城市大脑“移载”到其它城市,云仰科技始终不遗余力。方彦彬对云栖小镇充满感激,“我们在这里办公,直接拎包入驻。小镇的工作人员就像好朋友一样,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畅谈交流。”

他谈及,“从20多名工作人员,到现在的近150人,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小镇管委会除了给予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外,也经常召开生态企业的交流会,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

迈入2.0时代,小镇未来可期

2019年12月25日,云栖小镇正式启动2.0建设,打造“全国数字第一镇”。

目前,小镇的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将加快提升特色产业与环境,到2022年努力实现数字经济产值600亿元。

对于迈入2.0时代的云栖小镇,已经规划了一系列宏伟蓝图,给予更多想象的空间。小镇西部将建设800亩的石龙山园区,重点聚焦空天信息产业,布局高端智库和科研院所;小镇南部的双浦新区,将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园区。

此外,云栖小镇还修订了产业和人才政策,并启动新一轮景观环境建设,全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将文旅充分融合,使游客能够慕“云”而来,赏“云”而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