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4月,李自成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兵临北京城下并逆袭成功;崇祯皇帝被逼无奈,只能独自一人前往煤山上吊自杀,只有一个太监殉葬。220年后,曾国荃吉字营、鲍超霆军、彭玉麟水师攻破天京,将纵横大江南北长达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扑灭,实现了大清王朝的中兴,延长了国祚。明清两朝后期均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均政治腐败、军备废弛。不过,咸丰皇帝能将太平天国运动剿灭,并成功安抚西方列强;崇祯则葬送了祖宗江山,被李自成、张献忠逼得走投无路,天子殉国。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让咸丰回到两百年前的大明王朝,崇祯回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清朝,结果如何呢?纵横国史认为,咸丰可以将李自成和张献忠消灭,并成功阻止满清入主中原;崇祯则会被洪秀全击败,依然避免不了亡国之君的下场。
咸丰击杀李自成,困死满清三大招,招招致命。
第一招、兴办团练,利用地主武装剿灭李自成。明朝末年,军民合一的卫所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卫所兵不但打不过满洲八旗,连农民起义都无法平定;明朝末年真正具备战斗力的是卢象升的天雄军、孙传庭的秦军、关宁铁骑三支而已,其中前两支则带有“私人”色彩,类似于团练武装。事实证明,能够屡次击败农民军并敢于正面攻击清军的也就是这些“私人武装”,不过,崇祯并不鼓励团练武装的发展,他拒绝大臣提出编练一支类似“戚家军”的新式武装之建议。如果是咸丰担任大明皇帝,鼓励地主阶级编练军队是肯定的,而且还会大规模练兵,如同他鼓励曾国藩等人编练湘军一样。如此一来,李自成被消灭是板上钉钉的事,要知道,李自成在正常情况下都是被卢象升和孙传庭追着打哦。
第二招、推行厘金制度,保证粮饷供给,荡平女真。明军屡次被清军击败,其中之原因不在于八旗兵有多厉害,而是明军粮饷供应出现问题,以致不得不与清军决战于野外,吃了大亏。可以说,明朝是亡于财政体系的崩溃,而不是被李自成和满清夹击所败。如果是咸丰的话,财政问题应该压力不大,因为他会推行“厘金制度”,向过往商人征收重税,以补贴军费开支。只要军费足够,咸丰就可以加强宣府、大同、蓟门一带的防御,同时大力支持蒙古各部落反清,不让清兵绕道蒙古入关劫掠中原。此外,辽东用兵步步为营,让督师洪承畴统帅三军缓慢向前推进,卢象升(咸丰不会坑死他)做前锋大将,在多尔衮撤退之时连续发动攻击,不让其安心扎营,多尔衮估计难逃一死。只要多尔衮战败,皇太极要么选择与明军决战,要么困守沈阳;无论如何选择,结果都是失败。
第三招、不擅杀将帅,懂得重用人才,保大明无恙。在用人这一点上,崇祯做得不是一般差,在位十七年,内阁首辅换了五十多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帅要么被他坑死,要么被凌迟而死,好不冤枉。例如,大明最后的顶梁柱孙传庭,本有希望挽救大明,但兵马尚未练成,粮草尚未充足之际却被崇祯强令出关决战李自成,兵败身死;更倒霉的是,崇祯还是他“潜逃”,抚恤金都不舍得给。如若是咸丰帝,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等名将不会被坑死,反而能发挥各自的长处,一起来捍卫大明江山。要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军将领战败者数不胜数;曾国藩屡次战败不说,而且还经常违抗“圣旨”,拒绝出兵江浙。不过,咸丰依然不会拿他怎样,而且还让其担任两江总督,最终消灭了太平天国。
咸丰挽救了大明,那崇祯呢?因屡出昏招,最终便宜了洪秀全,大清被推翻。
清朝末年,清军的战斗力比之前的明军还要差,在象州中平甚至出现一千绿营兵被太平军七人追着打之闹剧;曾经日行千里的满洲八旗就更不用说,除了整天在京城里溜溜鸟,就剩下去茶楼喝两杯了。面对此种局面,崇祯该如何办?整天催着绿营和八旗去打仗,肯定必败无疑,北京被攻破也是迟早的事。不过,崇祯在被逼无奈之下,估计也会兴办团练,但不会重用。如果曾国藩经常战败,而且还常常违抗圣旨,屡次拒绝崇祯调兵之命令,估计下场比袁崇焕还惨。只要曾国藩一死,胡林翼、左宗棠虽然用兵厉害,但其威望不足以震慑湘军,湘军必将四分五裂。如此一来,洪秀全击败崇祯,建立“人间天国”的美梦也许就实现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咸丰挽救了大明,那地方势力也一样会崛起,中国还会出现类似军阀割据之局面。崇祯虽然被洪秀全击败,但地方势力并不会因此而做大,军阀无从诞生;至于洪秀全治理下的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度,那就有得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