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陈悦 记者 郑浩
文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名单公布,全国12个直辖市城区入选,其中上海市有5个,分别为闵行区、崇明区、松江区、金山区和青浦区。
青浦区的朱家角古镇 蒋立冬 摄
文明城区的创建,是上海以更优的供给满足人民需求,用最好的资源服务人民,提供更多的机遇成就每个人的生动体现。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街区干净了,绿化更多了,家门口的服务丰富了,精神生活也更加充实了。
在上海,人民至上的重要理念,正转化为造福于民的务实行动。人民城市,底色更暖心,亮色更耀眼。
环境宜居更舒心
住得是否舒心是衡量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尺。在文明城区的创建过程中,从安置到宜居,更多公共空间、绿色空间留给人民,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金山卫镇的“百草园” 微信公众号@ 金山卫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图
在金山卫镇的金康居民区——一处典型的动迁安置小区,村民身份转变了,但农耕习惯还未来得及转变,“毁绿种菜”现象是一直困扰社区管理的顽疾。当地居民区党支部反复走访调研,与居民协商,将社区活动中心南侧半亩地试点开辟为“百草园”,集中种植中草药,既保障了小区的绿化,又保留了居民的养生情结。
闵行区则通过开展菜市场及周边环境、校园周边、窗口服务等八大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公园、道路、河道、体育设施等九大类公共硬件设施达标工程,以及“五违四必”综合整治、河道水系治理、美丽家园、美丽乡村、美丽街区等建设整治,有力解决了环境脏乱差、城区基础弱的短板问题。
街区干净了,绿化更多了,郊区新城的宜居度和吸引力大大提升,居民的生活更加有品质。
松江区俯瞰图 松江区融媒体中心 图
松江老城区推进旧改后,58个旧街坊华丽转身、重放光彩。曾经外墙斑驳的南园子小区如今里里外外大变样,居住环境“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居民们幸福指数也更高了。传统节日里,大家聚在社区活动中心一起包饺子、品汤圆,其乐融融。
打造便民生活圈
解决了脏乱差的问题,居民生活如何更上一层楼?
松江区正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即在15分钟步行可达的范围内,配备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便民服务与公共活动空间。“下楼就有健身器材,步行5分钟就能到达菜场、超市,步行15分钟就到了方塔医院……”松江中山街道方西居民区居民姚翠英说,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她的生活便捷又轻松。
便捷之余,各区对菜场等公共空间进行升级改造,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崇明区的天峰菜场 微信公众号@文明崇明 图
在崇明区的天峰菜场,每个摊位都安装了电子屏,向顾客公开菜品、菜价等信息,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溯源。摊主亮证上岗,营业执照、健康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全部在电子屏上显示。有关部门还会每天进行抽样检测,涉及农药残留、瘦肉精等指标,以及是否有注水肉等,检测结果及时公示在市场醒目位置,如有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立即下架。
松江区也对区内50多家农贸市场进行规范化建设,要求菜场的瓜果水产等各种农贸产品摆放整齐、标识醒目,并建立食品药品快检科普站,可以对肉类、水产类、蔬菜类进行多项食品安全快速检查。
菜场、超市等构成的生活圈是离居民最近的生活功能区,其升级优化让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软硬文化双提升
一座文明城区,不仅要拼“颜值”,更要有“气质”。在文明城区的创建过程中,各区在硬件、软件上两手抓,文化空间陆续开放,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市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近年来,颜值与内涵兼具的实体书店、丰富多样的文博场馆、设计感极强的艺术园区纷纷向居民敞开大门,文化供给更趋常态化、平民化。松江博物馆既引进历史文化展览,也联合民间收藏队伍举办活动,让博物馆告别枯燥深奥,成为有温度的交流空间。
闵行区的城市书房 微信公众号@ 文明闵行 图
闵行加强邻里中心、文化课堂间、城市书房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阵地建设,彻底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的社区服务圈;建成市民修身基地34个、市民修身线路8条,形成上海合唱节、广场舞大赛、沪剧节、太极文化节四大文化特色品牌。
在崇明区,未成年人享有充分的文化资源。崇明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3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1家乡村学校少年宫、18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等免费接纳未成年人参观学习,全年累计接待未成年人5万余人次,2万多名乡村孩子从中受益。
用好用活文化资源,城市更有温度。
金山区把“好人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精神坐标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社会价值广泛认同的“金山好人”现象。例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张斯恒扎根农村,以爱学生、爱教育的大爱文化去呵护、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国好人郭卫锋办实体、做公益,为金山百姓筑起了一道医疗健康保护屏障。
人人都能参与
“对于创建文明城区,居民的态度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改变,从开始理解,到真正支持,最后主动参与进来。”家住崇明小港社区的居民钱秀芬说。70岁的钱秀芬退休前做了几十年的居委干部,如今又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创城工作中。
她说,在之前几十年的居委工作中,也参与过历年来多次小区环境大整治工作,但从没有哪次像如今的创城一样,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居民认同感和参与度如此之高。
汇集民智民力,上海正在不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
依靠社会力量,闵行开展了背街小巷、公共厕所、垃圾分类专项民主监督,实现全方位布点、嵌入式管理、大数据处置,形成“包干暗访制”“捆绑通报制”“专项督查制”的督查工作机制,成效显著。
闵行区背街小巷
这些年,“志愿闵行”建设全面推进。闵行区注册志愿者年度增加人数、志愿服务项目总时长和人均服务时长均名列上海市第一,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47.03万人,占常住人口18.5%,志愿服务项目35718个,志愿服务团队1724支,志愿者活跃度达到74%。
金山区则构建了“5分钟志愿服务圈”和“15分钟学习圈”。每年,金山好人、好人工作室都会聚集在金山好人公园,设摊为市民提供免费理发、量血压血糖、急救知识讲座等便民服务,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全面诠释金山好人文化和志愿精神。
以品质生活回应人民期待,以民智民力探寻善治密码,新入选的5个文明城区正是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明证。
文明城区的成功创建,向着上海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城市、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城市、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又迈进了一大步。
责任编辑:徐晓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