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后,对于它能获得12项提名,8个金像奖,我认为是实至名归。原本对于流量小鲜肉明星的演技并不怎么期待,但不得不说易烊千玺在影片中的表现让我很惊艳。而周冬雨的表现也符合其影后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呈现出了当下一个隐秘而又重要的问题:校园霸凌。
其实校园霸凌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少年时代也有,每个班级里,似乎总有那么几个人,是常年被欺负、被嘲笑的对象。而很多时候,这种霸凌都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的。似乎是某几个班霸、校霸开始欺负那几个特定对象之后,接着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开始自动疏远,并有鄙夷之情在内心蔓延开来。
在《少年的你》中也是如此,没有什么“不共戴天”的理由,胡小蝶就成了魏莱等人的霸凌对象。在冰冷的厕所里,三个女生向她扔去浸了水的卫生纸;被恐吓、被暴打,不间断地承受着欺凌……而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她说句话。不堪重负的她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当她摔死在教学楼前的平地上时,除了周冬雨饰演的陈念,所有的同学都在围观和拍照,互相传递信息,只有冷漠和看热闹的感觉。
电影的主体部分放在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身上,这些冷漠的、看热闹的旁观的青少年们被一笔带过。但是,今天,我想借此聊一聊“偏见”。
在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所著的《偏见的本质》一书中,提到了偏见形成背后的心理机制。虽然,戈登在这本书中主要以种族歧视和民族中心主义来阐释偏见的本质,但我认为它的一些原理同样适用于校园霸凌。
01 偏见背后的心理机制——顺应
戈登在“偏见的习得:顺应”这个章节中提到了一种民族中心的思维方式,他说这种思维方式就像是祖母的旧家具,人们有时尊敬它,珍视它,但更多时候,人们仅仅认为它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
没错,就是有一些社会文化给了人们一个现成的答案,人们会遵照去做,不问为什么,就因为它是熟悉的、令人安心的、理所当然的。比如,靠道路右边行走。没有人会去质疑它,这个就是传统。
在《少年的你》中,是什么样的传统使得旁观者们如此冷漠地对待被欺凌者呢?我想可能是这样一些信念:别人都不被欺负,就她被欺负,肯定她自己也有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莫管闲事……不管这些传统是否正确,但是从比较广泛的背景来看,这些文化的确烙印在我们的骨子里。尤其是这是一群即将高考的高中生,很显然在高考这件人生大事面前,其他的事都不应该占用过多的心理资源,采用现成的“答案”是最优的选择。
在我们年少时,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和被欺凌的同学其实并没有过多的交集,也不了解,但是因为他们时常被欺负,内心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偏见:被欺凌者本身就不好。而恰恰就是这种偏见,造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然大家都讨厌他们,那么就跟着一起讨厌。
以上所阐释的就是纯粹的顺应,习惯使然,为什么要去改变这种状况呢?它一直这么存在着,就遵照着这样做了。02 对个体具有功能意义的偏见
大约有一半的偏见态度只是单纯地出于对传统的顺应,而另一半的偏见态度则在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动机。这个动机对个体具有功能意义。当然这两种偏见态度并非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两者不同程度的混合体,处于一个连续的区间上。
对个体具有功能意义,怎么来理解呢?就是说一个人去顺应这种偏见,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能够达成自己的需求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安全、归属于某个团体,不受排斥是很突出的一个需求。
那么,无论是对被欺凌者的冷漠还是顺应着去疏远、讨厌甚至也一起去欺凌被欺凌者,其实就是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戈登在书中提到一个词“社交入场券”,我认为是很精准地解释了这些旁观者的心理的。
在《少年的你》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去顺应的后果是多么可怕。陈念仅仅因为同情胡小蝶,不想她惨死的样子被人围观,给她盖了一件衣服。就成了魏莱及其同伙的下一个欺凌对象。在她椅子上被倒红墨水、被踢下楼、被扒光拍裸照、被扇耳光、被暴打剪头发……当同班同学都收到陈念妈妈是骗子的信息的时候,他们都在围观和嘲笑陈念。在陈念上体育课时,没有人传递排球给她,没有人和她玩。陈念的遭遇与胡小蝶如出一辙。
青少年们为了保护自我,防止自己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就会主动疏远被欺凌者,如同电影中原本对陈念比较有好感的一个男生。在陈念成为魏莱一伙的欺凌对象之后,也很“聪明”地远离了她。
没人希望被主流群体孤立,特别是青少年。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对于被欺凌者的偏见是具有功能意义的。03 最初的偏见是怎么习得的
魏莱这伙人为什么要去欺凌他人,这种偏见最初是怎么习得的?在电影中,我们可以追溯到魏莱的家庭。魏莱的心理是扭曲的,在父母面前只能表现出“乖孩子”一面,被压抑了的“坏孩子”只能在其他环境中表现出来。刚好家境富裕、结交三教九流的魏莱有这个条件,在学校通过霸凌的方式去释放这种压抑。
戈登提到家庭氛围会影响孩子偏见的形成。具体而言,压制性的、苛刻的、批判过多的家庭——在这些家庭中父母的话就是法律——更可能会有利于群体偏见生根发芽。
我们从影片有限的对魏莱父亲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魏父是非常符合这些特点的。因为魏莱复读就很久没跟她说话,魏莱死后去停尸房认领尸体。一开始父母都愣在那里,然后紧接着魏父头也不回毅然决然地转头就走。试想,自己的女儿都死了,这位父亲没有一点悲伤的样子,仿佛躺在他面前的,只是一具和他丝毫没有关系的冰冷的尸体。可见,平时的家庭氛围中是怎样的压制、苛刻。
在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孩子很容易习得一种观念:主导人际关系的是权力和权威,而非宽容和信任。所以当他们在对待他人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没有平等的信念,只有阶级、等级。校园霸凌行为其实就是一个等级观念的产物:我比你更优越,我就可以欺负你。
而与之相反的养育方式,也就是宽容型的家庭会使得孩子倾向于宽容。
所以,其实校园霸凌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很多方面的。无论是社会立法、学校教育、家庭氛围塑造方面都是需要更多的努力的。
偏见仍然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如何让它不再造成伤害?我想无论是消除它,还是消除它带来的影响,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