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如何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第六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探讨行业焦点

2020-11-20新闻5

第六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现场。

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要如何适应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如何借助人工智能、5G等技术优势创新传播渠道,提升互动性、感染力?又如何在网络盗版技术易操作、碎片化观看趋势加深的情况下,捍卫视听作品的版权?……11月20日,第六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国家广电总局各司局、各省广电局、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专家近500人参会,与会者围绕跨界融合创新、音视频作品产权保护营销、5G大屏产业、广电+数字城市等前沿热点展开讨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冬在致辞中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视听领域也经受了重重考验。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新技术应用正在加速行业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应急广播、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共享平台等广泛应用,在夺取抗疫战役伟大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等主题主线,推动5G、大数据、融合直播等新兴技术加速发展。加快推进“智慧广电”建设,推动行业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为“十四五”规划育新机、开新局、谋新篇。

在主题峰会上,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正荣表示,电视媒体应基于5G和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智慧视听系统,着力构建跨屏,乃至无屏生态系统。只有建立智慧全媒体生态系统,实现资源云端化,内容垂直化,服务场景化和业态智能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媒体融合2.0的要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央视技术制作中心主任智卫也强调了技术对于媒体深度融合的驱动作用。他表示,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面推进深度融合,已明确要从传统技术布局向5G+4K/8K+AI战略格局转变,5G、4K/8K超高清、AI已成为总台建设国际新型主流媒体的最重要的技术支撑:“超高清视频产业5G网络建设发展迅速,其中,新闻媒体、智慧医疗、在线教育、VR/VR、赛事直播等为超高清视频相关5G应用关注度前十位。而创新超高清电视制播模式,要不断加快提升4K/8K超高清电视节目产能,加快提升4K/8K超高清电视节目质量,加快提升“VR视频+三维声”节目制作能力和节目质量,加快运用AI创新超高清电视生产流程。”

此外,来自多地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代表人也分享了城市广电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例如,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台)的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高顺青在会上提到,南京广电集团按照产品化、垂直化和去频道化的思路,以融媒化、移动化为目标,深度整合电视频道、广播频率和新媒体,打通介质区隔,实现融媒产品化、市场化的改革,开发适合多屏传播,多渠道分发,更好地服务城市形象传播,服务企业成长和服务市民生活的融媒产品。在他看来,城市广电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径再思考的关键在于:融屏转型, 融传播体系新使命;垂直为要,融传播平台新生态;流量生态,融传播内容新价值;技术赋能,融传播链条新升级。

11月20日大会当天,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与海淀区、石景山区、通州区、延庆区现场共同签署了《北京新视听示范应用试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首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启动仪式。

据悉,本次大会会议为期两天,在此期间,中国电视大会官网将提供网络高清直播服务,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零距离”收看大会盛况,让更多老百姓了解广电科技发展成果。此外主办方还精心开设了“新视听发展大讲堂”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大会”。

本次大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央视市场研究、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BIRTV组委会、北京广播电视台、歌华传媒集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全媒体公益委员会协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中广互联共同承办。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主办方供图编辑:江胜信责任编辑:陆正明

#行业互联网#5g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