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对性能的需求,人们开发出了跑车;为了满足多人出行以及商务的需求,人们开发出了MPV;为了满足险要路况的通行,人们开发出了越野SUV。可以说,消费者的需求,一直都是推动汽车市场进步的助推器。
而如今已经到了2020年,市场上各类车种大家都已经屡见不鲜,无论需求有多么刁钻总会有一些车型能满足我们。但看似丰富多彩的车型背后,却有一个上亿用户的市场一直被忽略,那就是伴随在无数人身边的网约车市场。
而今,随着滴滴发布了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这一局面到如今终于被打破。
如果说有一个汽车市场,每月活跃用户突破4亿,服务过全球5.5亿用户,5年内运送乘客量超过100亿人次,但却没有一款为其需求所专门打造的车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却是真实存在,作为如今出行一大途径的网约车市场,滴滴已经成为了该市场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但如今在滴滴平台上,却充斥着上百款各型各色的车型,从A级车到D级车,从轿车到SUV。
虽然更多的车型意味着更丰富的选择,但也意味着乘客想叫到一台自己满意的车全凭运气。而车型过多也导致,很多对车型不太了解的乘客每每找车都成了一大难题。
更不要说不同车型之间,对于乘客的友善程度都不一样,例如有些车型空间偏小,很难有一个舒适的坐姿;有些车型没有后排出风口,夏日时期备受煎熬;有些车型离地间隙偏高,老人与儿童上下车不太方便。
而与汽车朝夕相处的师傅,则更能了解其中的不便之处,例如长时间乘坐引起的颈椎、腰等部位的职业病;接单时复杂操作的不便利;寻找充电桩时的焦虑感;车辆高强度使用面临的维修保养问题等。
可以说,无论是乘客还是车主,大多数经常使用网约车的人群,都已经成了一个专业的评测人员,能够轻易地指出如今网约车当中存在哪些问题。
但无奈的是,由于如今的网约车基本都是传统家用车,其设计之初也只是为家庭用车而考量。因此即便这些问题已经是众人皆知,却始终无法进行改变,而这一切,恰恰是滴滴与比亚迪联合设计研发D1的初衷。
既然已经找到了网约车司机与乘客的痛点所在,作为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的D1,所要做的自然是一一解决这些痛点。因此,D1也是针对这种种问题开发而来,从其所具有的一些特质也不难看出,这就是一台更加专业的网约车。
为了满足最舒适的乘坐体验,D1设计为了一款MPV车型,4390/1850/1650mm的长宽高,以及2800mm的轴距。可以让后排有一个完全舒展的大空间,乘坐感受比肩很多C级轿车。
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D1还标配了电滑门,这也成为全国首款A级标配电滑门的MPV车型,比起很多更高级别的MPV更为厚道。而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例如电滑门拥有更大的进出开口,无论上下车都不用弯腰驼背,蜷成一团进出,更为兼顾乘客优雅。除了更好地照顾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以外,电滑门的另一重要作用则是保障安全性。
据悉,由开关门造成的事故是所有硬件事故中占比最高的,而滴滴每年上百亿次的出行服务,也意味着上百亿次的上下车开关门。即便再微小的概率在庞大的基数之下,危险性都会被放大无数倍,而电滑门则完美避免了"开门杀"这类的交通事故。
此外,在上下车这一小细节方面,D1还设置了自动点亮的迎宾灯,给乘客带来了更为尊贵的仪式感。
而进入到车内后,D1的贴心设计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放置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D1还设置了后排座椅背板,并且还集合了USB接口,纸巾,挂钩,杯托等配置。而后排座椅加热功能,空调温度调节,更是让车内冬夏都更为宜人。
而更高阶的则是后排娱乐大屏,屏幕之内提供了行程信息查看,空调温度控制,以及滴滴粒粒橙影音娱乐内容,还可以提供手机投屏功能,让乘客在出行途中也不会感到无聊。
作为一款更为专业的网约车,D1除了针对乘客进行深度定制化以外,同样为司机进行了专业的优化。而对于司机而言,汽车驾驶位就是其办公椅,乘坐的舒适很大程度上也是延长职业寿命的一大关键。
为此,D1首先在驾驶位座椅材质上下了功夫,整体偏硬的座椅材质,加上可电动调节的腰部支撑,保证了司机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乘坐感受,减少腰椎磨损。而座椅右侧的肘托,比起扶手箱而言更能让司机右手舒适放置。
除此之外,D1的还有一个创新性设计,就是其方向盘一键接单功能,可通过方向盘上桔色按键实现一键接单、完单。配合上可语音控制空调、电滑门开关,快速查找附近充电桩、停车场、洗手间的司机AI语音助手,让司机可以更专注于驾驶,无需分心。
最后,为了降低司机长时间驾驶引起的疲劳与松懈,D1还配备了一系列安全配置进行辅助。如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LDW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加上滴滴桔视驾驶安全系统,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司机与乘客的安全。
从2012年滴滴在北京上线,滴滴在这八年时间里对软件方面进行了不断优化,力求提高出行效率和品质。而软件的进步终究会有一个瓶颈,在到达上限后,硬件方面的配套也就成了一个必需品,而D1也是在这大背景之一顺理成章出现。
可以说,身为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的D1,并不只是加印上滴滴的标签与印记而已,其整个开发打造过程都是围绕着如何让司机开车更轻松,让乘客乘坐更舒适,让整个旅途更加趣味与安全。而这,在过去并没有任何一款车型能够做到。
如果把D1放在今年上市的一众新车来看,其在亮点和性能方面都称不上太过出色,但如果是放在网约车行业而言,却称得上是一次开创性的壮举。
在八年时间里,滴滴累积了上亿车主与用户的出行数据,其中的声音除了对滴滴的褒奖以外,也并不缺乏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而滴滴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也并未高高在上,善于聆听也是一个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汇总各类对于出行的意见与建议后,唯一能够将其统一改善的方法,无非是打造一台专门针对网约车出行的新车。因此,可以说D1既是一款产品,同时也是滴滴面对问题的一种态度,面对未来的一个出发点。
这一出发点,一方面体现在"全球首创"这一头衔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未来的思考上。从滴滴CEO程维的预想可以看出,到2025年的D3版本,可普及100万台,并搭载自动驾驶功能。而到了2030年的D3版本,则去掉驾驶舱,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从初代发布之际就已经窥探到未来10年后的发展方向,D1不仅是滴滴对过去八年网约车运营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十年出行的思考,是承载着网约车未来发展方向的载具。
D1对于大多数人只是一台更具特色的新车,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它却是承载着一个全新的理念。未来网约车出行所提供的不仅是一个平台,而是基于平台之下一套完整的出行方案,在这套方案之下,舒适、高效、安全也是不断奋进追求的目标。
一个开创性的新物种,首先迎来的很难是夸奖与包容,反倒容易是各种挑刺与质疑。但对于D1而言,其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开发出来的,其并非是最终版,未来也必定会伴随着各种改款升级。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有一款真正把我们当作是服务中心的车型出现,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