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四象归一,2020 vivo开发者大会勾勒数字生态

2020-11-20新闻9

2020年11月19日,2020 vivo开发者大会(以下简称VDC)在深圳举行,至此,中国市场排名靠前的几大手机品牌,全部拥有了自己的“开发者大会”。表面上看,VDC 2020是vivo第一次召开这个类型的大会,但其实在此之前,vivo面向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会议早已不止一次了。所以,还是说道说道吧。

“四条赛道”完善多元化竞争

在2018年,vivo就将自己在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力划分为了“短赛道”和“长赛道”。所谓“短赛道”,意指用户需要的一些技术和功能。这些技术和功能在厂商大规模的研发投放上,很快就会达到技术的上限,从而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vivo最早展开的屏幕指纹以及存在时间较短的升降摄像头,都符合“短赛道”的显著特征。而在另外一些技术领域,虽然短时间的高强度投入未必会产生明显收益,但只要长时间、持续地做积累,就会慢慢形成自身独特的技术壁垒。

在“长赛道”竞争力定义中,影像、设计、交互体验和性能设定这四个方面,就是vivo所圈定的四条“长赛道”。vivo会在这几个领域未来的技术演进过程中,保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增加技术储备和自己独到的理解力。

再看一下vivo现在在这四条长赛道上所取得的成绩:今年的X50系列,特别是X50 Pro/Pro+在影像上展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S7系列也始终保持在自拍机中的第一梯队;识别性出色的“双色云阶”设计开始贯穿vivo全系的产品线;充电、系统性能释放、稳定性等方面,vivo旗下的手机都相当出色……在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却有一个小小的遗憾:自2013年推出的FuntouchOS,无论在审美还是交互逻辑上,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特别是在线上用户之中,其口碑并不算好。所以这次借VDC的机会,vivo推出了酝酿已久的原OS(OriginOS),力图补上这块短板。

关于原OS的体验和解析,因为最早到我手上的体验机交由同事做评测,因此在本文中不敢做出太多评价,以后有机会用过再说细节。但是在这个大更新的操作系统身上,却能感受到vivo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比如在系统界面上做出更强的功能性整合,让用户进行App功能的直接调用。

这样的想法与目前业界一些公认的趋势颇为吻合,即App作为入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微信、支付宝之类的超级应用、小程序、快应用这样的浅入口,将会成为服务提供商和开发者面向消费者的新入口。用户不需要为很多用不着的功能再去特别安装一个笨重的应用程序,只需要进行服务或资讯的直接调用获取即可。

再比如听音乐,用户的核心需求是音乐资源和播放操作,寻找音乐资源等操作反而在次要位置,所以“原子随身听”这样的组件还是有它自己的思考。但要实现这样的想法,没有开发者的配合是不可能的。

剥离VDC前一天原OS发布会上对设计和交互那些“花哨”的元素,再回到操作系统的本身。既然大家都认可在未来3~5年,智能手机还会是用户众多使用场景中的核心装备,那么操作系统就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入口,它的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对用户来说,这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小世界;对vivo、开发者和服务提供商来说,操作系统就是一个巨大的平台。有那么多人每天沉浸在这个小世界中,就是无处不在的商机。

印象中,这是vivo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公开自己的互联网用户数据:2019年的vivo,在应用领域,国内月活跃用户达到3.6亿,日分发量达到8.9亿;在内容产品领域,vivo的视频用户月活达到1.2亿,浏览器达到2.4亿月活;在服务领域,vivo在负一屏等浅入口上提供了公交扫码、支付、旅游机票购买等服务,快应用达到了1.5亿月活,月使用量级超过10亿。

全球范围内,2019年全年,vivo在应用分发方面有2.4亿月度活跃用户和超过5200亿累积应用分发量;游戏分发方面有6000万活跃用户,年分发游戏50亿次;内容分发上覆盖3亿用户,浏览器日活达到1亿次,视频日活超过2000万次,电子书和音乐的日活达到3000次;海外服务方面,有1.3亿在网用户,应用商店和浏览器月活分别过亿。一时间,看到数据的我不禁恍惚,这样的活跃数据是来自互联网厂商还是手机厂商。

之前我说过,在互联网服务这块,头部手机厂商的收益都是千亿人民币级别的,很多人对此还抱着怀疑的态度。但当这些数据放在眼前时,你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平台和入口的重要性。用户对此的感知不会太明显,但作为开发者和服务提供商,这就是无比巨大的商机。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迈入巨头时代,互联网服务就成为稳定用户群赢取收益的最佳途径。

要不怎么说:卖出一台智能手机,才是用户与包括手机厂商在内的服务提供商建立关系的开始呢?毕竟很多消费者和我们这些专业用户不同,他们在日常使用中对于手机操作系统中原生功能的依赖度是远高于我们的。比如系统自带的浏览器,就是一个提供资讯和服务的超级入口。而开发者大会,就是手机厂商向开发者展现自己用户群体这个巨大平台吸金能力的机会——就算这些数据放在苹果的WWDC上还有些不够看,但也是很好的商机和平台不是?

当然,随着消费者重度使用手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这对于本来就有天生缺陷的安卓系统来说,考验愈发严格。在经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手机性能的退化程度成为很多手机厂商打造操作系统过程中的重点考量对象。还好,大部分普通用户对于手机卡顿这样的现象有着足够的宽容度,但厂商在对这类问题的解决上一点也不敢放松。

个人认为,vivo的手机在这方面的表现本来就不差,因此在本次VDC上花了不少功能宣讲的系统底层优化也就不用再重复了,只有经过足够长时间的验证,才能证明这些工作的有效性。

除了手机系统本身巨大的商机之外,多设备用户使用场景构建同样也是业界共识。但我更愿意把这种共识,看成是智能手机互联网业务的实体化——那些服务只不过是化成了一个个实体化的智能硬件罢了。所以在开发者大会上加入这样的环节并不奇怪,毕竟这需要系统底层的能力做支持。只不过个人认为在头部手机厂商中,vivo在多设备多场景方面的动作应该算是最慢的,还要加油才行啊。

Jovi InCar,智慧新空间

这次VDC上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环节,是发布了名为“Jovi InCar”智慧车载品牌,并推出了Jovi智能车载的vivo专属应用。它可以为vivo手机的用户,在公认的用户第二空间——车内,打造全新的数字生活体验。VDC当天下午,我采访了vivo软件策略总监欧阳坤先生,这款应用就是由他所带领的团队打造的。

Jovi智能车载是vivo与百度CarLife+、亿连、博泰等车机前后装厂商合作开发的。它的本质就是以手机应用的方式,与车机上的这些连接方案对接,实现投屏和操控。为什么在已经有百度CarLife+这类铺盖率很高的车机连接应用的前提下,vivo还要去做这样的应用呢?

欧阳坤总结了三个原因。第一,对于消费者,行车中使用手机是件危险性很高的事情,所以通过投屏的方式,将操作平台移植到车机,相对安全性会提升很多;第二,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厂商越来越发现,拥抱手机生态,让消费者能在车上也使用到性能和体验优秀的应用,对自家产品的用户增值很有好处;第三,对于合作伙伴和vivo本身,这都是可以获得共同提升的事情,共赢。

vivo在2018年9月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提出,未来要转型为智慧手机。而智慧手机未来又是一个巨大的连接中心,对此,vivo归类总结出了8个一级、22个二级与用户使用连接相关的场景,车联网就是8个重要的一级场景之一。规划之后,欧阳坤的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今年VDC上推出了这个应用。

由于“Jovi InCar”是一个嵌入了vivo手机系统底层的应用,所以无论是在连接的稳定性,还是系统的优化级上,都要比第三方应用更加适配。相对于第三方应用在使用中容易被进程误杀,系统级应用Jovi智能车载在高速路导航等场景中能够保持更加的稳定,进一步保障了用户的行车安全。

欧阳坤强调,Jovi智能车载这款应用被定义为vivo手机本身的能力,所以它在之前FuntouchOS和最新的原OS上都能正常使用,在2020年12月底前会准备好,2021年第一季度就会陆续向vivo手机用户进行推送。而根据vivo自己的用户数据调研显示,这项功能的推送将会给上百万vivo手机用户带来更好的车联网体验。

应用适配方面,目前已经对十几款主流应用进行了适配,到明年这个数量会上升到30款甚至更多。在屏幕兼容性方面,欧阳坤也表示不用担心,因为它本身就是以投屏方式进行的,最坏的情况下也会让用户得到基础的体验。需要考虑的倒是算力的问题,因为有些车型的接入是运用车机本身的算力,有些车型则是调用手机的算力,因此在不同车型的体验上会有一些差异。当然,调用算力强大的手机这一方式的体验是最好的。

不过,Jovi智能车载也并非只是一款简单的应用开发,在研发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照顾。首先就是连接的稳定性,目前vivo为了稳妥,还是采用了有线连接的方式(后续会向无线方向演进),而且会有专门的数据线推出,以增强接口的稳定性;其次,还需要把系统的一些能力剥离出来,针对车机进行优化。比如导航过程中,地图应用的优先级是最高的;第三,不同车型数据开放的程度不一样,一般来说,高端车型开放会比较有限,但低端一些的车型则更愿意交给这个应用做整体托管。

在使用场景上,Jovi智能车载也会带来更多好的体验。比如连续导航,行车+步行连续导航,这对于驾车到购物中心这种综合出行场景将会非常有用。同时,反向进行车位寻找这样的功能如果上线,也会避免出现“停车5分钟,找车1小时”的尴尬;随着Jovi智能车载与车机之间更多数据的打通,知晓车辆状况,比如是否锁车、升窗,远程启动等功能,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欧阳坤的团队与车企之间的慢慢磨合。

写在最后

客观来说,VDC、ODC、MIDC这样的开发者大会,与传统意义上的开发者大会是有些出入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我们慢慢都会适应这种形式的开发者大会。换个角度,称其为互联合作伙伴大会也未尝不可,微软不也曾有过WPC(WorldWide Partner Conference,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么?

与其纠结名字,倒不如把关注度放在大会本身的内容,放在厂商提出的愿景、战略和日后具体的行动上去,因为这其中体现出来的每一项内容,都可能和我们的数字生活息息相关,也和产业链上的每位合作者息息相关。叫行业生态也好,叫产业链也好,只有产生足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才能推动每一位参与者的良性发展。vivo若能真正在四条长赛道坚持投入,那最后它们合一的效果,将会相当可观。

#行业互联网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