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顾名思义这是明代十三位皇帝的陵寝。自明朝迁都北京后,直到朱由检自绝于煤山,除太祖朱元璋和南明皇帝外,其余的明朝帝王均葬于此。
游览首都北京,明十三陵是必去的历史景点。
它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造访过该景点的游客都知道,在这十三座陵寝中,仅明成祖朱棣陵前的石碑上有内容,其余十二座石碑均是“无字碑”,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古人向来奉行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对于帝王宗室而言尤其如此。在封建社会,但凡有点身份地位的人物,在故去以后都要修建考究的墓地,并请德高望重之人创作一段流芳百世的墓志铭。单从一个历史人物的墓志铭上,我们就能读到他生前的经历及功业。
身为古代社会至高无上的存在,皇帝同样重视其身后事。每个皇帝,都会斥巨资修建陵寝。然而,自朱棣以后的皇帝,为什么没给自己留下书写着丰功伟绩的墓志铭呢?难不成是因为他们觉得相比于太祖和成祖,他们执政时的功绩太微不足道,不足以开碑立传吗?亦或是膨胀到以为自己的功德已经超越前人,根本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述?
显然,这绝非正确答案。
到目前为止,史学界接受度比较高的原因有如下两种:
一、太祖朱元璋的遗训。
《帝陵图说》援引了朱元璋生前说过的一句话:“皇陵碑记,都是大臣们的粉饰之文,不能教育后世子孙。”
抛开残暴、嗜杀等负面标签,朱元璋其实是个颇为务实的皇帝。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是历史上对官僚阶层抵触最深的统治者。或许是因为老朱出身草根阶层,早年曾受到官僚阶层的欺压,所以自他上位之后便站在百姓的角度,处处针对士人。
身为皇帝的老朱将墓志铭当作“大臣们的粉饰之文”,这就相当于将所有翰林学士一竿子打死,只要敢写皇陵碑记,那就是谄谀小人。在皇帝手下做事的大臣,都是有自知之明的,既然朱老爷子都撂下这句话了,谁还敢顶风作案主动承认自己是只会粉饰太平的小人?因此,太祖的墓志铭是成祖朱棣写的,成祖的墓志铭则是仁宗朱高炽写的。
至少以这两辈来看,皇帝的墓志铭是由继任者来书写的。
既是如此,为什么自朱高炽之后的皇帝,都不写墓志铭了?
根据文献的记载,继朱高炽之后的六位皇帝死后都没有立碑(原因不明)。嘉靖是个喜欢浮华的皇帝,他为六位先祖补立了碑。嘉靖十五年,严嵩上表请求皇帝亲自为祖上撰写碑文,但当时的嘉靖满脑子都是声色犬马和炼丹飞升,连国家政务都没有精力去管,又哪来的“闲工夫”为老祖宗写碑文呢?
因此,直到嘉靖皇帝死在皇宫里,都没给祖宗写篇墓志铭。嘉靖之后的皇帝,将此作为传统保留下来。所以,每个皇帝过世后,仅在陵前立碑,却不立传。
二、明朝皇帝效仿武则天成风。
站在历史洪流面前,武则天绝对是个聪明人。“无字碑”上空无一字,既没有表述武曌生前的功绩,又没有记录下她犯下的错误,全由得后人评说。
自明朝中叶以后,明朝的皇帝大多荒废政务,或沉浸于酒色,或迷恋道术,他们的生平几乎没有“功绩”可言,就算是请翰林院里的老学究来粉饰一番,也说不出什么褒扬之词。如此下来,这些皇帝便干脆不留墓志铭了。
毕竟,不论他们在石碑上篆刻了多少丰功伟绩,他们生前做过的那点烂事都会被翻出来,这一点每个皇帝都心知肚明,所以,完全没有写碑文美化自己的必要。以至于,这些明朝皇帝都效仿立下无字碑的武则天,任由后人评说自己的身前功过。
当然,上述原因,只是后人猜测的结果,并无佐证支撑。
不论十二座石碑无字的真相是什么,后人对这些明朝皇帝的评说从未中断过。千百年来,人们始终为旧日的帝王津津乐道,他们生前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后人探讨的焦点。就像朱元璋说的那样,再多的粉饰之词都是徒劳,能经得起后人评说的才是真正的好皇帝。
相比于历史上的昏君暴君,明朝的皇帝虽然强不到哪里去,但他们都很有自知之明。昏庸也好,开明也罢,后人关注的绝非写在丰碑上的文字,皇帝一生的功过是非自有公论。
参考资料:
【《明十三陵》、《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