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脱贫攻坚主题电影“新农民”形象的呈现方式

2020-11-20新闻17

作者:江静雪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创作紧密结合“乡村振兴”主题,先后推出《十八洞村》《天渠》《闽宁镇》《秀美人生》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电影作品,愈发凸显出“注重发挥文化艺术的自身特点,在作品中凝聚正能量,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的创作趋势。电影《一点就到家》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该片以云南偏远农村为主要拍摄地点,以三个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黄路村创业成为“新农民”,最终实现“创业”“扶贫”双丰收为叙事主线,描绘了一幅“新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

“润物无声”的情感渲染

《一点就到家》运用“润物无声”的情感渲染,构建了三位活力四射的“新农民”形象。彭秀兵、李绍群独特的云南农村方言带有浓厚的喜剧色彩,显得十分亲切;“寸头”彭秀兵、“泡面头”李绍群、“斜刘海”魏晋北三人集“土味”与“中二”元素于一身,极具喜感。魏晋北初到黄路村“被小飞虫蜇”“被驴舔”“被牛撞”;彭秀兵在集市上承诺帮大家网购但需要“先付款后发货”后,被当成骗子打得鼻青脸肿;胖揍彭秀兵的茶农笑着来找彭秀兵拿咖啡树苗时,进行的那段充满怀疑的幽默对话……这些奇幻喜剧色彩的情节为电影增加了无数笑点。

喜气洋洋的故事情节和欢快俏皮的背景音乐营造了一种轻松喜乐的情感氛围,为三位“新农民”形象注入了鲜活灵动的生气,具有强烈的代入感,更容易使受众进入沉浸式的审美体验,获得对“脱贫攻坚”政治理念的深层感悟。

“随类赋彩”的视觉表达

《一点就到家》由80后导演许宏宇执导,他以“和谐流畅的标志性快剪”“梦幻明亮的多元化色彩”创作风格著称,塑造了“随类赋彩” 的“新农民”形象。

三位主人公形象塑造丰满立体:憨厚的“傻子”彭秀兵、固执的“疯子”李绍群、颓靡的“loser”魏晋北。“秀兵快递”创办者彭秀兵的工作服为暖色调“红色”,带给人温暖热情的审美感受,这与他反复强调的标志性台词“一点就到家”以及热情高涨、积极工作的画面形成山鸣谷应之效,红色正是对他诚实笃信的宝贵品质的隐喻。“为咖啡梦发疯”的村长之子李绍群为了研制普洱咖啡历经艰辛,其皮肤已被晒成泛着黝黑亮光的“土黄色”,即泥土的颜色,暗喻着他“农民的儿子”的身份。魏晋北在数次创业失败后绝望地想跳楼轻生,最后一刻被送快递的彭秀兵救下并到黄路村一起创业,他更像是一张被蒙上灰尘却具有无限可能的白纸,最终在两位朋友的帮助下拂去尘埃、寻回初心,于纯净的白纸上描绘出缤纷的色彩——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创业成功。

这三人正是回乡村创业的“新农民”代表,“普洱咖啡”“物流”“电商”三个关键词汇聚在黄路村这片土地上、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正是对“扶贫先扶志”和“扶贫必扶智”的生动实践。

“美善合一”的诗意升华

“美善合一”,是该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的核心。

李绍群和彭秀兵面对星雀咖啡提出的诱人条件虽心动不已,但得知星雀收购普洱咖啡的目的是让其消失,家乡的未来将不知何去何从,二人最终含泪选择了拒绝,体现了“舍小我而利公”的可敬精神和浓厚的“乡土情怀”。而魏晋北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愤怒、纠结、痛苦,以及回京看完心理医生后,再次作出重归黄路村的选择,恰好体现了他历经磨难后的成长、对初心的追寻以及对黄路村的爱。他们从最初的价值观各异到殊途同归——回到黄路村,将“远山树林的味道”推向世界。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因为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创业梦,更是乡村的未来,这正是对“美善合一”价值观的诗意升华。

当镜头从银幕转向现实,三位“新农民”亦是“后浪”一代的镜像影射,其重返初心、勇敢追梦的故事唤起了年轻受众内心的同频共振,对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面镜鉴意义。

作为一部将青春喜剧元素与脱贫攻坚主题巧妙融合的电影作品,《一点就到家》得到了年轻受众的一致喜爱,它像一束“光”,为此类电影的未来创作提供了新的审美参照。中国电影人更应积极主动地深入农村挖掘素材、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使“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深入人心,发挥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应有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江静雪)

来源: 湖南日报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