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阿拉身边的代表丨夏锋:让更多人打“飞的”来上海看戏

2020-11-20新闻22

一场《威尼斯商人》火爆到什么程度?牛庄路704号,中国大剧院门口,拖着拉杠箱的小姑娘排起长队等候进场,她们都是打着“飞的”来上海看戏的!

看看这场面,夏锋又乐了。原本,40来岁的“70后”夏锋,只要一走进“90后”中国大戏院,就两个字:开心!中国大戏院,曾经光辉岁月,未来又如何内外兼修擦亮上海文化品牌?两年来,这个问题,就是黄浦区人大代表,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夏锋的“核心关注”。

先看个视频

了解一下身边的他

迄今,我国仅存两座以“中国”命名的历史性老剧场。一座在天津,建于1934年,86岁;另一座,在上海,建于1930年,90岁。牛庄路,上海国际大都市里一个很“乡土”的路名,地处环人民广场演艺大世界,毗邻南京路步行街,这条路上藏着90岁的中国大戏院。

黄浦区人大代表夏锋

曾经,中国大戏院是上海京剧“四大舞台”之一。厉慧良、马连良、梅兰芳、孟小冬、李玉茹、周信芳等众多京剧名家名角都在这里登台献艺,留下了一段段戏史佳话,积淀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和城市记忆。2018年,中国大戏院历经6年改造后“时尚归来”。“目前,中国大戏院隶属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作为黄浦区‘一个中心五个集群’建设的一个重要引擎,修缮改造伊始就得到黄浦区全力支持。”夏锋说,为了打造符合国际标准、国内一流、以综合戏剧演出为主的专业剧场,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特邀英国专业剧场设计公司RHWL联手中方设计团队联合设计,历经6年匠心打磨,修旧如旧,再度盛装启程。

中国大戏院

尖塔、穹顶大莲花、三层观众厅……都是中国大戏院的建筑特色,修旧如旧的老建筑还增添了不少时尚元素。最为美轮美奂的,当属剧场观众厅穹顶,中心错落有致的两层共32瓣花瓣组成了一朵盛开的莲花,在灯光的烘托下,高浮雕莲花纹光影透叠,层次分明而又工整细腻,无处不彰显中国大戏院的温婉大气,古典又时尚。

“中国大戏院将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借助外力,市场运作,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打造出属于自己特色的剧场,与周边剧场形成错位竞争。”夏锋说,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大戏院要做好几件事,头一样,聘请国家话剧院首席导演田沁鑫为艺术总监,通过她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号召力整合资源,整合大光明集团黄浦剧场和大光明演艺经纪公司自身资源,逐步成为田沁鑫导演作品的上海首演地。

中国大戏院的目标是:成为名团名剧的中国首演地、新人新作的集聚地、创新戏剧的孵化地,最终形成既有剧场演出,又有作品出品的特色剧场,在演艺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中国大戏院

目标可否实现?夏锋在代表建议中分析:环人民广场区域剧场资源丰富,现有专业剧场22家,经授牌“演艺新空间”35家,剧场群功能更新也在不断推进。同时,环人民广场区域演艺基础深厚,市场活力充沛。2019年全年举办演出27742场,其中,中国首演、亚洲首演、全球首演剧目总计达80部;特别度身定制的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上海国际戏剧邀请展、上海国际喜剧节三大节展,加强了各剧场之间的协同发展,名家、名团、名剧纷至沓来,首演、首秀、首映频繁上演。这些,都为中国大戏院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更重要的是,上海打造“四个品牌”,就是中国大戏院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天时、地利、人和。“‘十四五’期间,一定会有更多人打着‘飞的’来上海看戏!”夏锋想想就笑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