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排量绝不是简配,而是技术真正的进步与升华

2020-11-20新闻17

"最大功率381马力,最大扭矩475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4.2秒",当时看到这组数据时,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很难相信这是一台原厂2.0升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所能拥有的参数。是的,在当年的量产车领域,没有一台同排量的四缸发动机能与AMGA45上所搭载的M133发动机相媲美。M133不仅获奖无数,也让AMGA45名声大噪,成为了那几年当之无愧的"钢炮之王"。

作为全球顶尖汽车赛事,F1赛车代表了当今汽车工业最高水平的技术。有资深车迷认为:F1赛车是介于科技与炼金术的模糊边界上的产物,其技术比民用车超前了10年。

尽管两者技术差距较大,但F1赛车依然引领了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更是民用车技术的孕育和实验场所。梅赛德斯-奔驰正是先驱者,早已将不少的赛车顶尖技术转化为民用。

我们都知道,AMG很善于制造发动机,但他们的"主营业务"在大家的印象中往往是那些大排量、多缸数发动机,当上一代AMGA45横空出世之时,这个来自Affalterbach的"伙计"第一次向我们展现了它在小排量四缸发动机方面的才华。

作为AMG部门推出的首款四缸引擎,M133设计的初衷就是一台小排量高性能发动机,从8.6:1超低的压缩比就可以看出,M133绝非是一台为了追求燃油经济性的小排量增压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是以代号M270的2.0升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作为蓝本制造而来,除了它们能够通用一些发动机附件,比如发电机、压缩机、启动机等等,其它并无太多相似之处。

就像侠客一般,强悍的武功必定离不开坚韧的躯壳和超出常人的筋骨。为此,M133发动机主体采用全铝材料,并通过砂芯(sandcores)铸造的方法而非压铸形式打造,以便添加更多高强度金属元素,以此可以提高M133缸体的强度。

为了保险起见,M133还采用了可以承受巨大缸压考验的刚性更好的封闭式水道设计。并且为了配合发动机本体,内部的活塞、连杆、曲轴、凸轮轴等组件均经过了单独设计、加强和优化。

M133的气缸壁采用了奔驰称作Nanoslide的缸壁镀膜技术,这项技术受到40多项专利的保护,甚至Nanoslide还用于减少梅赛德斯F1赛车发动机的内部摩擦。

Nanoslide缸壁镀膜技术使得缸壁具有镜面般光洁平整的表面,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当然是降低摩擦,同时具备非常高的耐磨性。

有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之后,工程师开始探索平衡于性能和稳定性之间的最大化调校。为此,工程师选择了一个大尺寸的涡轮增压器,同时采用了双涡管技术,其最大增压值理论上可以高达2.8bar(普通车辆的涡轮增压值0.8-1.0bar),不过为了稳定性和耐久性,增压值最终被调整到1.8bar。

什么是双涡管技术?直列4缸发动机气缸的点火顺序是1-3-4-2,4根排气歧管先分为两组,一组负责1、4缸排气,另一组负责2、3缸排气,然后再连接两组的排气分管进入一根排气总管,即4-2-1排气结构,最后推动涡轮。

如此一来,由于分割了4个气缸直接排气相互干扰的问题,每个气缸排气都是独立的,使得排气更高效,涡轮推动更顺畅。

有许多小伙伴会问了,为什么M133这么低的压缩比能产生如此高的功率和扭矩?这也是由于涡轮增压,进入气缸压缩前的空气密度很高,初始压力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且温度也有所提高,如果以自然吸气压缩比(通常在11左右),势必会产生爆震。

所以,看压缩比的同时先要确定发动机的形式,况且M133的增压强度高达1.8bar。另外,增压发动机由于初始压力和温暖温度的优势,使得压缩燃烧后能实现更佳的热效应,输出更强劲。

通过开发团队的细心打造,这台重量轻、运转灵活、防腐蚀、耐高温、耐高压、散热性强并且刚度和韧度协调稳定发动机就此诞生。

至此,小排量发动机也拥有了原先大排量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而且更环保且具有经济性。不要再认为换装小排量发动机就是简配了,就像F1赛车一样,虽然缸数和排量一直在减小,但车反而越来越快。

当然了大家不会只把M133带回家,陪伴你和亲朋好友的是AMGA45、AMGCLA45、AMGGLA45这三个颜值爆表的"大玩具",它们都有一颗沉着又暴躁的M133"心脏"。

即便在今天,它们的表现和潜力依旧抢眼,它们性格的两面性,还能让驾驭它的"侠客"不光体验到超强的稳定性,还能像梁山好汉般在必要的时刻尽洒疯狂。

这就是M133,是梅赛德斯-奔驰的骄傲,更是人类的骄傲。但你以为这就是2.0升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极限了吗?时代进步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快的多,AMG工程师绝不满足现状!

#奔驰#mg#宝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