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清灭亡后,庄士敦回国买了个岛,挂上大清龙旗,常年穿清朝官服

2020-11-20新闻14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处在各自社会发展的试验阶段,因此不管对哪个半球而言,把自己的意志和理想强加给另一方是不明智的。 ——庄士敦

1919年2月,还被软禁在紫禁城里的溥仪已经13岁了,过去的好几个月里,他都做了一回没有老师的学生,去年他的老师徐世昌就去当大总统了,对少年溥仪来说倒是乐得自由。

可这个月的这一天,他的新老师来了,是个洋人,叫庄士敦。溥仪对洋人没什么好感,一见面就拿着皇帝的架子让庄士敦下跪。庄士敦却是带着绅士的微笑,用流利的中文说了起来,大意跟文首引文差不多,总之就是他希望与溥仪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溥仪见庄士敦虽然是个洋人,但中文却说得格外利索,而且侃侃而谈之间还满是儒释思想,同时又放眼全球,眼界比他这个皇帝还要广不少,一时之间心中就生出百般敬仰,接受了这个老师。

中国通

1874年,庄士敦出生于英国苏格兰,长大之后有幸接触到东方文化,从此对中国产生了无限向往。在高校读书之时,庄士敦就用课余时间刻苦学习中文,等到1898年时,庄士敦的中文已经十分出色了。

同年,庄士敦通过考试进入了英国殖民部,因为中文水平极高而被派往香港。庄士敦终于踏上了他朝思暮想的土地,开始在民间各处学习,到后来,不仅他的中文更进一步 ,甚至还会了不少粤语。

因为能力出众,中文极优,他在中国的仕途也十分顺利。在中国算是彻底安定了下来的庄士敦,就开始到中国各地游览学习。1906年,对佛学尤为仰慕的他便由四川去了西藏,1908年的时候又上了五台山、普陀山等地。

此后,他又在中国各地游历,无论是江南苏杭还是东北华北,蒙古草原还是新疆大漠,庄士敦都一一走过,切实地了解了这片一直以来都十分神秘的东方国度,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切热爱者。

溥仪帝师

1918年,徐世昌就任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其子李经迈便各方联系,最终选择了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庄士敦作为溥仪新的老师。溥仪一开始并不服他,但庄士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了解以及西方先进思想和世界级的眼光彻底征服了年少的溥仪,开始认真跟着庄士敦学习。

溥仪未计较君臣之礼,庄士敦也不在意师生之分,两人既是师生,更是朋友。在1922年的时候,溥仪纳了一后一妃,大喜之日,溥仪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师,赠给了他一套“一品顶戴”,这是过去清朝的极高荣誉,虽然当时清朝已经不复存在,但心意还是很重的。

而这套顶戴也成为了庄士敦极其珍惜的物件。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庄士敦联络英方,帮助溥仪从紫禁城内脱身,而庄士敦也不再做溥仪的老师,重新回到英国辖区工作。

一生所爱

庄士敦的一生所爱,既是东方美丽的传统文化。他对儒家与佛家研究颇深,道家文化也颇有见解,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刻意向中国倾售基督教思想,而庄士敦却成为了第一个反对的人,他认为佛道两家思想比《圣经》要深刻得多,妄图以基督教思想消灭佛家道家是不正确也无法做到的。

因此,庄士敦一度还被标榜为“西方的叛徒”。但庄士敦却不以为意,他还专门研究了《论语》,并且由《论语》中的“士志于道”而给自己起字为“志道”。1930年,庄士敦卸任后回到了英国。

在英国,庄士敦以自己在中国研究中的各种材料,最后写成了一本书,名曰《紫禁城的黄昏》,西方一直以来就对东方颇为好奇,故而此书得以大卖。后来,庄士敦又写了许多著作,都得到了不错的反响。

而庄士敦一生未婚,最终靠着这些著作的收入过活。他还买下了一个小岛,在岛上修了松竹厅、皇帝厅和威海卫厅等等中式阁楼居室,并在岛内升起满洲龙旗,而溥仪赠给他的一品顶戴,则被他小心的存放在专门的陈列馆中。

有时候来了贵客,庄士敦还会将复杂的顶戴一一穿上,来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文化。事实上,回到英国后的庄士敦,就一直在学校任教宣扬中国文化。直到1938年,庄士敦去世,他对东方的眷念才就此停歇。

#清朝#溥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