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盐城,串场河湿地公园施工现场,挖机、打桩机、渣土车的运作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忙碌在各工作点位,一派忙而有序、热火朝天的景象。
2019年初,中交集团所属中交上航局建设者们投入江苏盐城防洪区水环境项目建设,承担了为盐城市区集中整治118条河道的重任,串场河湿地公园整治便是其中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的盐城河道沿岸水清岸绿、河畅景美,距离打造成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城市的美好愿景又近了一大步。
“水环境整治工程的基础在‘整’,核心在‘治’。守住清淤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让河水能持续清澈是目前施工的关键。”项目水生态负责人刘岩说道。目前,市区35条重度黑臭水体已经整治完成,但是如何坚守住胜利的果实,维护整治成效,进一步提升河道水质,实现“长治久清”,成了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生态修复治理以生物修复为基础,优化结合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工程技术,不仅能使清淤后的河道保持长久清澈,更能让天然的植物为河道景色增添生机和美感。为了让治理更具针对性、时效性,项目部专门成立了水生态治理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跟进各个重要阶段,提前勘察现场情况,合理布设修复方案。在防洪区内的东干渠、唐流河、前进河等河道设立“主战场”,并请来大自然中原有的绿色生物组成“四路大军”参与“作战”,吸收、降解、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形成一套天然的“防卫系统”,让水更清、景更美。
首先“登场”的是“光能战团”——粉绿狐尾藻、矮生美人蕉、黄花鸢尾、香蒲、再力花等浮水、挺水植物。远眺唐流河区域,“光能战团”的“卫兵”们,上半身在水面上吸收阳光,通过光合作用,为下半身形成一种好氧环境,持续为水下微生物供氧。而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下能有效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消化细菌的生长,从而去除氮磷等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然而河湖里的污染物种类繁杂,仅仅分解氮磷还不够,项目团队便派出了“潜水大军”——天然底质改良剂。经过探察,不同河道的污染程度不同,项目部便结合河道实际情况适量投入改良型环境修复剂。修复剂入水后,会立即释放出数以亿万计的抗氧化“微生物大军”。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快速分解黑臭污泥中的污染物,将底泥内源污染“敌军”一举歼灭。
前两路“大军”入水后,效果十分显著,但总有一些狡猾的“敌人”顺着水流四处“流窜”。此时,等待它们的是项目部早就备好的“拦截部队”——纳米纤维生态草。生态草具有很大的表面积,由供微生物附着的基底组成,就像一座座水下城池一般,不仅能为“光能战团”和“潜水大军”等“友军”提供落脚地,还能在遇到流窜的“敌军”时,将它们快速吸收降解,彻底截断它们的“退路”。
在“光能战团”“潜水大军”和“拦截部队”各显神通后,项目团队便会派出“重型装备部队”——人工曝气装置。项目团队在河道中布设曝气机、生物膜反应器等设备,为河道中的微生物不断提供氧气补给,弥补水体中的氧气消耗,加快水体的富氧过程,大幅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加快生物降解进程,有效改善水体指标。
经过“四路大军”的水生态“大作战”,如今的唐流河等河道上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曾经黑臭河道遍布的旧面貌已然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风景宜人的水上绿化带。中交建设者正在用智慧和汗水为市民打造“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水城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