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一件“生理大事”,有人习惯早晨起床后排便有人则习惯饭后排便,还有人晚上才有便意!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一天排便2、3次,或2、3天才拉一次大便,都是正常范围之内的次数。其实只要你的大便呈圆柱状、偏黄色且形状弯曲,排便时不费力,也没有便血、粘液等问题,而且还十分的规律,那么就都算正常。
但有些人几天不大便。那么,体内的屎去哪里了?
想要知道很多天不上厕所,体内的屎到底去哪了,首先要了解一下屎是怎么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吃进去的食物在经过肠胃的时候,会经过第一次吸收,食物的体积会有所减小,胃部无法消化的食物就会进入小肠,然后被小肠里的上皮细胞进行第二次的吸收。
这个时候食物里面大部分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就会被小肠吸收,而剩下的残渣进入大肠,剩下的营养物质与剩余的水分也会被大肠第三次吸收,最后进行干燥,那么就会被传送到直肠里面,最终形成大便。
对于正常人来说大便的时间应该是在30个小时左右一次,也就是1到2天进行一次排便。
不排便,屎去哪了?
其实没有被排出的大便并没有凭空的消失,而是停留在了肠道里面,因为长时间的憋着没有被及时排出,这样的话就会被肠道进行二次吸收,而大便里的水分再一次吸收后体积就会变小,那么就会在肠道里面进行堆积,而不是排出。
直肠里便便多了会怎样?
直肠的空间,是有限的,那么在长期憋便的情况下,那么就会残留大量的便便塞住直肠,直肠是有吸收功能的,会对这些残渣反复吸收,长时间会造成排泄阻碍。
所以在人憋便的时候,时间一久,便意就消失了,这是被反复消化的缘故,但这是在影响直肠的吸收和胃部的消化能力,对身体还是不好的。
时间一长,虽然便意或许会消失,但是也会出现潜在的问题,那就是便秘了!可能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疼痛的问题,这时候想后悔,那可就来不及了!
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在没有特殊的情况时,尽量做到有便意就是上厕所,让自己的直肠保持畅通,让肠胃能有一个良好的消化环境!
排便改掉4个坏毛病!
01
忍着憋着,错过了便意
有便意了就要及时去,忙的时候一等再等,忍着憋着,等你有空了,便意走了就再也不回来,容易造成习惯性便秘。
02
便便时不专一
蹲坑时,手机、报纸、烟都是便便干扰器,扰乱大脑给括约肌发布的排便指令,而且,蹲厕的时间过长会让括约肌充血,形成静脉血管曲张,招来痔疮。
03
等便便等“上瘾”
有些人经常花上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等便便,或者等排便结束,还要意犹未尽地继续蹲会,这都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建议,每天排便时应该集中精力,争取10分钟内“解决问题”。
04
只吃素
膳食纤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素食粗纤维的确有利于粪便的排出,但前提是肠道要有一定的推动力,而这推动力多来自肠道中的油脂(油脂在肠道中扮演着“润滑剂”的角色),如果没有它,肠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粗纤维食物的水分被肠道吸收后全部堵塞在肠道中,更容易导致便秘。
特别是胃肠功能差的人,只吃素反而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所以,合理的饮食搭配,多喝水,多运动,才是通便的真正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