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古称宛丘、陈州,是远古时期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定都和长眠之地。太昊陵,(俗称“人祖爷庙”)位于淮阳之北,因太昊陵的存在,民间自发形成了太昊陵庙会。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各方民众扶老携幼,云集淮阳,朝祖进香,太昊陵庙会是中原大地上最古老的庙会之一。
太昊陵庙会上,古风遗俗举目可见,琳琅满目的动物土偶泥泥狗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泥泥狗是对庙会上所有泥玩具的总称。在过去,有这样一句民谣在淮阳当地广为流传:“老斋公,慢慢走,给把泥泥狗,您老活到九十九。”在农业文明时代,泥泥狗因造型奇特,色彩艳丽,能吹出清亮动人的声音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应当地的风俗,赶会的老斋公(烧香的老太太)都会买许多的泥泥狗,一路走一路散,当作吉祥物送给亲友或儿童。
邵波是一名职业的泥泥狗艺人,长长的胡须,传统的服饰,透露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与执着。因长期从事泥泥狗的研究与创作,他又被评为“泥泥狗的优秀传承人”。邵波喜欢探究事物的根本,除了在空闲时博览群书,他亦喜欢走访研究,当地人经常能看到他行走在乡间做乡村文化生态的田野考察,朋友都说他像一个“修行人”。
上小学时,邵波和同龄孩子一样爱跟着大人赶庙会,家里给的零用钱基本都在人祖庙会上换了泥泥狗。上初中时,他收集的泥泥狗已经能装满好几个箱子。平时一有空他就会跑去老艺人家里看他们做泥泥狗,熟悉捏、塑、刻、染、绘等工艺流程,村里人经常能看到他带着满身泥巴和色彩回家,家里的窗台上更是摆满了他的“作品”。
如果说儿时邵波收集泥泥狗、学捏泥泥狗是小孩子爱玩的天性,那么长大后以之为业就是将爱好变成了专业。邵波把泥泥狗当成严肃的研究和创作对象,是从2000年开始,在外工作了几年的邵波回到老家淮阳,对本地的泥泥狗生存现状进行了认真实地考察。庙会期间,邵波每天向泥泥狗艺人了解市场行情,到他们家中了解工艺流程、收入情况。走访中他了解到,民间庙会本是维系泥泥狗基本生存的文化空间,由于外来新奇事物的大量涌入,人们可看可玩的东西变多了,庙会的生态也有所改变,传统泥泥狗手艺人的收入远非想象中的那样可观,他们中的不少人都转行谋生了。见到这样的场景,邵波悲伤不已:“泥泥狗历经数千年历史流变,延续着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蕴藏着伏羲、女娲神话遗迹,承载着古老东方文明的图腾印记,如果这些不能传承下去就太可惜了。”
于是邵波决定以之为业,为振兴家乡文化尽上属于自己的心力。他创立了邵波工作室,将积蓄尽数投入到对泥泥狗的学习、制作、搜集、研究和文化品牌推广上,边创作钻研,边拜师学艺。条件成熟后,又设立了淮阳泥泥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技艺传习所,致力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和传承发展。学术上的探索研究,构建了他对工艺美术专业泥泥狗技能和非遗文化的认知体系。在交谈中,邵波说自己最感谢的就是房国富、许传科、任国伦三位老师,“他们在人品、艺德方面修养都非常高,给了我很大的指导和帮助。”
如何将泥泥狗的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走向大众视野,与世界对话,是邵波一直追寻的目标和方向。
邵波认为,泥泥狗作为玩具的实用功能是其占据市场的重要优势,也是其赖以代代相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传统泥泥狗胎体大多沿用黄胶泥捏制,沉重且易碎,不便运输携带和长期保存。他在制作时大胆创新,在保持原有造型和艺术表现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引入陶器烧造技术,以陶土为原料并加以陶艺化空心处理,相比较而言,高温陶质的泥泥狗结实轻便,色彩也不易脱落,外观与传统的泥质泥泥狗几无区别,但收藏与艺术价值得以上升到新的高度。
在邵波看来,艺术的发展其实就是文化传承与形式创新的过程。在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中,他不断地寻找着捏泥泥狗的创意和灵感,所以他的作品看上去夸张、抽象却又别具美感。他设计制作的生肖系列、图腾系列分别荣获第六、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他以淮阳泥泥狗和龙湖荷花为题材设计制作的《荷花娃娃》成为2016淮阳首届春晚吉祥物,一经推出,就深受大家的喜爱。
在邵波工作室,我们见到了他制作的猴头燕、多头狗、猫拉猴等彩塑图腾作品,这些作品以黑底五彩或黑底白纹为主,朴拙而神秘,变形而夸张,在尊重与继承原始面貌的同时,又不失图腾艺术的风格,更具视觉冲击力,亦符合当代艺术审美。而且,过去泥泥狗是依托于传统庙会,手艺人挎着篮子沿街售卖;现在,邵波所制作的泥泥狗不仅注册了商标、设计了Logo、有了精美的包装,还有了各种宣传渠道和平台,在文化品牌的建立与传播方面进行了很大的创新。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作为新一代非遗传承人,邵波在传承前辈艺人身上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之余,敢于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为古老的民俗文化与民间工艺美术注入新鲜血液,赋予它们全新的魅力,“奋进”二字,或许就是邵波不懈前行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