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新冠疫情对航空业的中长期影响有哪些?后疫情时代航空业应该如何进行战略调整?11月18至19日,由民航资源网主办的2020民航趋势论坛在郑州举办,来自全球民航业的行业大咖围绕“育新机开新局,疫情常态下中国民航的突围之道与竞争力打造”的主题,展开热烈探讨,分享独到见解。
席卷全球的疫情导致航空业遭受重创。随着疫情趋稳并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全球航空业已有回暖之势。中国民航正在引领着全球航空业复苏的步伐,今年国庆假期,我国日均航班量以及旅客运输量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0%,其中国内航班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
然而,复苏背后隐藏的潜在危机也不容忽视,全球航空业仍面临重重危机。据国际航协预测,全球航空业的出行需求要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预计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将亏损843亿美元,净利润率下降20.1%。
“国际环境不断恶化,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及全球航空市场必然发生巨大变革。”现场专家认为,中国航司不仅需要刺激市场需求,还需要对供给侧进行调整,重新审视组织结构、商业模式、成本组成、运行系统等,抓住疫情带来的难得空档期,进行深入的结构性调整,为更好的渡过疫情危机、更好参与到全球航空市场竞争做好准备。
飞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郑洪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民航发展的根本,还是改革开放,主动融入国际、吸取历史教训、鼓励市场化竞争,回归到商业的本质。”他说,本届民航趋势论坛放到郑州来举办,很大程度上是来学习郑州机场的先进经验。今年以来,河南机场集团认真研判国内外航空货运发展形势,抢抓机遇,积极应变,坚持错位发展、创新发展,不断巩固郑州机场枢纽竞争优势,形成适应郑州机场货运高质量发展的“郑州模式”,在疫情时期和后疫情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航空货运逆势高速增长。
今年前10个月,郑州机场货运量单月增速有6个月居全国第1位,累计增速在全国主要机场中位居第1位,货运总量稳居全国第7位,国际地区货运量和全货机航班量均居全国第5位,客货运规模继续保持中部机场领先地位。特别是进入10月份旺季以来,郑州机场货运发展频创记录,其中10月份有2天单日货邮吞吐量突破3000吨,10月份单月完成货邮吞吐量6.8万吨,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底,在郑州机场运行的货运航空公司31家(国际地区24家),货运航线51条(国际地区41条)、通航城市63个(国际地区46个),通达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全球前20位枢纽航点中已通达16个;客运航空公司54家(国际地区18家),客运航线194条(国际地区27条),通航城市130个(国际地区24个)。
“在社会化精细化分工中,郑州机场正在逐步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依托‘空中丝绸之路’不断完善的国际化航空货运网络已提前建立起来,并向周边地区辐射。”郑洪峰说。
出席嘉宾认为,核心能力建设的关键是要有发展能力,补贴不是长久之计,关键还是从自身的发展能力下手。从机场的角度来讲,还是要回到航空产业方面来,要打造好机场平台,通过平台整合各类资源产生价值,同时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特别是通过流程再造,通过数据的汇聚分析,把数据当成资产来使用,研究把数据资产变现。
编辑:张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