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武则天退位,众人皆喜,姚崇却在哭,一年后大家发现:姚崇真聪明

2020-11-19新闻17

公元705年,唐朝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李显提前登基,逼武则天退位。因为当年是神龙元年,因此这场政变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皇帝生涯,同时也让李唐宗室重新登上皇位,对唐朝意义重大。

在“神龙政变”的过程中,有5个人功不可没,此5人分别是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李显登基后,这5人都先后被封王,因此人们把他们5人合称为“五王”。“五王”让皇权重归李氏,功劳巨大,然而,他们最终却都以悲剧收尾。而在“五王”之外,有一个大臣也参与了神龙政变,只是,他和五王不同的,他靠一场公开的哭泣,成为大赢家,此人就是唐朝著名宰相姚崇。

先简要说一下神龙政变,自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先后废掉了李显和李旦两个儿子,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武则天登基后,不仅大肆诛杀李唐宗室成员,而且宠信张易之、张宗昌两兄弟,并且曾有意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武三思。

后来,经狄仁杰等人的劝阻,武则天重立儿子李显为太子。只是,李显被母亲打压多年,一直小心翼翼。武则天的两位面首也欺凌太子李显,甚至逼李显杀死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这种局面让那些效忠于李唐的大臣们难以忍受。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张易之兄弟横行朝野。张柬之等“五王”联合羽林卫决定趁机铲除张易之兄弟,让太子李显重新登基。《资治通鉴》云:太后疾甚,麟台监张易之、春官侍郎张昌宗居中用事,张柬之、崔玄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诛之。

正月二十二日这天,张柬之等人从玄武门入宫,一方面控制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另一方面火速接李显来主持大局。李显事先并不知道此事,听闻要众人要拉自己发动政变,害怕至极,最终在大家的劝说下,李显才战战兢兢出来主持大局。因为若李显不出面,张柬之等人控制了武则天,就是谋反。而太子出面,张柬之等人就是拥立新皇登基,意义完全不同。

就这样,张柬之等人入长生殿诛杀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武则天醒来后,看到太子带兵包围长生殿,直到大势已去,于是答应提前禅位给李显,自己“安享晚年”。唐朝名臣姚崇本来在灵武任行军大总管,恰好在神龙政变之前回到京城,张柬之便拉拢姚崇共同参与此次政变。《资治通鉴》云:俄而姚元之自灵武至,柬之、彦范相谓曰:“事济矣!”遂以其谋告之。于是,姚崇就这样毫无准备的参与了这场政变,事成之后,唐中宗李显登基,张柬之等五人被封为“五王”,姚崇则因功被封梁县侯。

神龙政变中,姚崇虽然没有“五王”功高,但姚崇却比五王聪明。武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问起居。五公相庆,崇独流涕。即,武则天退位后,从长生殿迁往上阳宫,意味着武则天失去了朝堂的控制权。唐中宗李显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孝”,特地率领文武百官“欢送”武则天。张柬之等“五王”看到武则天退位这一幕,心中充满喜悦,纷纷相互庆贺,毕竟,他们创造了历史。然而,唯有姚崇一人没有和大家庆贺,他在哭泣,而且是当着大家的面哭泣。

按理说,姚崇是参与神龙政变的功臣,武则天退位,他应该高兴才对,他为什么要哭泣呢。姚崇的哭泣,迎来了众人的围观,张柬之便问姚崇:“老姚啊,现在太后退位,还政给陛下,正是举国庆贺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哭出来,会惹祸上身的。”没想到,当着众人的面,姚崇却说:“我虽然和你一起发动政变,但我也没立什么功劳。我和太后(武则天)君臣一场,如今分别之际,我忍不住哭了出来。”

大家一听姚崇这么说,也没人怪罪他,反而夸姚崇有情有义。姚崇此举,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一年后,人们才发现:姚崇真聪明!因为发动神龙政变的“五王”全部去世后(被杀或被贬病逝),只有姚崇还活着。原来,唐中宗李显登基后,他的妻子韦皇后擅权,联合安乐公主、武三思等人控制朝堂。

武三思是谁?他是武则天的亲侄子,是安乐公主的公公,更是唐中宗的亲家。所以,一年后,张柬之等“五王”很快被武三思排挤,张柬之以82岁的高龄被流放广东,气愤而死,其他四王皆被杀身亡。很多参与神龙政变的大臣都被牵连,唯独姚崇没有,因为他曾经公开为武则天哭过。冯梦龙曾评价姚崇这一招非常高明:崇逆知三思犹在,后将噬脐,而无如五王之不听何也。吁,崇真智矣哉!

意思是,姚崇心里明白,虽然武则天退位了,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还手握重权,而且他是唐中宗的爱女安乐公主的公公,所以短时间内武三思不会倒台。既然武三思仍在朝堂之上,那么他必将会对发动政变的官员发动报复。武则天退位,“五王”弹冠相庆,武三思必定不容。而姚崇公开为武则天哭了一场,让人看到他对武则天还有一丝忠心。所以说,姚崇才是最聪明的人,是最后的大赢家。

姚崇在唐睿宗、唐玄宗时期先后被得到重用,并且成为唐朝著名的宰相,为“唐朝四大名相”之一,他不仅有高超的政治能力,也有聪慧的头脑啊。

#隋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