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铁骑出击,偏安一隅的南宋与北方蒙古的生死较量

2020-11-19新闻13

导语:对于宋代我的印象一直都是停留在北宋的,在我看来北宋时期是宋朝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都较为繁盛的一个时期,虽然北方先后面临辽、金的进犯,西北面临西夏,彼此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是也互有胜负。因此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迅速、文化成就高,但是伴随北宋末年的政治制度的僵化,最终被金国攻破了都城开封,皇帝被俘,大量人口南移。随着宋高宗赵构的登基,南宋建立,在我眼中南宋一直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尤其是在南宋初年过后,南宋朝廷之中的主和派占据了上风,使得在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对峙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虽然是这样但是在与金之间的对峙中依旧互有胜负,但是在与蒙古于公元1234联手灭了金之后,至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仅仅经历了三十余年,南宋之孱弱不言而喻。

1、靖康之耻——南宋初立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掠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以及开封城中大量的王孙贵族、皇室宗亲等。同年四月康王赵构在今天河南商丘一带建立新的朝廷政权,指挥各地的军队展开对金的反击。但是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初,各地政治混乱,军队联系不便,金军继续南侵获得了较大的战果。但是伴随着政局逐渐稳定,南宋抗金军队逐渐完备,在韩世忠、岳飞等将领的带领下,以少胜多,金军仓促北还,而宋高宗则率领朝廷定都南京

宋高宗赵构

在宋高宗即位之初,有很多大臣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从开封沦陷再到商丘被迫,温州海上的漂泊生活使宋高宗厌倦了战争甚至又害怕战争,因此他极力反对北上收复失地,甚至对南宋初年的众多抗金将领的权力大肆收回,在这种情况下北伐成为了较为困难的事情。

抗金名将岳飞

另一方面是由于宋高宗本身的问题,本来作为康王,宋高宗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但是金人南下,开封被破宋徽宗、宋钦宗等人被俘,赵构才得以登基为帝。因此宋高宗担心一旦北伐成功,宋徽宗和宋钦宗必然会被接回来,而当时宋高宗自己的官员班底还未彻底稳固,许多旧臣希望解救身处金国的二帝回来。一旦回来,到时候必然会发生对皇位的争夺,因此宋高宗坚决不北伐。

2、蒙古南宋联手灭金——南宋的新的危机

虽然宋高宗之时并未北伐,而且之后南宋朝廷对待这件问题上也一直主和,认为依靠长久天险足以守住。但是金人却并未这样想,在长达一百余年里,金人多次南侵,南宋和金国的战争不断,虽各有胜负,但是南宋依旧处于下风。在宋孝宗的时候,北伐热情最为高涨,但是南宋由于丧失北方大片土地之后,军事实力下降,而且投降派屡次阻挠,因此北伐之事草草了之,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果。而后南宋一直保持着与金国的对峙,并且改革内政,发展经济。

金朝都城遗址

而南宋的政治命运的转折点是公元1232年蒙古使节来到了南宋建议双方联合灭金,并且答应在灭金之后将北方的土地归还南宋;同时金国也派遣了使节来到南宋,称述唇亡齿寒之理。其时宋廷之中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联蒙灭金,以报靖康之耻、国仇家恨,一派主张连金抗蒙,维持现在三方所形成的平衡。但是宋理宗坚决要报家仇国恨,忘记了南宋所处的危机四伏的环境,

宋理宗

最终在南宋以及蒙古两方的夹击之下,自1232年到1234年经过两年的灭金之战,金国彻底灭亡,但是伴随着金国的灭亡,南宋也开始面临新的危机。在灭金之战中,金国的军队主力在于蒙古的作战中已经所剩无几,因此宋军在频繁的捷报之中高估了军队的战斗力;而金国被灭,蒙古南下的障碍彻底消除,从联盟到敌人,就在那么一瞬间改变了。而南宋又即将面对新的威胁。

1、草原雄鹰的崛起——蒙古的强大

蒙古族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其崛起之路可谓困难之际,先是有契丹的压迫,后有女真族的压迫,而且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其文化、经济水平在当时都是落后于契丹以及女真的,但是蒙古族人的自强不息逐渐扭转了这种局面。而且伴随着金国的日益衰落,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统领之下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政权以及可以和金国抗衡的军事力量。

成吉思汗

伴随着蒙古部落的一统、草原政权的合一,蒙古人开始了极具侵略性质的扩张。蒙古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保持了一种原始的野性,对于被征讨之地往往血流成河,死伤无数,毫无仁义可言。这种扩张与契丹、女真等族扩张初期不同,契丹等民族的扩张虽然也具有侵略性质,但是往往注重财宝、粮食、人口的掠夺,是为了使自己的民族的综合实力有所增强。但是蒙古的扩张近乎只是为了领土以及财宝,那些向蒙古投降的地区还要好些,若是那些被征伐之地,往往被屠城、灭族,血腥之极。

西夏王陵

在这种血腥的扩张之下,从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开始,蒙古人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便一统整个北方,并且灭了西夏,打败了金国的主力部队,成为了当时整个亚欧大陆之上的霸主。之后又联宋灭金,彻底掌握了当时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向西征伐直至欧洲的大面积领土,可谓盛极一时。

2、南宋的危机

在南宋与蒙古联手灭了金国之后,双方有过非常短暂的一个和平期,因为双方在联手灭金之后,属于同盟关系。蒙古在经过长久的发展,其不断地学习中原文化,早已经和建立之初那种野蛮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双方还很有默契的在保持着一种同盟关系的道义,但是南宋却坐不住了,因为金国被灭,北方大片土地空虚,蒙古还未来得及派人镇守。而南宋本就无太多的险峻关隘可守,如果夺回开封、洛阳、商丘等地,南宋就可以恢复到北宋时期依靠黄河和北方民族对峙的态势,因此果断派人北上,收复失地。

忽必烈

但正是这样一个决定,却使南宋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前文已经提过,在灭金之战中,金国的军队主力已经损失殆尽,因此宋军进军极快,使得南宋将领高估了南宋军队的实力。以赵葵为主帅北伐将领,轻视蒙军,北上途中遭遇阻拦,大败而归,不仅仅没有夺取洛阳等地,反而精锐尽失,损失惨重,然而这只是南宋危机的开始,真正的危机是蒙古找到了出兵南下的理由。

公元1235年蒙军开始大规模南侵,但是由于蒙古内部出现政治动荡,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南宋得以喘息;但是随着忽必烈登上大汗之位,又开始了南侵,这次从公元1267年攻打襄阳开始到1279年崖山战败,南宋君臣跳海,仅仅历经了十二年,南宋便在蒙古铁蹄之下烟消云散。

1、北地尽失之下的无奈

南宋灭亡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在南宋建立不久,蒙古的崛起,打破了之前西夏、金国、南宋三国鼎立的局面。原本三国鼎立的局面是一个平衡的政治形势,因为论军事实力,三国其实相差不大,因此南宋得以喘息,甚至有时间去发展经济。

蒙古铁骑

但是蒙古的崛起,却打破了这种平衡,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蒙古一统北方,建立了疆域辽阔的蒙古帝国,灭掉西夏,连宋灭金,整个北方被蒙古收入囊中。南宋面临这种情况,可谓焦头烂额,因为南宋朝堂之上的政治家已经清楚的看到了未来,南宋与蒙古之间的战争是必不可免的,而且这场战争的赢家是谁已经不言而喻了。

南下的蒙古大军

北宋初年,失去了燕云十六州这个天然险隘,但是北宋还有黄河可守,但是南宋所面临的却还是黄河已失的形势,以及三面面敌的政治态势,蒙古崛起的步伐是无法阻挡的。仅仅凭借长江是远远不够的,自从失去北方大片土地之后,南宋的军队就一直以步兵为主,面对如洪流般的蒙古铁骑,南宋可谓有心无力,即便想要与蒙古死战却没有死战的资本。

2、偏安一隅所导致的军事实力的孱弱

南宋的灭亡在我看来就是自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开始就表现出一种懦弱感以及日渐增长的投降思想所导致的。自宋高宗开始,就因为各种政治原因不愿北伐,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北宋灭亡开始,宋人就表现出对北宋少数民族的敌意以及惧怕,这也是为什么南宋历代皇帝不愿北伐以及出现大批投降派的原因了。

"宋末三杰"陆秀夫

自宋高宗时便未能北伐,更不要提之后的皇帝以及统治集团了,因为一旦没有迈出这一步,便很难有机会再迈出去了。尤其是南宋末年,在与蒙古的对峙中,宋廷之中弥漫着投降的气息,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仅仅是文人无心抵抗,使得宋军内部也弥漫着对蒙古铁骑的惧怕。久而久之,军队的战斗力不断下降,在作战中屡屡失利,加上宋军以步军为主,当面临南下的蒙古铁骑时,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

总结:其实在我看来,如果南宋的主战派得到了重要,军队得到了好的训练,南宋未尝没有机会反败为胜,即便不能收复北地,亦可固守南方。在西北有巴蜀险峻作为依靠,蒙哥曾率军数万进攻蜀地,但是却未能成功,反而拖死了蒙哥;而忽必烈率军南侵时,围困襄阳六年,才得以继续南下。南宋并非没有可战之力,但是却缺少了可战之兵,从崖山军民共跳于海中可以看出,南宋的子民依旧没有丧失了血性。然而历史已然发生,逝者如斯,不可追,回首来看,更多的只是叹息以及无奈。

参考资料

《宋史》

《金史》

《元史》

何忠礼 《南宋史研究丛书:南宋全史》

#辽宋夏金#君王皇帝#元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