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诗经中的美学:采摘白蒿的人影,加工白蒿的身影,是流动的美

2020-11-19新闻13

白蒿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嫩苗可以食用,白蒿还具有药用价值。“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的蒿蒿当柴烧”这句老话,说的就是白蒿这种植物在农历三月里采摘就是茵陈,三月里采摘的白蒿药力最强,具有护肝的作用,时令节气对白蒿很重要。

农历四月里采摘的白蒿是野菜,可以食用,要是到了农历五月,白蒿就长成了蒿蒿草,既不能药用,也不能食用,只能当柴禾烧了。

在诗经时代,白蒿还是一种祭祀用品。而且贵族上层社会的妇女们是不用去做这些繁重的体力活的,她们生活中所需要的白蒿都是由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普通妇女来采摘,所供给。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这样一首描写采摘白蒿的诗《采蘩》,原诗如下: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一,对于诗中疑难的注释

(1)于以:语气发问词,往哪儿

(2)蘩(fán):植物名,也叫白蒿。可以生食或者蒸熟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养蚕的工具箔,还可以做熏蚊虫的火绳,也可以药用,在古代也是祭祀常用的祭品,用途广泛。

(3)沼:沼泽。

(4)沚(zhǐ):《说文》:“小渚曰沚。”诗中是指水中的小块陆地。

(5)事:此处指养蚕的事情。

(6)涧(jiàn):山涧,山间流水的小沟,也指山间小溪。

(7)宫:大的房子,诗中指祭祀时的宗庙。

(8)被(bì):诗中指妇女的发髻,将头发归拢在一起,扎于头顶、头侧、或者脑后盘绕成髻。《尚书·尧典》:“施加允恭克让,光被四表。”

(9)僮(tóng)僮:高耸的样子,是说发髻的形状,诗中指妇女的发髻盘于头顶。《说文》:“僮,未冠也。”

(10)夙:早晨。

(11)公:祭祀的意思。一说指公桑,指公侯家采白蒿养蚕的事情。

(12)祁(qí)祁:众多的样子。诗中指妇女们成群结队的样子。

(13)薄:急急忙忙的样子。《周南·芣苢》中有“薄言采之”,两处意思相同。

(14)归:回去的意思。

二,译文

在哪里采的白蒿呀?沼泽边、池塘边的沙洲上。

采这么多的白蒿干什么呀?公侯家里养蚕用的。

在哪里采的白蒿呀?在山间流淌的溪水旁边。

采这么多的白蒿干什么呀?公侯家里祭祀用的。

妇女们梳着高高的发髻,日夜在公侯家忙碌。

梳着发髻的妇女们成群结队,急匆匆的回家去。

三,历代对《采蘩》诗旨的定义

朱熹《诗集传》:“蘩,所以生蚕,盖古者后夫人有亲蚕之礼。此诗亦犹周南之有《葛覃》也。”

朱熹的这句话中的“蘩,所以生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用蘩编织养蚕的工具箔,蚕卵在箔中孵化,养蚕的器具就是叫做箔,但主要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的。朱熹由此认为“采蘩”就是为了养蚕。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说:“盖蚕方兴之始,三宫夫人、世妇皆入于室,其仆妇众多,蚕妇尤甚,僮僮然朝夕往来以供蚕事,不辨其人,但见首饰之招摇往还而已。蚕事既卒而后,三宫夫人、世妇又皆各言还归,其仆妇众多,蚕妇亦盛,祁祁然舒容缓步,徐徐而归。亦不辨其人,但见首饰之簇拥如云而已。 此蚕事始终景象如是。”

方玉润秉承了朱熹的说法,并且认为《采蘩》诗中就是说养蚕的事情,“僮僮”、“祁祁”体现了养蚕的蚕妇繁忙劳作的场景。

四,小话诗词认为

小话诗词认为,这是一首反应普通劳动者辛苦劳作的诗,采蘩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养蚕,因为从季节上判断,采蘩应该是春末夏初的这个时候,那么采蘩到底是要干什么呢?或者说蘩的用处是什么呢?

蘩也就是白蒿,小话诗词的家乡把白蒿也叫做火绳草,用割下来的白蒿的嫩茎搓成绳状的长条,约四五米长的样子,晒干后点燃会冒出烟,这种烟没有刺鼻的味道,反而有一股淡淡的白蒿味,可以用来熏蚊虫,这个传统自古以来就有。

所以小话诗词推测,诗经时代的人们已经就有这种用白蒿草熏蚊虫的经验了。当然白蒿在诗经时代还是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嫩苗蒸熟后可以食用。

综上几种白蒿的用途,可以认为,《采蘩》诗所反映的是在农历三、四月的节气里,家家户户的妇女们忙着采摘白蒿的场景。

他们采摘白蒿要编织养蚕的箔,还要用白蒿搓火绳,还要食用,还要药用,而且采摘白蒿的过程要持续一两个月的时间。

这个季节里除了采摘白蒿之外,自己的家里还有很多的农活需要做,还要给公侯家供给所需的白蒿,所以这个时间段的妇女们是非常忙碌的,他们没有闲暇的时间,甚至行走在路上也是一幅急匆匆的样子。

与路上的行人见面打招呼也只是简简单单的三言两语,简单的问候回答,不会驻足停下来慢慢的寒暄。所以这就是一首描写普通劳动者忙碌劳作采蘩场景的诗。

五,编辑采蘩者的身份

解读这首《采蘩》诗,判明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也是一个关键,主人公的身份明确了才能把握全诗所表达的感情。

毛亨在《毛诗序》中说:“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

《毛诗序》认为此诗是文王夫人的自咏之辞,说的是尽职“奉祭祀”的事情。显然太牵强附会了,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朱熹《诗经集传》中说:“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夫人能尽诚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朱熹认定采蘩者是诸侯夫人,是其家人写诗以赞美。这要比《毛诗序》进步了好多。

如果认为那辛勤“采蘩”、“夙夜在公”的是诸侯夫人的话,这种解释对整体诗意的理解来说,还是有失偏颇,仍然牵强一些,也是穿凿附会之说。

据《周礼·春官宗伯》称:“世妇,掌女宫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贾公彦疏谓“女宫”乃指有罪“从坐”、“没入县官”而供“役使”之女,又称“刑女”。

凡宫中祭祀涉及的“濯摡及粢盛之爨”,均由“女宫”担任。而此诗中的主人公,既称“夙夜在公”,又直指其所忙碌的地方为“公侯之宫”,则其口吻显示的身份,自是供“役使”的“女宫”之类无疑。

因此,把这首诗定为一首描写普通劳动者采蘩,忙碌劳作的场景的诗,这样才是合情合理的,这也是一首反映普通老百姓生活场景的诗。

六,小话诗词对《采蘩》的赏析解读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章节结构是复沓的形式,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三章叠咏,这首诗章节结构最大的特色在于前两章以一问一答。

末章写采蘩者的仪容,用“僮僮”、“祁祁”,言语虽简,而人物之仪态神情可现。一问一答的这种诗歌形式,明显地受了原始民歌的影响。

第一章:以问答的方式,言简意赅地表明采蘩的地点和采蘩的目的。

诗中采用的是短促的问答之语:在哪里采的白蒿呀?水洲中、池塘边。采这么多的白蒿干什么呀?公侯家里面用的。一问一答非常简短,但是说的非常清楚。

一群穿着朴素的家庭妇女们在池沼、山涧之间,采够了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白蒿,就就沿着山涧小路急急忙忙地返回家。

其实也能看出来采摘白蒿的妇女们没有闲暇时间也与问话者拉家常聊天,只是在回去的路途中,对询问者的匆匆回答。

第二章:重章叠唱,一唱三叹表明采蘩者人影绰绰的劳动美。

第二章的叠章重句,更加地显示出采摘白蒿的妇女们的忙碌无暇,更加能感觉出采摘白蒿的妇女们的匆匆身影,忙碌的身影早已在山涧的小路上人影绰绰,飘然而过。

当询问者还准备问些什么的时候,他们的身影已经远去了,在水洲中、池塘边人影绰绰采摘白蒿的忙碌身影,在问答中飘然而过。

第三章:采蘩者忙碌的工作写照。

第三章明显是一个过渡的章节,采白蒿的妇女们忙碌的身影从水洲中、池塘边,过渡到了另一场忙碌的场景当中,也就是要在公侯家里忙碌了。

公侯家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了。据《周礼》“世妇”注疏,在祭祀活动举行的前三天,前来公侯家干活的这些妇女们就要住宿在公侯家中,不能回家,因为要干许多诸如洗涤祭器、蒸煮、粢盛等一系列繁复的准备工作。

由于干的是祭祀的事情,诗经时代把祭祀看作是一件非常庄严重大的事情,所以妇女们就必须要注意自己的仪容,得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把头发扎起来,做成发髻。

这样一种“夙夜在公”的劳作,妇女们是非常辛苦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通宵达旦的熬夜加班。

诗中的巧妙之处在于对繁复的劳作没有着墨过多,只从她们高高的发髻“僮僮”和劳作妇女们人多“祁祁”的变化上着墨,便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妇女们人头攒动的辛勤劳作的画面。

《采蘩》在一声问答中结束了全诗,给人一种首尾照应的感觉。全篇诗中不管是急匆匆的答语,还是急匆匆的回家的身影,亦或是人头攒动的劳碌身影,都自始至终地道出了这些普通劳动者的辛苦与忙碌。

一句“薄言还归”的答句,让全诗在余音未尽中让人回味隽永。

小总结:

从以上分析看来,《毛诗序》对《采蘩》定义为诸侯夫人自咏,固属牵强附会;《诗经集传》认为是“家人”赞美夫人之作,也是穿凿。

其实穿行于诗中的,自始至终都是这些普通劳动者的辛苦与忙碌的身影,这样的身影就是一种美,是贯穿于时代的美,是诗经的中的美,是传承几千年的美。这种美是流动的,是流光溢彩的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学。

这首诗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对采蘩女子仪容的描写:用“僮僮”、“祁祁”,这两个叠词写采蘩者的仪容,言语简洁,而人物之仪态神情可现。可以说是传神之笔,也是全诗的一大亮点。

#诗词歌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