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锡林郭勒11月19日电 题:锡林郭勒草原深处建动物医院:大型手术、远程会诊、康复疗养
作者 奥蓝
牧民敖特根巴雅尔家的7岁大公牛最近捞回一条命。它之前与其它牛打架被顶伤,腹部一大块肉因没有及时处理而坏死,后期消化系统也出了问题。主人把它送到阿巴嘎旗兽医社会化服务中心动手术。缝了13针的它如今“留院观察”,每天都要输液。整个疗程花费约500元,而它的身价是18000元。
图为牧民正在缴费。伟勒斯 摄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中国四大草原之一,也是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畜牧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牛、羊、马等牲畜是牧民们的“命根子”。
为更好统筹资源、提升兽医现代化服务水平,为牧户提供专业、可靠的兽医诊疗服务,当地政府与内蒙古伊克塞畜牧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阿巴嘎旗兽医社会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兽医中心)。这也是当地首家大型专业兽医院,今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
图为张贴于兽医中心门口处的牲畜就诊流程图。奥蓝 摄
在这里,B超机、X光机、抽血化验机、恒温手术台等设备一应俱全,可以提供动物疫病监测诊断、远程会诊、专家坐诊、大型手术、康复治疗等服务。凭借专业的诊疗体系、合理的价格,以及牧民之间的口口相传,兽医中心最近“人气”颇旺。
敖特根巴雅尔的牛在这里并不孤单。它的隔壁,有被重新接骨的断腿种羊,有蹄部感染细菌的瘸腿牛犊,有缺乏微量元素而啃土不止的绵羊,有因肠粘膜全部脱落、拉稀一个月的小公牛,有牧户驱虫工作没做好而越来越瘦的羊,还有眼睛上长了瘤子的牛……
图为兽医中心的康复中心。奥蓝 摄
“病友们”都没有主人“陪床”,它们安静地在各自棚圈内或坐或卧或吃食,工作人员时不时地前来观测它们的状态。
“目前有18名工作人员,有主治兽医师、助理兽医师、仪器设备师、护理师、化验员、取药员、收银员等。”伟勒斯是兽医中心的人事主管,他向记者介绍说,其实大部分牲畜在还没送来的时候,专业的医疗服务就已经开始了。
“牧民发现牲畜生病后,会通过app、微信或者线下药店联系到我们。我们通过他们拍的小视频和照片来判断病情,并做一些应急处理。”敖登朝克图是这里的兽医师,他告诉记者,有些疾病牧民可以自己防治,有些需要医生出外诊,有些则需要送到该中心治疗。
图为牧民敖特根巴雅尔的牛,腹部被缝了13针。奥蓝 摄
伟勒斯告诉记者,如今约30%的治疗是在牧户家完成的。为了方便出外诊,兽医中心里大部分诊疗设备都是便携式、可移动的。“牧区条件毕竟有限,B超、血液分析等操作没有问题,大型手术等项目我们还是建议在中心里进行。”
“远程会诊真得很方便,而且如果有问题打一个电话就能把兽医请来,又省事又放心。”王泽民是当地出名的养牛大户,提及这项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兽医中心的门口张贴着就诊流程图,为第一次来的牧民提供方便。牲畜在门口经兽医师诊断,确定没有疫病或传染性疾病之后才能被允许消毒、进院诊疗。挂号、门诊、开药、办住院手续、签托管协议……就诊的每一步过程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图为正在康复中心输液的牛。奥蓝 摄
据了解,一些诸如创伤处理、炎症治疗等的简单小手术和康复治疗,3天左右可以出院,花费平均在300—400元;如果是刨腹产、瘤胃取物之类的大型手术和后期康复,花费大约在千元左右。
“中西医结合。我们在调理时以中药为主,同时也会配一些西药。”敖登朝克图告诉记者,如果必要时他们还会配合食疗。“之前有一匹马病得特别严重,光吃草是补不上营养的,我们给他提供了胡萝卜、鸡蛋、精饲料等‘加餐’。”
兽医中心还要求工作人员在牲畜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回访,一周一次,直到牲畜彻底康复为止。
“今年牧区草品质好、牲畜膘肥体壮,整体诊疗量偏少,而且冬季下雪交通不便,送来的牲畜不多。冬末春初的生产季才是旺季,到时候刨腹产之类的手术就会多起来了。”伟勒斯说道。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培养兽医人才也是兽医中心的重要任务。有好几名助理兽医师在给敖登朝克图打下手。“我们也希望大家都好好学、长本事,扩充到专业兽医队伍中。”
“冬天输液的液体太凉,所以需要用温水热一下再给牲畜注射,这是我这几天学到的小技巧。下一步我就要跟着老师学习做手术了。”“90后”的苏力德是一名助理兽医师,正在观察“病患”状态的他提及未来有点兴奋。
据阿巴嘎旗牧区现代化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提供资料显示,当地希望将兽医中心建设成集考察、合作、导诊、就医、跟踪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未来,当地将加大此类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推广力度,提升动物疫病远程会诊服务的覆盖。(完)
【编辑:丁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