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对穿衣颜色的限制在社会等级的维持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2020-11-19新闻8

我们从小到大看过的古装剧帝王穿的都是黄色的服装,并且明黄色的颜色几乎是帝王专属。其实一个颜色的衣服,能够被一个人专属,剩下所有人都不能穿,就是古代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体现。这当然是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不能想像的,因为现在的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穿衣风格。男孩子穿女装,女孩子穿男装都可以得到大部分的社会包容。任何人都有穿衣的自由,任何颜色也都有被所谓平民百姓穿上身的可能。如果我们今天说,只有上层阶级才可以吃猪肉,其他人都不能吃,势必会遭到我们的排斥和反对。但是在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下,任何在现代看起来没有常理的行为都能够得到合理化的解释。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的权力之大,也终于被我们现在的眼光明晰。他所拥有的不只是在朝堂之上的权力,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终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统治者一声令下,就能够强势介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而百姓的看作平常以及严苛的刑罚,让这些荒谬的事情再次成真。

图一:官服色彩区别

其实我们所知道的帝王专享一个颜色的情况,是要到隋唐的时候才得以确立的,而在这之前,虽然有相应的以颜色区分等级的制度,但是却没有如此深刻和强烈。但以颜色区分等级序列的相关习俗,从西周就已经开始。所以它的历史十分的久远,几乎是贯穿了整个封建王朝存在的时间。

同时对于颜色等级的划分也受到了当时的染料限制。比如在先秦时期,所规范的服饰具体颜色并不如之后汉唐时期的多。同时先秦时期所规范的颜色等级的划分也仅仅是区分了贵族和平民,而在贵族之间并没有更为详细的划分。同时或许因为是刚开始的原因,那时候也没有具体的系统的监督政策来完善相应的措施,以至于那时的划分还是十分混乱的。

图二:周朝官符

到了隋唐时期,以颜色区分尊卑等级的制度得到了分外的强化。每个人所应该穿的服饰颜色都得到了细致的规范,同时,也有了更加系统和严格的监督惩罚政策来确保相应服饰政策的实施,同时在官员内部之间也有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整个社会都以一种非常鲜明的颜色区分了开来。

然而在古代,颜色本身也有尊卑等级制度。也就是因为颜色本身的等级差别,之后的官服制度也能够因此而演变流传开来。也正是因为有颜色等级的历史,才让官服颜色有了可以借鉴的地方,毕竟在刚开始的时候,颜色的尊卑没有具体规范,也就不能因此而产生出来以颜色来区分等级制度的可能。

古代里,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正色自然是被人们所推崇并且尊敬的颜色,而间色是被认为扰乱了正色的存在,所以间色是不被人喜爱,或者说是不被当时的社会喜爱的。同时颜色本身的等级划分也是十分严苛,不能混用,在当时看来,"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就是在当时你穿什么颜色的睡衣也受到了限制。正色主要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而间色是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比如紫色、淡红色等。

图三:正色

说是官服颜色,实际上正色和间色的起源也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有关。而各个朝代分别选取不同的正色为最为尊崇的颜色,也都是根据那个朝代所信奉的阴阳五行为基础的。而阴阳五行所体现的,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农业大国的特色。那时候的人们相信"阴阳相生,以生万物",所以阴阳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了青、赤、黄、黑、白。

在隋唐以前的各个朝代,因为没有相对来说更为完整的官服色彩体系,所以他们所推崇的作为尊贵的颜色也都是不同的,这也是跟他们各个朝代所信奉的,或者说是推崇的不同的五行阴阳为基础。比如说夏朝崇尚木,所以他们以青色为最尊贵的颜色,商朝崇尚金,相应的就是白色。

刚才我们讲过,从夏商开始就已经有相应的崇尚五行的区别,所以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颜色等级制度的意识了,但是夏商历史相对来说不够完善,所以我们暂且以周朝为探寻颜色官服等级制度的开端。即使周朝的相应制度和技术比较落后,但是他们却几乎是做到了那个时代的极致。

图四:阴阳五行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服饰非常的复杂,周代的服饰大致可以分为冠、上衣,下裳,蔽膝和履,这几个最主要的部分。而在周朝,这几个部分也都有分别的等级颜色的规定。我们之前讲过,周朝是崇尚五行阴阳中的火,所以他们最尊崇的颜色是红色,也就是朱色,依次往下还有玄色,黄色和杂色。所以他们的相应服饰也主要是以这几种颜色为划分。

图五:唐朝官服

周朝服饰的严苛,同样也来自于周礼的建立。统治者和社会对于礼制的推崇和严格的遵守,规定了各个阶级相对应的权利,同时维护了封建等级的统治秩序。而当统治者将以颜色为区分等级制度的划分写进周礼时,人民因为普遍受到周礼的管制和教育,那么在一开始,人民就不会质疑这种制度的合理性,而是趋向于去尊崇。

所以在周礼的细致规范下,颜色等级制度被合理化,民众百姓默不作声的接受,也强化了统治者的阶级统治秩序,同时也让人民在日常生活之中,就能感受到封建等级差异的强化。通过颜色而达到的对民众思想的掌握,更是彰显了统治者对于社会的控制程度的增加。

图六:唐朝官服色彩区分

官服制度在周朝的时候就有,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相应的官职来管理帝王的服饰。那在这之后相应的思想就流传开来,到了隋朝的时候,是官服品色制度的最初形成时期,在唐高宗时得到了正式的确定。而之后的朝代,都基本上以唐朝确定的品色服制度为基础,即使做了些许改动,也仍然彰显的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强化。

唐朝的品色服制度,规定的不只是服饰颜色,同样也规定了腰带的颜色。而唐朝规定的颜色尊卑,吸收了之前阴阳五行说的思想,同时也作了更加固化的确定,也就是虽然政策还是那么几个尊卑色彩的划分,但是却并没有出现之前的一个朝代,一个尊贵颜色的现象。也是在唐朝,黄色为帝王专用色的习俗确立了下来,因为在唐高祖时,有人提出来,赤黄色是太阳的颜色,而太阳是帝王的象征。

图七:唐高宗

在古代,人们没有办法选择穿自己想要穿的衣服颜色,同时古代衣服的形制也不如现在多样,但是毕竟是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平民百姓所面临的现状,在我们现在看来不可思议,就是在当时理所应当的。可是现在的我们早已脱离了最高压制的束缚,却仍然被社会主流审美所裹挟。

基于特殊的现代背景,我们拥有多样的服饰,多样的文化,所以可供我们选择的服饰样式也十分的多元。但是选择穿那些,相对来说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服饰的孩子,却仍然遭受着社会的舆论攻击。除了依据他们所穿的是奇装异服的攻击之外,我们还受着社会主流审美的影响。似乎那些不被社会普遍审美所接纳的人,就穿衣自由也受到了限制。

图八:补子

在封建制度下,统治者对服装服饰的颜色划分,就是对封建等级制度最具有色彩力的展现。时光的洪流让我们没有办法切身体会到在当时环境下,百姓所生活的状况,以及具体的心理想法,所以他们究竟是看作平常还是怨声载道,我们也都无从得知。但对于统治者如此做法却又有合理和残忍的原因。对统治者来说,他所拥有的,能够掌控全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能力,正是彰显了他自身权力的庞大以及封建制度等级森严的特性。这为他能够带来非常大的好处,百姓的臣服心理,国家的统治胜利,都是他所能够得到的。但是对百姓来说,帝王意志无时无刻的介入,也让他们在生活之中频繁的意识到,自己天生低人一等。

如此想法自然最有利于帝王的统治,却不利于民众自我意识的培养。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扩大百姓对权力和金钱的渴望。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之后科举制度确立时,家家户户都以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能去朝廷当官为目的。当然人都是希望能往高处走一点,这当然无可厚非,那在现在的我们所能够从中提取到的,应当就是如今思想多元的社会现状同时,应该明确这种社会现状带给我们的好处,给予我们的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在现在,没有人能够剥夺我们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的权利,但是却仍然有很多声音在说,谁应该穿什么衣服,谁不应该在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选择是自我的,责任也是自我的,任何人都有穿衣自由,在不扰乱社会大环境秩序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有为自己伸张权利的自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