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寻找最美笑脸┃热腾腾的擂茶 热腾腾的生活

2020-11-19新闻6

原标题:寻找最美笑脸┃热腾腾的擂茶 热腾腾的生活

“田妹儿,来客哒,上桌擂茶!”

“好呢!马上来!”从厨房里匆忙走出一位穿着中式盘扣外衣的中年女子。她浓眉大眼,满脸笑容,一看就是能干力量、和气生财的主。她就是客人唤作的“田妹儿”,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花源镇汤家山村的竹林栖闲农庄庄主田金娥。

田金娥对待客人都是笑脸相迎。

竹林栖闲农庄是村里第一批加入归园居农宅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农家乐。

绿茵茵的凉拌海带丝,脆生生的花刀萝卜,甜滋滋的糖油粑粑……一会儿功夫,田金娥就把40多个冷碟、热盘依次上桌。色彩丰富,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

当天是11月12日,周四,并非周末,但竹林栖闲的生意依旧火爆。中午12时许,院子里停满了小车,大厅和包间座无席虚。田金娥在厨房、大厅来回穿梭,迎客、摆压桌、冲擂菜,忙得不亦乐乎。直到下午3时许,小院才安静下来。

初冬的暖阳洒下一地金黄,屋后漫山的竹林在微风中泛起绿色的波浪。记者和田金娥坐在小院的亭子里聊了起来。桌上刚刚冲好的擂茶热气缭绕,田金娥爽朗的笑声充盈着午后的小院。

1996年,24岁的田金娥跟着丈夫南下广东打工。在东莞一家鞋厂,她成了流水线上的普通打工妹。当时,大儿子才刚满3岁。2009年,小儿子即将出生,田金娥决定结束打工生涯回到汤家山。刚开始,她和村里的姐妹组了一支乐队。村里村外的红白喜事,只要有人请,她们就去,每人每天50元。

怎么就从号鼓手变成了老板娘?

2016年,一位在村里投资的老板找到她,想在她家接待进村的客户。田金娥的爸爸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厨师。上世纪80年代,还曾到县里开过餐馆。田金娥每天帮忙,学了一手做饭的好手艺。“当时全村没有一家餐馆。这个老板听说我们家曾经开过餐馆,就找上门来。”想到是自家的房子、自己种的菜花不了多少本钱,田金娥满口答应。

汤家山村紧临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与桃花源古镇接壤,国道319穿村而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农庄开业后,味道好价格实惠,渐渐有了一批忠实的食客。2018年,村里成立了归园居农宅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小桃找到田金娥,希望竹林栖闲能入社,田金娥没多想就答应了,成了村里第一批入社的农家乐。“抱团发展肯定要比单打独斗强。”

合作社牵头修好了门前的柏油路,绿化美化了农家小院,统一了服装、餐具,送客入村让生意更好……更让田金娥高兴的是,合作社经常组织社员们培训,增了知识、长了见识。“我第一次坐飞机,就是跟着合作社到浙江去参观考察。”2019年农历正月十五之后,合作社组织6个经营农家乐、民宿的社员到浙江莫干山等地学习考察。“真是大开眼界。”田金娥兴奋地说:“这一对比,我们的差距还大着哩。”回到家里,田金娥便动手打整里农家小院。中式竹亭、绿植盆景成了小院新景。

浙江学习考察回来后,田金娥更加注重小院的环境。她在院子里修建了一座凉亭,成了最受客人喜爱的地方。

“有特色才受欢迎。以前我们只做土菜,2018年开始,想把老祖宗的手艺传承开来,就开始搞起了擂茶。通过学习,还丰富了压桌的品种。”去年3月,她加入了常德市擂茶协会,在“中国桃花源第二届擂茶文化节暨擂王挑战赛”获得周赛亚军。

通过不断学习、创新,田金娥农庄的擂菜压桌除了传统的20多种凉菜、坛坛菜,还有油饼、花饺子、炖钵等。

田金娥带着记者进入后厨,各种坛坛罐罐约莫好几十种。“现在我们的压桌,除了传统的20多种凉菜、坛坛菜,还有油饼、花饺子、炖钵等,一桌最多可以有40多种花样。”田金娥指着刚刚出锅酥香油饼说,这是前不久跟着市餐饮协会的谌淑君老师学的。为了多学些花样,她还加了谌老师的微信,经常请教。

开着小车去送菜。

这时,电话响了。“一个老顾客订了两个钵子。做好了我等下送到村口。”田金娥立即在厨房忙活开。半个小时后,田金娥开着小车去送货啦。“去年47岁时拿到的驾照。这几年,电话、微信订餐的客人多了,我也得适合新形势。”

大约一刻钟后,田金娥的小车回到了小院。田金娥告诉记者,农庄很多都是回头客,薄利多销。一年下来,微信流水有20多万元。除开人工、原材料等成本,可以纯赚6万多元。“可能比不了到外面打工,但是能照顾家里的老人,还能陪着小孩成长,做的又是自己喜欢的事,心情特别舒畅。”

采访快要结束时,田金娥说,有个事让她觉得特别过意不去。去年桃花节期间,有一位瑞士华侨带着朋友专门到店里想喝擂茶,但是店里生意太好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客人大老远慕名而来,却没有招呼好。这一直觉得很歉意。如果这位客人再回来,一定请到我的店里来,我请她喝正宗的桃花源擂茶。”

来源:常德融媒

编辑:聂晓君

【声明:原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文明常德公众微信号,经同意授权后,方可转载并请标明出处。】

#农家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