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蜀国刘备之所以能够在这群雄逐鹿的乱世取得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手下有多数骁勇善战的猛将和擅长谋略的文臣,其中武将的代表有五虎上将,文官呢,以诸葛亮法正为首。不过也幸得当初刘备肯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出山,有了他的帮助,刘备自然是如虎添翼。
诸葛亮毕生为蜀汉的事业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由此可见其经世之才,然而刘备之所以能请得诸葛亮出山,还要归功于另一位高人,那就是——徐庶。徐庶本名徐福,年少时血气方刚,喜欢行侠仗义,后来他被官府通缉,在逃跑脱身后改名换姓去了儒家的学舍去学习,一改以前的气节做起了学子,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相当精通,他还结识了同郡的石稻。
此后董卓作乱京师把持朝政,让整个京都是乌烟瘴气,中州兵乱四起,徐庶为了躲避兵乱,便和石韬一起去了荆州生活,在荆州他结识了诸葛亮,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二人迅速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
建安六年,曹操率军攻打刘备,刘备不敌败走,从而南下依附刘表,刘表看他是汉室宗亲,颇为器重他,一日徐庶向刘备推荐一位治世之才,刘备一听大喜,打算让徐庶携此人一同前来,徐庶见状便说:''万万不可此人可是个奇才。您若能屈身请得他出山,想必恢复汉室荣光指日可待'',就这样,刘备听取了徐庶的建议,屈尊下榻茅庐,即便两位义弟相当不理解,他还是去三顾茅庐请了诸葛亮出山。
建安十三年,曹操再次带兵南下,此时刘表却病死了,他的次子刘琮接领荆州迫于压力降于曹操麾下。刘备听闻此事率众南行,徐庶也带着家眷于诸葛亮一同随之逃亡。却在逃亡的途中母亲于长坂坡被曹军所擒,徐庶看此情形,只能辞别刘备,转投曹营。
在演义中曹操派了八路兵马去攻打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让徐庶去樊城劝降刘备,然而徐庶一到樊城却告诉刘备马上大军将至,当早做准备,刘备爱惜人才,想留下徐庶,但徐庶怕被天下人耻笑,所以以蜀汉有诸葛亮为由婉拒了,他告诉刘备,虽身在曹营,却终身不会为曹操献上一计,这个典故和关羽降曹的故事一起,成了一句谚语,便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几年之后徐庶病死,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有关徐庶献计的一些相关事宜,但就论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点,代表他并非一个平庸之才,只是迫于一些特殊情况让他不能一展胸中抱负,不得不说实在是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