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王朝因此关定京关中,而随着它的没落,南北两京才逐渐有机会为京

2020-11-19新闻22

尹喜见函谷关东方紫气升腾,因是老子骑青牛而至,便拜了老子为师,成就道家祖师之一的美名。函谷关与那头青牛一样,受到老子的名气“加成”,愈被世人纪念,然而事实上函谷关,在战国时期纵是没有与老子关联,它的名气也不会因此减少,因为秦国之所以能一步步壮大,最终统一了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函谷关的保护。名士贾谊在《过秦论》中,曾点名秦国的地理优势:“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正是有了函谷险关,才有了后来秦国割据天下的实力。函谷关横亘秦国与列国之间,作为秦国的东大门,可将六国军队阻挡在关西。那么六国为何不绕道,从其它道路攻击秦国?而且曾经的雄关,在秦汉以后为何步步没落,将险关的重要地位让了出去?关中也因此失去了帝都的地位。

进入关中地区有数条道路可选

他国攻击秦国,都是被阻碍在函谷关之前,那么为何不绕过函谷关另外选道?其实现代人能想到的问题,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君也能想到,秦国仅仅守住函谷关与崤山通道,事实上也并不能高枕无忧。若沿着秦国东北方向的的晋汾河,可快速达到渭北,秦国与赵国的战争,也都是在函谷关外山西西北部展开,为此秦国为了安全,还将国都迁往了渭水以北。另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手中占据的云中郡与九原郡起,都可以从黄土高原向南出兵攻秦。东南地区与秦国接壤的楚国,更是可由武官道,开进到关中腹地,后来刘邦进关中,也是走的这条道路。这些攻秦路线,六国国君心知肚明,但是这些道路都不太好走,楚国那条道路也不会让他国使用。所以走崤山路线,通过函谷关入秦才是最方便的路径。

渭河下游道路难以行军

走渭河下游路线入秦,在当时并没有可行性,若是从渭河北部向关中进军,难度实在是太大。因为关中地区东南低洼而西北较高,越往东走地势就越开阔。大名鼎鼎的关中盐碱地,也正是在此处。沙苑南部的渭河洛水交汇处,更是一片泽卤,土质的盐化,导致这片地区道路十分坎坷,还会有风沙与大片的沼泽地,这些都是不利于行军、作战的地势。专擅东魏朝政的高欢,当年正是趁着西魏爆发饥荒,带着十万大军欲一举扫灭西魏。然而高欢行军过程却是十分困难,在其率军走到沙苑之时,西魏军借着芦苇的掩护,对高欢发起突袭,最后东魏几乎全军覆没,仅高欢带着几个侍卫幸免。秦国在建都栎阳之时,由于还未夺取黄河西部地区,所以就沿着渭北盐碱地布防,这条道路想要行军难度太大,其他国君定不想走这条易守难攻的道路入秦。

从黄土高原入关中同样不现实

除了渭水下游道路,那么走黄土高原如何?答案也是太难。赵武灵王当年也的确想打条路的主意,《史记》曾记载:“欲从云中及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意思是说赵武灵王,曾伪装成使者从云中与九原出发探路。比起盐碱遍地的渭水下游,当时的河套地区,沙漠面积还不如今日大,承受大规模兵团行进不是问题,然而要在此地长行军,或者打持久攻城战,在后勤问题上就会遭遇大困难。纵是以劫掠为目的轻装骑兵,在此地也会“吃瘪”,鉴于此在北魏太武帝时期,魏军攻破赫连夏统万城之后,并没有直接南下向关中进军,而是另外派遣一支军队,从蒲津渡进入关中。清朝之时吴三桂在一片石地区大败李自成,大顺军或死或降元气大伤,残部逃向陕西腹地抵抗清军。

一方面多铎与孔有德,率军从潼关正面进攻,另一方面阿济格绕道土默特,从保德河南进攻陕北。 然而由于道路难行,阿济格历尽艰难花了非常长的时间,才得以到达目的地。此时的大顺军早已严阵以待,李自成令高一功驻守榆林卫,李过驻守延安府,依托陕北丘陵险峻地区,对清军发起防卫反击战。阿济格好不容易到达陕北,再加上粮草无法及时运送到位,等到潼关被攻破,李自成撤离之时,阿济格在陕北也未得寸进。纵是李过、高一功撤离了一个月后,阿济格才终于打下了陕北,可见陕北地区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陕北难攻,而且秦国对此地的防御十分重视,秦国名将白起,还亲自参与了陕北上郡的军事防御工作。

不可不提的函谷三关与其地理优越性

在渭水下游以及陕北高原,这两个易守难攻的险地之下,唯一可有机会攻入秦国的道路,便只剩下了有“丸泥可塞”称号的崤山函谷关通道。“丸泥可塞”顾名思义,秦朝时期的函谷关地势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威名赫赫的函谷关,却逐渐被潼关抢了“风头”。在秦汉时期函谷关并非只有一座,而是有三处,即秦、汉、魏函谷三关。魏函谷关是三国曹魏政权,在秦函谷关附近建造。秦函谷关是在战国时期所建,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县北部。汉函谷关是汉武帝时期修建,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之所以有三个函谷关,主要还是与当地地质有关。我国西部有一种叫“塬”的地貌,它是由于受水长期冲刷而成的四周陡峭、中间平坦的地形。函谷关的险,也正是因为有“塬”的加持。秦函谷关西靠高原,东部是绝峭,北部有黄河作为护城河,是中国最古老的险关之一。

它所在的位置处于一个叫稠桑塬的地方,此地乔木桑林丛生,根本不能行军,而只有在“塬”中央有一条裂缝可供行走,而函谷关正是横亘在这个,唯一的裂缝通道之上。然而曾经的如铁雄关,因黄河得利,也因黄河衰落。黄河改变了走势,河道因此而加深,水位降低使得河床裸露,那么行人便可绕过函谷关,从坚硬的河床上通过。再加上冬季稠桑塬上的植被凋敝,军队也可以在稠桑塬顶部直接穿行而过。因此函谷关也失去了,它固守要道的天险优势,甚至到了三国时期,函谷关的地位一落千丈,失去引以为傲的天险,就再也不复往日的“雄风”。

函谷关的没落使得潼关“崛起”

关中地区无论在两汉还是三国,都是各路豪杰必争之地,在秦函谷关失险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新的,能拱卫关中安全的要塞。这时候潼关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逐渐接过了函谷关的“接力棒”。潼关位于黄河与渭河交汇南岸平台,在《三国志》中记载曹操与马超大战,曹操“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的情节。潼关与函谷关一样,都是依靠“塬”而建,但是潼关建在“塬”顶,而不是在裂缝之中。潼关北部紧邻黄河,东西各有两条沟。潼关的险峻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函谷关,若想翻越潼关进入汉中,首先要通过魏函谷窄关,再跨越潼关南“塬”两侧的深沟,而后由窄道爬上“塬”顶,通过潼关方可进入关中。

潼关的险,并不只在于一处,它是一座非常完整的防御体系。潼关南“塬”高达700米,北面是奔腾的黄河,南面是高耸的秦岭,西面东面又有深不可测的河沟,高山深水,加上将连接“塬”顶与沟道“锁”死的潼关,断绝了黄河到秦岭之间的交通。整个潼关城,犹如一套浑然天成的防御城池,为关中地区紧紧守卫着东大门。有函谷关的前车之鉴,潼关也要考虑自然环境的改变问题,所以在后世王朝中,潼关也是多次迁移。黄河在隋朝时期不断下沉,潼关南“塬”上的泥沙被冲出河滩,隋炀帝因此将潼关移动到更靠近黄河的地方。黄河继续下沉之后,武则天时期又再次,将潼关移动到黄河南岸,此后潼关便固定在此处。

潼关险要程度降低唐、明修补扩建

随着潼关的迁移,又暴露出一个问题:唐代的潼关城,已经无法隔绝东西交通,南“塬”东西部的两条深沟,虽然崎岖难行,但依然可作为通行的道路。唐朝为了弥补此缺憾,将西沟禁行,并在其中每隔数里,就修建一座关城,形成“十二连城”的新防御体系。但是虽有修建了“十二连城”,潼关的险峻程度也是大幅度降低了。以致于唐朝末期的农民以军,从西沟通过,攻陷了潼关。明代人吸取教训,又在唐潼关的基础上,加修了长城助力,还将潼关扩建设置屯垦,扩建修补后的潼关防御体系,一直沿用到了清朝,前后约600年。

尾声

无论是威名赫赫的函谷关,还是“后起之秀”潼关”,险要的地势都只不过是因为黄河,不断在下游冲击而成,随着黄河的决口、改道,日益走向了没落。被函谷关、潼关守护着关中地区,气候也开始发变化,天气越来越冷,降雨量也越来越少,使得居住在关中的人口,大批向潼关以东迁移。虽在隋朝有所改观,但关中地区的人口,也不复往日之众,关中平原也因此难以再承担国都的重任。由于人口、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南京与北京开始逐渐获得发展,随后的王朝定都脱离了关中,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但曾经辉煌数朝的关中帝都、函谷关与潼关,也注定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