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近日,由张一山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参演的新版《鹿鼎记》正在央视八套热播,然而,这部经典金庸剧自打开播以来便争议不断。比如在第三集中,韦小宝与索大人同去鳌拜家里搜查《四十二章经》,而特写镜头下鳌拜家门口的匾额上竟赫然写着“鳌府”,一时引得网友吐槽不断。
在一些网友眼中,鳌拜姓瓜尔佳氏,府邸匾额并不该以“鳌”为姓氏,而另一些网友则觉得满人称名不举姓,鳌拜家的匾额这样写完全没有问题。
那么,网友们的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清朝的匾额,又究竟有哪些讲究呢?
一、匾额中的文化
说来中国匾额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据《说文解字》记载,“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字,多指悬于门庭上的牌匾,结合起来看,匾额是古人悬挂于门屏上,表达情感或是彰显身份的装饰品。
历史演变下,匾额到了清朝就成了光耀门楣的利器。比如在《红楼梦》中,宁国公的府第上便赫然挂着“敕造宁国府”的匾,斗大的字让来来往往的路人尽知此间主人乃是天子近臣。
正是由于匾额的作用偏重于炫耀而非单纯当作门牌号指路用,这就让匾额的内容有了诸多讲究。
据《清会典》记载,皇族中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匾额中可以称“府”,其中亲王、郡王中功勋卓著者可称“王府”,而其他官员家的匾额按品级划分,三品以上叫第,三品以下叫宅。
不同的称呼对应不同的建筑规模。清朝规定,王府中正房称殿,殿顶可使用绿色琉璃瓦,殿中可摆放屏风与宝座,而一般的府则不许使用琉璃瓦与屏风,并且门钉数量也有严格要求,其中公爵门钉纵横皆七枚,从侯爵到男爵递减到五枚。
众所周知,鳌拜是清初权臣,官拜太子太傅,加封一等超武公。那么按照《清会典》中的要求来看,鳌拜既不是王爷也没有公爵,他家的匾额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写“府”,而是应该称之为“第”。
事实上,乾隆时期吴长元所著《宸垣识略》中,就曾提到“一等超武公第在东堂子胡同”,这里的一等超武公第指的便是鳌拜故居。想来鳌拜若真如电视剧中演绎的那样公然写上鳌府,那大概活不过两集吧。
二、称名不举姓
或许有人会问,鳌拜住宅自称为府固然不妥,但匾额使用鳌字是否正确呢?
这就要从满人称名不举姓的习惯说起了。据《养吉斋丛录》记载,“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着姓然。”
按照这个习俗,满族人的姓名常常将名字与满族老姓分开使用,其中名字里的第一个字被当作“假姓”。因此鳌拜明明姓瓜尔佳氏,却在电视剧里频频被人称作鳌大人或是鳌中堂。
无独有偶,清末满人大学士宝鋆也有过被称呼“假姓”的遭遇。在清代人写的笔记中,宝鋆在书中的称呼不是宝中堂就是他自号的宝佩蘅,根本无人理会他的满族姓氏索卓罗氏。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乾隆时期宠臣和珅身上。虽然和珅出身于满洲八大姓之一的钮祜禄氏,但出于“称名不举姓”的习惯,人们一般都称呼和珅为和中堂或是和相,几乎没有人叫他“钮祜禄大人”。
和珅本人显然对这样的称呼也十分受用,以致和珅在1776年修建私家豪华四合院时,还在门口匾额上赫然写下了“和第”。
彼时和珅已是乾隆眼前的红人,身兼军机大臣与内务府总管多项职务,可在礼法限制下,和珅的住宅依然只能使用“第”而非“府”,清代礼制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待到和珅倒台后,恭亲王回收了和珅的二手房,这时这栋住宅就可以称“府”了,并且由于恭亲王极得圣宠,封爵又高,和珅的老宅也跟着摇身一变,成为了承载半部清代史的“恭王府”。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和珅手里的“和第”名动京城之际,另一位满人重臣傅恒正用略有些不同的方式题写自家匾额。
在《清史稿》中,傅恒的宅子曾多次被提及,但每次的记录都使用了傅恒全名。比如“傅恒第所词甚多”等等记载,这里面关于傅恒的住宅称呼统一是“傅恒第”,而非“傅第”。
一些学者认为,傅恒宅子中出现全名称呼,是因为满人虽有使用首字代替姓氏的习惯,但多用于日常称呼中,官方正式记录里,仍以全名为主。
上述说法是否属实暂且无从分辨,但清代流传下的文献中,倒是时常出现满人在正式场合依旧“称名不举姓”的情况。比如乾隆年间的一份官员履历表中,便出现了“奴才玉德,现任广西泗城知府”、“奴才龄椿,正红旗满洲人”等等记载。
或许是不写姓氏的人太多,弄得乾隆一度脸盲,愤然下旨要求“嗣后凡有引见人等,姓氏俱于绿头牌缮写”。
连觐见皇上都敢不使用满洲姓氏,可见假姓早已深入到满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鳌拜在自己门口的匾额上用“鳌”字代替“瓜尔佳氏”老姓,也算是正常操作了。
照此看来,《鹿鼎记》中,鳌拜家门口的匾额只需改称“鳌第”,便分分钟符合史实,只是苦了剧中的韦小宝,毕竟连“鳌宅”都认不全的他,如何能弄清“鳌第”的意义,这抄家的任务,执行起来太容易误伤隔壁邻居了。
所幸韦小宝的苦恼,清代人早已想好了攻略。住宅门口的匾额虽然主要用于夸耀,可家门口的灯笼却可以写上主人姓氏名号充当简易门牌。《鹿鼎记》剧组若是想要韦小宝不迷路又符合史实,不如让道具组提前在鳌拜家门口挂俩灯笼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养吉斋丛录》、《宸垣识略》、《鹿鼎记》、《清会典》#鳌拜#和珅#清朝收藏
正是由于匾额的作用偏重于炫耀而非单纯当作门牌号指路用,这就让匾额的内容有了诸多讲究。
据《清会典》记载,皇族中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匾额中可以称“府”,其中亲王、郡王中功勋卓著者可称“王府”,而其他官员家的匾额按品级划分,三品以上叫第,三品以下叫宅。
不同的称呼对应不同的建筑规模。清朝规定,王府中正房称殿,殿顶可使用绿色琉璃瓦,殿中可摆放屏风与宝座,而一般的府则不许使用琉璃瓦与屏风,并且门钉数量也有严格要求,其中公爵门钉纵横皆七枚,从侯爵到男爵递减到五枚。
众所周知,鳌拜是清初权臣,官拜太子太傅,加封一等超武公。那么按照《清会典》中的要求来看,鳌拜既不是王爷也没有公爵,他家的匾额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写“府”,而是应该称之为“第”。
事实上,乾隆时期吴长元所著《宸垣识略》中,就曾提到“一等超武公第在东堂子胡同”,这里的一等超武公第指的便是鳌拜故居。想来鳌拜若真如电视剧中演绎的那样公然写上鳌府,那大概活不过两集吧。
二、称名不举姓
或许有人会问,鳌拜住宅自称为府固然不妥,但匾额使用鳌字是否正确呢?
这就要从满人称名不举姓的习惯说起了。据《养吉斋丛录》记载,“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着姓然。”
按照这个习俗,满族人的姓名常常将名字与满族老姓分开使用,其中名字里的第一个字被当作“假姓”。因此鳌拜明明姓瓜尔佳氏,却在电视剧里频频被人称作鳌大人或是鳌中堂。
无独有偶,清末满人大学士宝鋆也有过被称呼“假姓”的遭遇。在清代人写的笔记中,宝鋆在书中的称呼不是宝中堂就是他自号的宝佩蘅,根本无人理会他的满族姓氏索卓罗氏。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乾隆时期宠臣和珅身上。虽然和珅出身于满洲八大姓之一的钮祜禄氏,但出于“称名不举姓”的习惯,人们一般都称呼和珅为和中堂或是和相,几乎没有人叫他“钮祜禄大人”。
和珅本人显然对这样的称呼也十分受用,以致和珅在1776年修建私家豪华四合院时,还在门口匾额上赫然写下了“和第”。
彼时和珅已是乾隆眼前的红人,身兼军机大臣与内务府总管多项职务,可在礼法限制下,和珅的住宅依然只能使用“第”而非“府”,清代礼制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待到和珅倒台后,恭亲王回收了和珅的二手房,这时这栋住宅就可以称“府”了,并且由于恭亲王极得圣宠,封爵又高,和珅的老宅也跟着摇身一变,成为了承载半部清代史的“恭王府”。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和珅手里的“和第”名动京城之际,另一位满人重臣傅恒正用略有些不同的方式题写自家匾额。
在《清史稿》中,傅恒的宅子曾多次被提及,但每次的记录都使用了傅恒全名。比如“傅恒第所词甚多”等等记载,这里面关于傅恒的住宅称呼统一是“傅恒第”,而非“傅第”。
一些学者认为,傅恒宅子中出现全名称呼,是因为满人虽有使用首字代替姓氏的习惯,但多用于日常称呼中,官方正式记录里,仍以全名为主。
上述说法是否属实暂且无从分辨,但清代流传下的文献中,倒是时常出现满人在正式场合依旧“称名不举姓”的情况。比如乾隆年间的一份官员履历表中,便出现了“奴才玉德,现任广西泗城知府”、“奴才龄椿,正红旗满洲人”等等记载。
或许是不写姓氏的人太多,弄得乾隆一度脸盲,愤然下旨要求“嗣后凡有引见人等,姓氏俱于绿头牌缮写”。
连觐见皇上都敢不使用满洲姓氏,可见假姓早已深入到满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鳌拜在自己门口的匾额上用“鳌”字代替“瓜尔佳氏”老姓,也算是正常操作了。
照此看来,《鹿鼎记》中,鳌拜家门口的匾额只需改称“鳌第”,便分分钟符合史实,只是苦了剧中的韦小宝,毕竟连“鳌宅”都认不全的他,如何能弄清“鳌第”的意义,这抄家的任务,执行起来太容易误伤隔壁邻居了。
所幸韦小宝的苦恼,清代人早已想好了攻略。住宅门口的匾额虽然主要用于夸耀,可家门口的灯笼却可以写上主人姓氏名号充当简易门牌。《鹿鼎记》剧组若是想要韦小宝不迷路又符合史实,不如让道具组提前在鳌拜家门口挂俩灯笼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养吉斋丛录》、《宸垣识略》、《鹿鼎记》、《清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