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朱元璋不远征日本的决定?
明朝初年,朱元璋以大元朝继承者自居,派遣使节到周边国家宣誓权威。包括几个蒙古贵胄后裔建立的国家都选择了默认与顺从,让明太祖觉得自信满满。然而,在隔海相望的日本,明朝的使节却被误认为元朝来者,惨遭斩杀。
一贯不愿意吃亏的朱元璋,却罕见的选择了忍气吞声。不仅没有组织对日本的军事征伐,甚至还在之后将日本列为“不征国”行列。以此警示后人在用兵前要反复思量。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朱元璋“绕过日本”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朱元璋的“服软”,其实是他非常聪明的意识到明朝不具备远征日本的能力。他的判断来自之前蒙古帝国的两次失败东征,以及当时明朝自身所处环境的分析。
在当时,朱元璋虽然用最短的时间就做到了天下一统,却没有能力发起大规模跨海远征。这可不仅仅是因为什么开国不久,民众需要休养生息。就从朱元璋一身的军事履历来看,水战是他最不擅长的事情。他的核心武力集团,同样没有称职的水军将领可以担当大任。哪怕是有鄱阳湖大战的成功,也不能因为一次水战而增添在海上获胜的信心。
所以,朱元璋若是要发起对日本的进攻,必须利用核心集团之外的人才去执行。很不幸,那些有能力帮助朱元璋去进行跨海远征的人才,大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上。双方的矛盾不仅仅是集团利益纷争,更有理念上的根本性冲突。
朱元璋集团只有非常有限的水战经验
有能力为明太祖组织大规模舰队的人,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的贸易发达地区。这其中包括了浙东的方国珍、长江南北的张士诚、福建的陈友定和广东的何真。除了态度温和的何真之外,其他三位都和朱元璋有过对抗激烈的对抗。他们虽然逐渐被朱元璋的集团攻灭,手下却还有不少人都选择继续抵抗,不愿意为朱元璋卖命。朱元璋用这些人去远征日本,效果不会比忽必烈使用朝鲜和南宋水军效果更好。
何况,以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来说,也很难做到像忽必烈这样的自信。所以他不可能用四大沿海集团的投降人士,组织新的部队。
元末的沿海各势力 都对朱元璋非常敌视
此外,在对付这些沿海势力的过程中,朱元璋已经开始了严格的海禁政策。这个政策将大量的沿海居民迁徙或圈禁,破坏了他们靠海吃饭的传统,也严重损害了沿海造船业的发展。历史上的元朝军队,就因为急功近利而使用不适合航海的内湖船只。结果在遭遇风暴后都全军覆没。朱元璋的小农出生,让其对贸易和商业力量异常忌惮。对包括造船业在内的沿海经济进行系统性破坏,就是其基本国策之一。
如此一来,破落的沿海地区又如何大量造出适合远征的船舶呢?数十年后,明成祖朱棣为了筹划下西洋活动,仅仅在造船和海员招募方面就耗资巨大。这样的巨额花费,又是小农主义思维的朱元璋所不愿意承受的。你从他制定卫所兵制度时,自豪宣布的那句“吾养百万兵不费天下一粒米”。就足以看出这人是多么的吝啬。无论坐拥多少财富,在心理层面都永远是个穷光蛋。
朱元璋并不愿意为水师的发展花费多少钱
最后,朱元璋虽然灭了元朝,却对蒙古人的战斗力是比较认可的。在他看来,蒙古士兵战斗力大都在自己的各类部众之上。这也是他一面高举反对胡掳旗帜,暗地里却四处搜罗外番士兵的原因。
既然蒙古人都因为各种限制和困难失败,那么明军也不太会在类似战斗中讨得什么便宜。日本虽然看上去地域狭小,但因为远离大陆而后勤补给困难。山地较多的破碎地形,非常不利于大军的集结与快速行动。明军即便是登陆成功了,也可能被限制在有限的区域内,不断消耗国内运输的物资。
蒙古帝国在日本的两次失败 被朱元璋引以为鉴
这些都是朱元璋不考虑对日本进行惩戒的原因。相比遥远的日本,沿海的反明势力残余和逃入草原的蒙元后裔,才是他的心腹大患。当年元朝两次集结水军的地方,一个是尚未完全控制沿海地带,另一个则是亲近蒙古势力而敌视明朝的高丽朝鲜。朱元璋即便是要有所动作,也实在是找不到可以安全集结舰队的锚地。
所以,明朝如果真的发起类似的战争,结果也多数不会好看。作为在乱世中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朱元璋对于形势的强弱对比,有着非常敏锐的直觉判断。明朝虽然国力远胜日本幕府,却无法将优势转化为即战实力。战场放在远海的异乡,则强弱之势会发生根本性的倒转。
文章原创: 米南德 ,来源冷炮历史,版权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