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从支撑业务向引领业务转变!陈文学:打造金融科技新生态,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2020-11-18新闻13

导 读在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物理网点价值弱化、移动互联网金融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浙江义乌农商银行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从客户心理变化和实际需求出发,探索推进经营模式创新发展之道。

作者:陈文学

浙江义乌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当前,金融科技已经从支撑业务发展向引领业务发展转变,突如其来的疫情进一步弱化了农商银行线下网点广覆盖的优势。为顺应大势、再造优势,在这场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竞赛中突出重围,浙江义乌农商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以数字化转型拓空间,为乡村振兴造血赋能。

乡村振兴再发力,金融科技润民生

图为义乌农商银行与义乌市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耕本土、聚焦主业,大力发展政银合作。2018年以来,义乌农商银行积极履行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社会责任,以推动乡村振兴作为服务“三农”的总抓手,找准服务内容,强化金融保障,注重发挥精准扶贫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制定出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联合义乌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义乌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2年)》,成为义乌市独家支持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金融机构和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持续优化与政府的合作关系,大力推动政银合作、平台搭建,与科技局(授信20亿)、农业农村局(消薄授信10亿)、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信30亿)、国税局、商城集团等16个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计授信120亿元。

图为义乌农商银行金融顾问代表与各村代表签订结对协议。

党建联盟、增收致富,坚守农村主要阵地。成立党建联盟专班,抓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和“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加快实现党建共建关系全覆盖,与行政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党建联盟协议549份,与商会、协会和园区等“两新”组织签订96份,完成11个党支部阵地建设,组建党员突击队40余人,助力企业抗疫和复工复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全市14个镇街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合计授信93亿元。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为108个薄弱村授信7.2亿元。大力支持本地乡村特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家庭农场和民宿经济,向342个村13568个农业经营主体发放“乡村振兴贷”93.8亿元,向312个村发放“乡村物业贷”32亿元,为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信贷保障。

图为义乌农商银行向志愿者代表授信。

守正创新、城乡融合,服务地方发展大局。依托产品创新,线上线下齐发力,加快城乡融合。线下推出了满足农户、商户生产生活需求的“随心贷”“农易贷”产品和以信义指数为主要参考标准的“好家风信用贷”“志愿汇信用贷”“孝义信用贷”等信义品牌系列信用贷款;线上开发出了“市民闪贷”“浙里贷”“e闪贷”“随心花”等产品,切实从“足额、便捷、便宜”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为加快创新力度,该行积极探索抵质押担保方式的创新,创新引入政府增信机制,采用存货质押、商标抵押、农村房屋及宅基地抵押,市农信融资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并不断优化贷款流程、精简办贷手续、提高办贷效率、降低办贷门槛。到今年9月末,全行累计共向13134户农户发放农房抵押贷款94.6 亿元,占全市农房抵押贷款总额的60%以上,现有贷款1848户、24.5亿元;累计向4.17万户农户发放“美丽家园”贷款141.9 亿元,现有贷款余额6090户、29.9亿元。

图为义乌农商银行结对消薄项目善坑村豆腐皮厂开业。

聚力消薄、输血造血,精准助推乡村经济。深化“一业一助力”“一村一帮扶”“一人一服务”,消薄工作到村、到户、到人;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开发工作,推广“金融+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交易市场+家庭农场”等链式服务,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强村贷”等贷款产品;专门设立助推农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专项资金9000万元,围绕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培育、乡村休闲旅游、物业租赁、文化振兴等,多模式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建立战略合作,依托“党建+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模式,牢牢抓住“消薄”这个牛鼻子,创新推出“村+银行”“N村+银行”“村+公司+银行”等消薄模式,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据统计,截至目前,我行已为全市62个消薄项目190个行政村发放“乡村·消薄贷”5.08亿元,目前已实现收益1763万元,如果项目全部完成,可实现收益4516万元。

图为“同年哥”活动盛况。

文化下乡、四季活动,金融知识普及万民。联合义乌市委宣传部,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农商行普惠行”同年哥四季活动,加强农户小额普惠宣传、回访,确保农户及时掌握授信信息,并以农村文化礼堂为阵地,采取进村上门办业务、现场宣传、文艺演出等方式向广大农户普及基础金融知识,把文化礼堂当作“学堂”,丰富村民金融文化生活,大力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三年来,已在义乌89个乡村的文化礼堂开展200多场惠民公益演出,携手义乌广电“同年哥栏目”举办大型文艺巡演64场,将普惠金融服务送到社区和农民家门口,受惠群众超20万人次。

图为义乌市农业农村局与义乌农商银行与联合召开全市农村普惠金融工作推进会。

无感授信、有感反馈,全力推进农户普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普惠大走访活动。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工作,并简化信息采集,创新实行无感授信,将除负面清单以外20至65岁信用良好的农户按户全部纳入5万元普惠基础额度的享受对象,最低利率4.35%。根据民主评议、数据筛选,建立可授信人员清单,确保精准授信一户不漏,农户全程无感即可获得最高30万元的授信额度,下步将全面开展“有感反馈”工作,灵活增加“应需增信”环节,狠抓落实,勇于担当,真正打通农村金融薄弱环节,改变农民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到8月末,共完成442个行政村199278户农户的基本信息采集,100%完成全市无感授信工作;9月末,全行新增有感反馈4477户,国庆普惠专项行动新增1783户超进度完成“9月底对符合准入条件的农户实现普惠授信服务覆盖率95%以上”目标,为19.93万农户授信113.56亿元农户小额普惠贷款。

加强数据融合,促进乡村治理。该行与市农业农村局通力合作,充分发挥政银双方优势,强化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实现农村普惠金融与乡村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设立荣誉授信额度、贷款利率与信用村等级挂钩等方式,把农户道德情况、党员先锋、村班子建设、垃圾分类示范户、社会治理参与度等转化为金融财富,将乡村治理“软环境”变为融资“硬实力”,让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撬动乡村社会治理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此外,鼓励农户通过贷款发展农家乐、民宿旅游、粮食生产等产业,不断激发乡村创业热情,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增产保供、增收致富,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以人为本、孝义实践,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从人的童年、青年、老年的生命周期规律及其每个阶段表现出的差异化特征出发,构建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围绕人的生命周期,构建客户分层维护体系,做好儿童金融、青少年金融、公社金融、银发金融等个人四大金融,并聚焦专业客群,选定16家网点探索打造各类主题特色支行,其中,咚咚儿童银行、咚咚孝义家园已分别于今年6月、10月开业,青年支行、党建特色支行等正在筹建中。

图为义乌农商银行咚咚儿童银行财商课。

咚咚儿童银行以关爱孩子财商教育为宗旨,以孩子和家庭金融需求为切入点,创造丰富内容及体验场景,构建了金融部、儿童部、家庭部共同打造独家财商系列活动、特色系列活动、品牌系列活动、专题系列活动、私人订制活动、亲子系列活动及城市赛事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寓教于乐的体验课程,以及专属的金融产品和增值服务,让家长和孩子在生活场景中享受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从而实现儿童、家庭、商户、金融的有机链接。

图为义乌农商银行咚咚孝义支行书画室。

咚咚孝义家园开启“孝义+金融+社会治理”跨界新模式,与义乌市老干部局成立“孝义党建联盟”,植入老党员驿站、老年大学分校,实现资源下沉、推进城乡融合,依托孝义家园平台,组织“义老骥”志愿服务,引领老干部“银雁返乡”,提供以“退休”“养老”“保险”等为主题的特色服务,积极推进“1+N”体系,成立孝义基金、发布孝义指数、选树孝义之星,推进“一行三单”建设,创新孝义信用贷产品,在构建全新的养老金融生态圈,让老年客户充分体验品质养老、健康养老、智慧养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智慧服务再下沉,科学经营迎创新

面对当前激烈的同业竞争、物理网点价值弱化、移动互联网金融技术日益普及,义乌农商银行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加快转型升级,从客户心理变化和实际需求出发,探索推进经营模式创新发展之道。

图为义乌农商银行优秀丰收联络员颁奖仪式。

建设“家庭式”丰收驿站。在其他行纷纷撤点的情况下,义乌农商银行逆周期而行,从客户需求出发,积极下沉服务重心,挑选在村里有名望的村民担任丰收联络员,将金融服务触角从乡镇延伸到村组。除了存取款、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功能外,同时把党建、政务、金融、代跑等服务元素送到社区百姓的家门口,结合“最多跑一次”要求,将28项政务延伸业务纳入驿站服务体系,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服务不出镇”,切实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行设立了225家“家庭式”丰收驿站,聘请丰收联络员253人,累计代理便民公共服务6.32万笔,存款余额14.25亿元。

图为义乌农商银行“智慧厅堂”。

提升厅堂服务水平。将46项业务纳入个人柜面业务免单范围,占总业务量80%,平均每笔业务可减少一半时间;简化企业开户流程,全面加强企业账户服务,完善预约开户功能,推进网上预约开户;增设市民卡自助办卡机,解决市民卡业务涉及系统多、操作慢、排队久的问题;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推行“中午不关门、高峰增窗口”,确保窗口平均等待时间不超过15分钟。加快智慧厅堂建设,组织开展最美厅堂大赛、智能柜员机业务竞赛活动,大力实施“1+N”“N+N”模式和弹性排班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厅堂营销服务水平。至9月末,全行累计布放智能柜员机85台,网点覆盖率达106.25%。智能柜员机业务分离率较年初提升80%,智能柜员机布放总量、覆盖率、交易量均位列金华农信首位,业务量排名全省第一。

图为客户在自助终端机打印营业执照。

延伸服务触角提升市民幸福感。设立“最多跑一次”代办专窗,进一步扩大网点代办政务公共服务的业务和渠道范围,让更多老百姓享受服务的便利。成功落地全市首个退役军人创业金融服务基地,开通信贷绿色通道,推出“拥军贷”产品,为义乌退役军人及家属授信30亿元解决其创业就业资金难题;大力推广“工商注册通”业务,实现工商登记办证到银行开户在该行网点“一次办好”。

线上“跑数”提升市民体验感。助推跨境贸易发展,率先浙江农信系统实现市场采购贸易线上自助结汇,到目前已为305户采购商线上结汇3.6亿美元;大力推进“银医通”项目建设,通过上线“掌医通”APP项目等方式推广“智慧医疗”;借助商城征信系统推行身份证“一证办贷”,率先全国开通银行端财税库银线上签约业务,实现纳税代扣签约“一次都不用跑”;推进“智慧支付+民生服务”,与公交公司合作实现乘坐义乌公交使用该行银联IC卡、银联云闪付全覆盖;开展“智慧菜场”和“智慧校园”工程,扩大智慧支付服务范围。

服务质效再提升,数字化转型促发展

图为义乌农商银行召开数字化转型会议。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工程,涉及体制机制、业务、文化层面的全面大转型。近年来,义乌农商银行以“线上再造一个义乌农商银行”为目标,从组织和管理架构、推进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强化总体规划,确保数字化转型整体协同、全局统筹。

强化顶层设计,把握转型“方向”。一是搭好组织和管理架构。进一步明确由董事会层面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经营管理层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确保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序推进和落地。二是优化协同推进机制。制订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成立“数据治理”“风控数字化”“行政管理数字化”“考核评价管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五个项目推进小组,负责数字化转型具体项目的实施推进。三是加强数据有效治理。下发数据治理管理办法,明确数据质量标准,对现有存量数据按质量等级要求进行分类,制定对应的排查规则、整改方案和计划,并实施增量数据质量监测机制,确保数据整改及时到位;四是培育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采用“自主培养+人才引进”相结合模式,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目前已建成了一支由17人组成的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

注重因势利导,找准转型“路径”。一是促管理决策更科学。发挥数据在总部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变经验决策为数据决策。优化网点内部控制机制,充分发挥FTP系统的价格导向和调节作用,优化督查督办系统和OA办公系统。二是促营销作战更高效。上线网格营销系统,优化绩效考核系统,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和厅堂营销系统。目前,所有营业网点均已上线使用,导入客户人脸数据超100万条,日均人脸扫描6万余次、日均成功营销客户2000余人。三是促风险防控更精准。上线风险预警系统,自上线以来,已风险预警10493条,客户经理排查回复6092条。开发反洗钱系统,做好反洗钱合规监测。积极应用浙江省农信联社开发的交易反欺诈系统、贷中风险预警系统和贷后催收系统。

来源/义乌农商银行

主编/刘小萃 新媒体总监/李 博

编辑/胡宏开 制作/吕国旺

#退役军人#扶贫#就业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