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易地扶贫搬迁 “搬”出群众新生活

2020-11-18新闻12

一栋栋风格统一的2层“小洋楼”,一个个整洁舒适的“微田园”……走进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双乐乡宋观庙村安置点,让人仿佛置身于高档别墅小区。“原来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一到天旱连吃水都愁,早就想住新房了。”村民林继帛说,以前,一家人住在山腰上的一栋土坯房里。经过40多年的使用,土坯房早已成为危房,但无力改建的现实让林继帛只能望房兴叹。

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抢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机遇,及时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贷款项目推进难题,广泛开展政策解释及宣传引导,精准确定搬迁对象,科学规划集镇集中安置点建设,全力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林继帛一家人从山中搬到了安置点,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心情一天比一天。

搬得出稳得住,高标准推进有保障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中之重,按照“保安全、保基本、降成本、不超标、不违规”的原则,按照“群众自愿、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原则,高标准编制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强力推动规划落地落实,实现搬迁规划与后续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三同步”,努力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党委政府放心的廉洁工程、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

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立健全“县抓落实、牵头统筹,乡镇为主体、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扶贫部门对搬迁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县发改局和乡镇抓好搬迁工程项目建设,县住建局进行房屋设计,县自然资源局着手部署规划选址,县财政局、农发行、宏达公司等部门对接搬迁融资,项目乡镇为易地扶贫搬迁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工作主体,实现县、乡镇、村三级联动。

为实现“搬得出”,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采取政府统一规划、群众委托代建形式建设,精准锁定搬迁对象,充分发挥群众的选择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公开宣讲政策、公开评议对象、公示评议结果。统一规划设计12套通用户型图集,对建筑工匠进行系统培训,确保住房建设标准和质量。并坚持政策引导和群众主体相结合,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监管的基础上,建立搬迁群众为主体的建设机制,集中安置点住房建设推广“统规代建”的方式,分散安置住房建设积极推行按通用图集自建或委托建筑工匠代建方式。

为实现“稳得住”,该县按照“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经济安全、环境整洁、宜居宜业”的原则,坚持安置住房与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实施、整体推进,加快安置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六通八有”,即通路、电、水、电视、通讯、网络,有产业基地、活动场地、购物超市、卫生室、图书室、议事堂、垃圾收运点、产业项目,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3833户,10258人,实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4个,累计争取补助资金资金54098.02万元。

产业就业相结合,拓宽脱贫奔康新路子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为确保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搬迁脱贫目标,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加强与脱贫攻坚其他专项规划、政策措施的紧密衔接,将搬迁群众后续扶持融入脱贫攻坚整体布局,同步推进土坯房拆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产业发展。

“搬出来日子是越过越好。”富顺镇华新村易地搬迁贫困户周国伦表示,自己一直住在土坯房里,房屋破旧,生活用水无保障。一直想建新房,但是没有资金。2017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后,自己不花一分钱就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村里的新村聚居点。同时在合作社的引领下,他还发展了2亩多藤椒,地里间种海椒、榨菜,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

近年来,该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在加快推进搬迁工作的同时,多点发力促进转移就业,努力增加搬迁群众收入,实现脱贫目标。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采取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劳务输出、资产收益扶持等措施,大力推动实施藤椒、生猪产业基地扶贫工程、农业产业园区扶贫工程、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工程、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等,多渠道解决搬迁贫困群众本地就业问题。截止今年7月底,全县已建成藤椒20余万亩,麦冬标准化种植6余万亩,生猪存栏110余万头。

同时,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贷支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全部实现每一搬迁户中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力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文/图 刘玉明)

#扶贫#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