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夷陵之战,陆逊追击刘备,为何见到赵云掉头就跑?道理其实很简单

2020-11-18新闻10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蜀汉的上升势头被遏制,荆州彻底被东吴占领,汉昭烈帝刘备最终病死在白帝城。在这场战役中,一代枭雄刘备本来打算率领大军,一方面,替“义弟”关羽报仇,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壮大自己逐鹿天下的资本。

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蜀汉军队的确势如破竹,攻占了东吴的很多关隘,甚至吴主孙权也很紧张。但是孙权镇定下来之后,立马派出陆逊担任大都督,率军抵挡蜀汉军队。陆逊认真分析形势,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避其锋芒、消耗其斗志,两军进入战争相持阶段。后来,刘备大军因为酷热难耐而选择在密林中安营,结果被陆逊抓住战机,乘机切断刘备大军的水源,并发起火攻,最终蜀汉大军溃不成军,全线崩溃。

刘备看到大势已去,只得在亲兵的护卫下逃往长江上游的白帝城。陆逊见刘备如丧家之犬,为了扩大战果,率领大军水陆并进追击刘备。刘备眼看陆逊追赶太紧,就让将士们将辎重、铠甲都丢在路中间,并点火以阻拦追兵。这样做,的确是延缓了陆逊追击的步伐,但是水路中的大军却无法阻拦。东吴将领朱然率领的大军从水路追上了刘备,在东吴军队的猛烈攻击下,誓死护驾的张苞、关兴等人纷纷负伤,无法突围。

更加糟糕的是,陆逊率领的军队也赶了上来,和朱然一起对刘备等人形成了合围之势。经过拼杀,眼看刘备等人就要被东吴军队活捉擒拿,危急时刻,身穿白袍的老将军赵云率军赶到,眼疾手快直接将吴将朱然挑落马下。陆逊一看此种情景,并不恋战,而是直接下令撤军,掉头就跑。刘备终于在赵云的帮助下,逃出升天。为什么作为东吴大都督的陆逊会一见赵云就撤军呢?是真的害怕赵云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毫不否认,赵云的名号的确对陆逊有一定威慑力。要论智力,陆逊肯定不会把赵云放在眼里,毕竟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关羽也是死在陆逊“白衣渡江”计谋之下,但是当时短兵相接,还是只能看勇武,“狭路相逢勇者胜”毕竟这是一次遭遇战。

赵云曾经在百万曹军中杀的“七进七出”,是三国时期仅次于吕布的猛将,而陆逊只是一个白面书生,就算会武功估计也只是三脚猫的功夫,论武艺二人实在没有可比性。再加上陆逊为人沉稳,作为一军主帅,绝对不会逞匹夫之勇,所以,陆逊自然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自然退兵为上。

其二,赵云大军的到来,已经宣告了活捉刘备的计划已经泡汤。按照陆逊的作战计划,在朱然从水路截杀刘备时,陆逊在后面进攻,二人前后夹击,就可以乘机拿下刘备。但是,赵云率领大军突然出现,还斩杀了朱然,击溃了朱然军队。这就相当于蜀汉军队加入了生力军,而陆逊是疲惫之师,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此时,继续耗下去,陆续不但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还会葬送自己的大好局面。

其三,战略意图已经实现,此时退兵还能为后面孙刘联盟留有余地。夷陵之战中,陆逊的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其实已经达到了东吴的战略意图,震慑蜀汉,巩固夺取荆州的胜利果实。追击刘备,虽然没有活捉,但是已经让蜀汉统治集团看到了东吴的厉害,战役目的已经达到。相反,如果和蜀汉继续火拼,则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放刘备一马,给刘备保留情面,有利于日后双方谈判,让东吴、蜀汉再次结盟。否则,以刘备的性格,必然只会宁死不降,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东吴和孙权就是死敌,永远都不会存在结盟的可能,而这样,占便宜的只会是曹魏。作为军事家的陆逊自然也是懂得其中的道理的,所以,陆逊相当于送了赵云一个顺水人情。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