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山西沁源:菌类种起来 农民富起来

2020-11-18新闻13

图为山西省沁源县实会湾村村民任志远在自家的香菇种植大棚。(沁源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没想到在家种香菇就能赚到钱!虽然每天忙忙碌碌的,日子却越来越有奔头。”看着自家门口香菇种植大棚,山西省沁源县实会湾村村民任志远,笑得合不拢嘴。

沁源地域优势显著,空气环境好,天然无污染,野生菌种较多。沁源县县委书记金所军自豪地说:“县域范围内共发现食用真菌58种,药用菌27种。主要品种有银盘菇、牛肝菌、地伞、木耳等,年采摘量可达50吨左右,获取经济利益900万元左右。”

在传统采摘野生菌的基础上,沁源县政府瞄准菌类种植产业,希望通过种植菌类,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实现共同脱贫致富。

如何提高村民种植菌类积极性,是县政府面临的一道难题。

“2020年沁源县制定了奖补政策进行补助。每棒菌棒补助1元、每平米补助2元,大棚补助2000元。”沁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皓表示,目前正在讨论研究《沁源县食用菌种植奖补办法》,希望通过政策扶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发动更多的在村赋闲劳动力,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自主种植食用菌,成为增收致富的有力途径。

图为香菇种植大棚内景。(沁源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盘沟村68岁贫困户王金萍,一人拉扯大3个子女,2016年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今年5月份,在政府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她在小院里搭起一座简易香菇棚,购买了800个菌棒发展香菇种植。

“前前后后出了7茬香菇,一年下来赚了2600多元。”王金萍笑着说道。因为种植香菇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王金萍正在上大学的三女儿李晓英也成了“香菇小专家”,谈起来香菇种植头头是道。

村民房前屋后的种植大棚发展起来了,贫困户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王皓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沁源目前共有食用菌种植主体20家左右,年产量800吨左右。其中,香菇产量200吨,每吨能卖到1.6万元;木耳产量8000余斤,每吨能卖20万元;在加上双胞菇、白灵菇等,菌类年产值在1000万元左右。”

“两家菌棒生产企业年产菌棒120余万棒,产生经济效益240万元。”王皓表示,两家企业直接带动当地118户贫困户就业。

“目前,种植菌类已经成为沁源特色农业一大支柱产业,但是面临着科技含量不高,加工企业发展较为滞后、产业链条不长,质量和品牌意识差三大短板。”王皓坦言,未来将在发展食用菌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把着力点投向深加工和健康养生。把菌业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实现融合发展,振兴乡村建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