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今天,我们常称赞那些有聪明才智的人,他们的存在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对于那些聪明的人,我们今天将其称之为“学霸”,在大多数人看来,几乎没有学霸不会的东西,他们无论是学习的速度还是学习的成效,都要远远高于我们。而在古代,我们则通常将这些人称为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成为一个时代的奇迹。
一. 大智者诸葛亮
在古代,有智慧的人不在少数,无论是治理朝事,还是诗词歌赋,就没有他们不精通的。而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下,真正有才能的人几乎都会得到有权势的人的欣赏,后来也就逐渐发展成为门客。但凡是有些才识的达官贵族,家中门客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毕竟他们的存在能够更好的提供建议,以免在皇帝面前出错。尤其是在任人唯贤的时代下,只要是真正有智慧有学识的人,一般都会受到重视。
谈到这些智者,不得不提的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的名字想必没有人没听过,就算没有真正了解过太多的历史,但《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整个天下进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在那样一个时期,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有活下来的可能,才能够得到赏识,否则他们只能在动荡年代随波逐流。而素来有着非常大名气的诸葛亮,也就自然而然的传到了刘备的耳中,后来刘备三顾茅庐,才成功请得诸葛亮出山。
二. 诸葛亮出山助刘备
对于诸葛亮,我们向来都是称赞不已的,在这个文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大智慧,也看到了一个动乱的年代下,诸葛亮是怎样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撑起蜀国的一片天,又是怎样因为自己没能完成刘备的大业,最后遗憾病逝。对于诸葛亮,我们感到奇怪而又震惊的,恐怕就是因为诸葛亮没有腿疾,但却在后期表现出相反的一面。那么诸葛亮为何出征时要坐“轮椅”?别人恐怕不知晓,但恰恰这才是他的精明之处。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也是看中了刘备身上的特质,他不像董卓那样狂妄,也不像曹操那样猜疑,刘备的沉稳以及对于人才的利用,一直都是诸葛亮所看重的一点。后来诸葛亮也一直致力于为刘备寻找到更好的人才,同时也帮助着刘备在那个年代一步步站稳脚跟,逐渐跟吴国与魏国并肩而立,成为三国之一的蜀国。
三. 诸葛亮乘素舆北伐
在蜀国建立之后,诸事依然有待商榷,加之刘备去世,诸葛亮只得再度出征。在这一次的出征中,诸葛亮与从前截然不同,因为他一直都坐在轮椅上。不过,轮椅是我们今天的称呼,在古代被称作素舆,跟轮椅非常相似,但又比轮椅大上不少。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他本来就没有腿疾,这样坐在轮椅上,难道不会让对方大军认为诸葛亮已经没有任何还击的能力,反而变本加厉吗?
如果真是这样,诸葛亮也没有必要费尽心思搞这一出。对于诸葛亮这样有大智慧的人而言,他所做出的每一步都有着自己的道理,为什么不坐马车而坐在素舆上,其实恰恰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逝世,对于诸葛亮而言有着非常大的打击,更何况常年的操劳与作战,早就已经让诸葛亮的身体大不如前,更何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诸葛亮的身上也不免看到英雄迟暮的悲哀。
因此,乘坐素舆一方面是为了让诸葛亮能够节省体力,虽然马车也同样能够乘坐,但总是比不上素舆这么平稳。另外一个方面,其实是诸葛亮在鼓舞人心。在战场上,所有的将士能否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诸葛亮坐在轮椅上,其实也就等同于告诉将士们,我永远都在你们的身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由我帮你们扛住,因此只需要勇往无前。
结语
诸葛亮的一生,大多都是为别人而活,早年为了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后来又想完成刘备的大业。我们感慨于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也同样感慨于他伟岸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