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存放20年的茶长什么样,喝过你就可以在普洱茶圈混了
喝了20年的茶但没喝过20年的茶,在普洱茶圈这属正常,也是普洱的魅力所在。
20年的普洱有什么特别之处?
普洱茶圈老朋友,也是普洱茶界老前辈肖老师,近日入手一批存放20年之久的竹筒茶,邀约品鉴。神往已久,欣然前去,一睹真容。
那些在竹筒中沉寂了多年的叶子,将在今天得以重见天日,回归人间。
喝竹筒茶,很有些仪式感。先得把竹筒从中间剖开,这个过程颇有些匠人匠心味道。
竹筒打开之后,得缓缓,别着急喝,让这些尘封已久的叶子在空气中唤醒。激活他们,需要一点点耐心。
在与竹筒的长相厮守过程中,茶叶已经和竹筒融为一体,取出之后,通体圆润,竹筒里的竹膜紧紧包裹着茶叶。
茶叶的表面附着浅浅的白色,那是竹膜脱落后融进茶叶的表层,经时间沉淀,最后与茶叶浑然天成。
而在茶叶的表面,也保留着时光的印记,那些竹筒的纹理,在20年的光阴流转里,深深烙印在茶叶身上。
初见此茶,外观显得有些沧桑和呆滞,好像在时光隧道里穿梭了太久,带着满身的疲惫和困倦。
从切开的横截面看到,茶的颜色深沉,条索暗黑泛黄,和熟茶非常像。
很难想象,在经过20年的陈化后,当初的鲜叶已经衍变成如今的模样。收藏时光,在这显得尤其具象。
时间也让这个茶,变得异常紧实,撬茶也需要用一些力气。据肖老师说,现在很多竹筒茶用电炉烘烤,所以撬起来很容易,不像这款茶,是用“子母火”烤制。
按照严格的竹筒茶制作工艺,竹筒茶一定要用“子母火”人工烤制,这是个经验活,好坏全凭制茶师傅的经验。
竹筒茶,烤制火候至关重要,火大则焦、火小则竹汁浸润不均,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指尖触摸千万次,边烤边舂边添柴火,最是考验制茶师傅的技艺。
烤制工艺是竹香与茶菁囗感融合的过程,烤过了则茶叶会燋糊失去本味,烤轻了则茶叶无法充分吸收竹香野韵。因此,好的竹筒茶非常难得。
经过几分钟的醒茶后,开始冲泡。
即使遇到沸腾的水,沉睡20年的茶,尽管舒展有些很缓慢。但茶汤开始显现褐色。
一股竹子的清香伴着普洱茶香,迷漫散开,很是特别。
洗茶之后,躺在盖碗中的茶叶,通体黑色,泛着亮光,单看颜色和熟茶别无二致。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个,一定会以为是熟茶。
再次冲泡,茶汤颜色开始有明显变化,宝石红开始呈现。品一口,首先感知到的是甜,很容易捕捉到的甜。
整个口腔到两颊及舌根都被甜占据。很柔和的甜,不强烈但绵长,像初恋的味道。甜味过后,随之而来的是竹香味,很清爽透彻。
甘之如饴就是这个感觉。
茶汤颜色还在不断变化,色泽丰富立体,有些妩媚和温柔的意象开始呈现。不同于生茶的金黄透亮,也不同于熟茶的暗沉浑厚。
这款茶很诱惑,像午夜的霓虹灯,很挑逗,很性感。但绝不浅薄,色而不妖,魅而不艳。
单是这颜色已经征服了味觉,加之独特的香,让人欲罢不能。
20年的转化,光阴流转,生茶变成老茶,涩味消退,香甜醇厚,润而不燥,香而不腻。透过这杯茶,真正感受时间的味道。
从某种程度而言,好的竹筒茶可遇不可求,除了烤制工艺非经验不足以复制外,其存放也是非常讲究。
尤其是在定型环节,稍有差错整个茶就废了。在这个环节,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会反复用木棍将竹筒里的茶舂紧凑,然后用不同的火候来定型。
待定型后,开始摊凉,一定要选择潮湿、有风的地方,尤其是土胚房里最好,湿度大,易转化。
这个阶段需要不断的对竹筒茶进行翻面,让整个竹筒均匀接地气。摊凉过后,要将竹筒茶远离地面,进行通风存储。
如何挑选竹筒茶,这也是门学问。并非用竹筒装的茶就是竹筒茶。传统工艺制作的竹筒茶至少要符合以下两个特征。
撬开后,在茶叶表层带有明显的灰白色的片状竹膜,茶汤竹香味明显高扬。
20年的竹筒茶已经被时间雕刻、淬炼,剩下的就是缘分。喝茶,喝到什么茶,也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