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很简单。把六个陌生人聚集到一个黑暗的房间里,使他们在无法得知彼此外表的情况下相互介绍。当灯被打开后,令参与者们震惊的是:几个在黑暗中认识的同伴的外表与他们所想象的完全不同!其中一位参与者甚至表示:“如果我在外面看到类似像他这样的人,我绝对不会坐下来跟他说话。”这位参与者的话可能代表了现实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在短片的最后,所有的参与者拿到了可口可乐提供的罐子,上面写道:标签是用在罐子身上,而不是人身上。经历过整个实验过程后再来看这句话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它告诉我们一个听起来浅显却很容易被违背的道理:我们不能以外表来评判一个人。在深入了解一个人之前,我们不能仅凭看到外表的几秒钟就给一个人贴上标签。
六个参与者在黑暗的环境下分享自己经历时放松愉快的心态,以及他们飞快熟络起来的速度。六个完全陌生的人在黑暗中用很短的时间就建立起了一个熟络的、能相互开玩笑的关系,这是很神奇的。在灯打开后,他们看起来也非常的放松和愉快,还会相互调侃。是什么造成了六个参与者之间这种神奇的化学反应呢?我想到了心理学家武志红专栏中的观点: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而所谓的“看见”不仅仅是看到我们的外表,也包括我们的经历、兴趣、性格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比起外表,我们更需要被“看见”的其实是更加内在的部分。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实验的过程相反,六个人先看到彼此的外表,然后再关起灯来沟通,他们还会拥有同样的关系吗?很可能不会。就像上文中那位参与者所说的,他们甚至有可能根本不会坐下来说话。我们可以把这种行为定义成一种“以貌取人”,在生活中避免自己这样做。同时我们也可以试着进一步的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能学习更加深刻的“看见”对方,是不是也就杜绝了以貌取人的可能性呢?
在考虑“如何做到更深刻的‘看见’对方”这一命题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教练的理念。好的教练就像一面平滑的镜子,可以清晰完整的反射对方的影像。教练可以做到“看见”对方最内在、最真实的样子,并使对方也能更深刻的“看见”自己。这个“看见”的能力并不仅仅适用于个人,同样也适用于团队、组织、企业。武志红对于“看见”的解读是:看见就是爱。我们对于他人的爱就体现在我们愿意深入的看见对方、了解对方,并把看到的东西不带偏见的与对方分享,帮助对方成长。这种大爱对于自己与他人的改变和提升都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
当你看见我时,你在想些什么?当客户看见我的团队、组织、企业时,他们在想些什么?这两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思考过不止一次。看完这篇文章后,大家是否有答案了呢?总结一下:第一,每个人都有被“看见”的需求,“看见”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我们要学习如何不带偏见的、真正的看到对方;第二,比起外表,我们更需要内在被“看见”;第三,如果暂时做不到深刻的“看见”自我和他人,教练是非常合适的助力,是个人、团队、企业最完美的镜子。
当我“看见”你时,我在想些什么?我在表达爱。当我们相互“看见”时,我们在传递爱。